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凤凰艺术 作者:姜俊,王家北2019-02-03 08:35

原标题:公共艺术节,如何避免成为公共-艺术劫?

2018年度“公共艺术节”TOP 10

上海:上海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隋建国《偏离17.5度》+“未知的数——谭勋个展”

主办方:OCAT•上海浦江华侨城

策展人:卢征远、张未

学术主持:隋建国

全计划持续时间:2007-2019  2018.11.18-2019.5.10

海南:海南城市公共艺术计划——来自中英的艺术家

主办方:海航集团

策展人:俞可、SirNorman Rosenthal

2018.3.30-2018.9.30

南京:2018中国南京江宁秦淮河国际光影艺术展

主办方:中国美术学院雕塑公共艺术学院2018.5.4-长期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平遥

主办方:平遥国际雕塑节组委会

策展人:Lorenzo Benedetti、魏祥奇

2018.7.20-2018.8.20

平遥: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

主办方:平遥国际雕塑节组委会

策展人:Lorenzo Benedetti、魏祥奇

2018.7.20-2018.8.20

东莞:东莞雕塑装置艺术节

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东莞市文化馆、东莞市东城街道办事处

策展人:范明正、赵艳婷

2018.8.17-2018.10.16

厦门:厦门“海上共明月”公共艺术节

翔业集团厦门佰翔海丝盛业国际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总策展人:王中

2018.9.30-2018.10.31

重庆悦来:“符号、象征与实在——艺术栖身青山绿水之间”悦来公共艺术展

重庆悦来投资集团

策展人:隋建国

学术主持:孙振华

展览规划:俞可

2018.11.18-长期

四川广安:守望原乡-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

北京艺琅国际文化艺术

总策展人:一山

策展人:顾振清、冯博一、杨天娜

2018.12.16-2019.5.10

佛山:第六届广州三年展公共艺术展

主办方:广东美术馆、华侨城盒子美术馆

策展人:王绍强

2018.12.21-2019.3.10

(注:以上排名按照展览时间先后为准。)

公共艺术与公共艺术节

就“艺术”的悠久历史而言,公共艺术是一个新的概念。在此时,艺术家首先要使他的作品和环境、公众产生联系。而所谓的公共领域,其在西方的结构转型则是在1972年,它不是指一个空间,而是指一种气氛、氛围,除了像咖啡馆、图书馆以外更多是报纸、电话的通讯设施,这是建立公共性的一个范式。

在西方公共艺术系统中,主要将其划分为两大部分:Public Furniture,公共家具;另外一种则叫做 Public Art,就是公共艺术。公共的家具或者公共的设计及其引申的城市雕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常好的装饰与地标作用;而公共艺术则需要公众可以进入其中,最后获得一种体验和认知上的改变。

1

2

▲ 艾榭·艾克曼(Ayse Erkmen)《在水上》,2017,德国明斯特雕塑展

3

▲ 《绿色别墅》Ritsuko Taho,(Green Villa)图片来源:越后妻有大地艺术节

4

▲ 美国芝加哥公共艺术的代表——《云门》

2018年,对中国公共艺术发展来说无疑是爆发之年,其中,又以此起彼伏的“公共艺术节”成为现象级表现。从12月28日开幕的“第二届合川钓鱼城国际新媒体艺术节”往回溯源,大型公共艺术活动的举办几乎贯穿整年,如3月海南举办的海南公共艺术计划·来自中英的艺术家;4月的丝路新语·博鳌国际雕塑展,三里屯首届3.3 ART SCENE 公共艺术季;5月的南京秦淮河灯光节;7月平遥国际雕塑节;8月2018中国·民勤沙漠雕塑国际创作营、2018东莞雕塑装置艺术节 ;9月中国天津首届公共艺术大展、郑州雕塑公园、大连雕塑公园、2018眉山乡野艺术节、第八届中国曲阳国际雕塑文化节、厦门“海上共明月”公共艺术节、河南林州万壑松风小镇,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观唐艺术季;10月合肥城市单年展,没顶公园开幕,陈文令厦门大展;11月中国大同雕塑双年展、重庆悦来公共艺术展 ,大同雕塑双年展,流动的书——此岸:OCAT南京公共艺术计划·2018,沈阳莫子山国际雕塑主题公园;12月2018首届广安田野双年展、2018水渡河国际艺术节,广州三年展,深圳蜕茧新生:国际动态视觉创意艺术展,中国·漳州国际雕塑艺术展,以及第二届深圳‘琵鹭杯’公共艺术精英赛颁奖典礼暨公共艺术学术论坛、生长力-上海浦江华侨城十年公共艺术计划等。

这些活动涉及的地域既有北上广深,也有武汉、重庆、郑州、大连、合肥、天津等众多二三线城市,以及大同、眉山、曲阳、民勤及广安、平遥和林州这样的三四线城市和乡镇,而在形式上,又以“雕塑节”的形式为主。

0

00

▲ 光影万象 2018中国南京江宁秦淮河国际光影艺术展

在当下讨论公共艺术,可以被认为是处于关系美学的范畴。一件作品进入公共语境时,要和公共领域、社区民众发生一定的互动关系、讨论关系。而当这种关系在社会语境下快速发展时,扑面而来的便不只是传统公共空间内的艺术,而是“公共时间”的艺术——让艺术品的气息不只在公共空间中萦绕,更是在公共记忆中深刻地影响大众、永久留存。

因而,如此忙碌的社会生活中,公共性、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重新凝聚也变得愈加重要——在数字世界中,越来越多的社交软件构建了快速凝缩的景观社会;而在现实世界中,如何让人们可以共同舒服地“呆在”一个领域,成为了这个时代崭新的命题。

6

▲ Andrea del Verrocchio, Bartolommeo Colleoni, 威尼斯

1995年美国公共艺术理论学家 Suzanne Lacy 曾提出:“新型的公共艺术”是因为公共生活的缺失,需要通过艺术创造“新型的公共生活”。长期以来,人们对公共艺术的解读,更多是从大众文化的层面来进行的。它对公共性的强调,对公众参与的期待,对最大限度贴近生活的要求,客观上将艺术剥离私人的领域,寻求宽广的社会关切——这便是博伊斯倡导“社会雕塑”的初衷。而从印刷时代到数字时代,网络的传播让思想与艺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可以如此广泛地投射到每个人的眼前。一件小小的作品,或是一个小小的想法,可以迸发出无穷的生命力。那么,既然如此,我们又该对“公共艺术节”报以何种期待?

7

▲ “海南公共艺术计划——来自中英的艺术家”现场,隋建国作品《罗汉肖像》

8

▲ “海南公共艺术计划——来自中英的艺术家”现场

9

▲ 重庆悦来公共艺术展现场,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隋建国,悦来公共艺术展展览规划、四川美术学院教授俞可在现场为媒体解读10件艺术作品,身后为艺术家汪建伟作品

渐渐失效的公共艺术节   

法国思想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Lefebvre)认为:“任何社会,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会生产出自身的空间。每个社会都会生产出独特的空间。”

10

▲ 守望原乡-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现场,法国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作品《还愿/Ex Voto》

11

▲ 守望原乡-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王度在地景装置《龙女的簪子》现场

12

▲ 守望原乡-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艺术家杨心广作品《山们》

13

▲  守望原乡-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村民们在现场“抢”尹秀珍的作品,场面一片欢腾

一个事实是,在当下的许多公共艺术节上,确实有许多品质上佳的艺术作品,但是,然后呢?当大众哪怕专业人士到达那里后,仍然感受到某种重复、厌倦和茫然。在某种程度上,公共艺术节在如火如荼的举办同时,同样面临着许多尴尬的境地,甚至是滑向失语与无效的危机:仔细回忆,许多“公共艺术节”中的大型作品被艺术家完成,在开幕式上展示合影后,其整个生命也就此结束。同样的,除了开幕当天的受邀嘉宾与媒体们,真正的大众并不会来到现场,甚至是开始渐渐厌倦了过往公共艺术节的形式。而那些大大小小的雕塑作品,也在某个大型空间中风吹雨打,越来越走向无效的状态中。

14

▲ 首届平遥国际雕塑节现场

这种无效一方面是观看层面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全部的“作品”本身出现了巨大的问题(即便一些公共艺术作品确实水平参差不齐),或者在一些公共艺术项目中,主办方确实尊重了艺术家的创作主权,并为艺术家的在地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支撑(即使在艺术家选择上仍有人情优先);但是关键在于,大众为什么要跨越千山万水,去一个没有餐饮,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齐全的地方,就为了看几件雕塑?而当这些“公共艺术节”在一车车地将人拉来拉去后,又有多少人可以负责任地去关心这个空间的后续维护与宣发——就如国内的一些灯光节一样,在开幕后还能亮几天?

15

▲ 第六届广州三年展公共艺术展现场,周力《环》2017,钢、烤漆,1100×1100×880cm,图片来源:华侨城盒子美术馆

16

▲ 重庆悦来公共艺术展现场,艺术家庞茂琨作品

17

▲ 重庆悦来公共艺术展现场,艺术家谷文达作品

18

▲ 中国·天津首届公共艺术大展

在另一方面,由于主办方(许多是政府背景)在专业上的缺失,并始终坚信“据说日本与欧洲的公共艺术可以带来大量的人流量与消费”。但是,在投入大量资金后,却发现开幕往往意味着闭幕,为了积攒人气、在新区开办的那些公共艺术节,也不再会有什么人前去参观。而主办方发现这一情况后,也就往往不再准备下一届了。

那么,这一状况的发生原因在于什么?其关键之处在于:艺术体验性的无效。事实上,在经典的公共艺术论述中,体验性成为其区别于白盒子空间、区别于工作室展示的重要标尺;然而在当下,这种公共空间的体验性却在大量的滥觞中渐渐消失。

更重要的是“公共”?

事实上,“公共艺术节”体验的无效性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意味着公共艺术中“艺术”部分的衰落,而正是在于前半段“公共”。从总体艺术的层面而言,在前现代所有在公共场合,如广场、公共建筑等发生的艺术行为和艺术实践都必须被纳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语境下,那就是所谓总体政治秩序的规划。

19

▲ 88铜仁路展览现场

20

21

▲ “有限与无限——陈文令当代艺术展”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多的成就,但文化界始终抱有这样一种观点:“城市文化的缺失,城市文脉的割裂,已经成为我们城市一个巨大软肋。”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软肋并不意味着在文化领域加大投资与倾重就可以被解决的,也不能仅仅一厢情愿地将其归于“艺术与文化”的缺失。其真正症候,仍是在于中国现代化城市进程仍然在追求单方面增长的同时,存在多领域不协调的缺陷——

越来越多的研讨会,越来越多提供给艺术家的材料费,越来越多的发稿费……然而,似乎钱付出去了,作品做出来了,有几篇报道文章,有个由头把拨款花出去,这个事情就就此结束了。但真正的现实问题是,如何吸引大众来到这里观看,他们怎么来,住哪里,导览在什么地方,怎样安排路线,如何能让人们可以舒服地在这个活动空间中呆上半天,又该怎么和当地的社区融合参与,有没有持续的、不一样的表演活动,能不能成为类似迪士尼乐园般的体验-文化-消费空间......

公共艺术节的转向  

事实上,公共艺术的整体形式正在发生着重要转向。

一个需要转变的思路是,当公共艺术整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艺术家在其中的作用其实渐渐并不像以往一样占据着主导作用——当然,一位好的艺术家,一件好的艺术作品仍然是公共艺术的重要核心;它绝不能像如过去一样(尤其是具有院校背景的)艺术家动辄报价上千万,为地方政府与企业中创作一件或一系列雕塑,并凭此在经济与政治资源上大为获利,并美其名曰公共艺术节。

22

▲ 没顶公园入口

23

24

▲ 没顶公园“常设展”

但是,在整体的链条中,艺术家的创作只是其初始中的一环,专业的团队和平台所进行的相关配套设施、票务、推广、导览、运营的实施占据着愈加重要的位置。在某种角度上,当下中国的公共艺术仍然是“雕塑倾向”,但西方已经开始了“节庆倾向”的进程。简单来说,“雕塑倾向”意味着“做完雕塑就结束了,大钱都是扔在做东西上”,但“节庆倾向”则是作品本身占据一部分,而百分比较大的部分则是服务和营销。

这两个倾向便导致了公共艺术体验性的好坏,也导致了最后是否有收益。就如上文所说,就目前来看,类似于打造电影(产品)的操作模式(宣发与配套超过总成本50%),才可能获得观众和收益。但是,现今的公共艺术节却在资源配置上完全相反。

25

▲ “符号、象征与实在——艺术栖身青山绿水之间”悦来公共艺术展现场,艺术家丁乙作品

26

▲ “符号、象征与实在——艺术栖身青山绿水之间”悦来公共艺术展现场,艺术家宋冬作品

27

▲ “符号、象征与实在——艺术栖身青山绿水之间”悦来公共艺术展现场,艺术家岳敏君作品

可以说,这个时代向“雕塑节”们提出了更新的要求:它并不能仅限于“公共雕塑”这一层面,而是需要超越于此,通过一系列的配套与营销,真正让活动成为有效且持续的——大众同时希望每次到空间中都能体验到新鲜感,而不是大老远地去了却每次只能看到相同的东西——我们期望在不断的开幕中形成了新的事件,新的人会来,并再次成为一个新的事件。它会形成一种相关的、不断的聚集效应,并向着如迪士尼乐园那样的节庆化倾向转变。

文化和旅游 公共和艺术  

如公共跟艺术的结合不应该孤立两个主要的因素:第一个是整个城市里既有的商业活动和它的潜能,是否可以通过我们的艺术和艺术公共化的模式加以提升或体验。当我们特定的某种商业模式是在艺术的美学里面能够被接受的话,第二个问题则是:各种各样的管理技术有没有提升。如果我们的管理技术得当,即便是不够周全,我们也能够在技术里面进行调整。

—— 张正霖

(《公共艺术与城市更新: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分析》)

28

▲ “海上共明月”公共艺术节暨首届厦门海丝艺术品中心公共艺术展现场

29

▲ “海上共明月”公共艺术节暨首届厦门海丝艺术品中心公共艺术展现场

一个完善的公共艺术体系同样需要专业的委员会与评审系统。譬如,在德国,明斯特的委员会开创了在城市中按图索骥寻找公共艺术作品的先河,以其为代表的德系公共艺术系统不断追求着“有效”的呈现;而在美国,公共艺术自20世纪80年代便在区域规划法中实施了激励性区域规划政策,使得公共艺术在制度层面和项目实施层面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制度和政策体系。2010年开始在激励性区域规划政策中引入"自由量裁权",并确立了"公共艺术评审"和"公共艺术指引"。此时,美国公共艺术制度立足点以区域文化和整体发展思路去规范和开发建设公共艺术项目已与早期单纯的追求形象符号的政策有了很大的不同。

30

▲ 隋建国雕塑作品《偏离17.5度》落成仪式   图片来源:上海浦江华侨城

31

▲ 隋建国的十年《偏离17.5度》规划方案

32

▲ OCAT生长力公共艺术计划,谭勋《彩虹11.8》,彩钢板、铆钉,850cm×550cm×430cm,谭勋,2018   图片来源:上海浦江华侨城

2018年,另一件与公共艺术息息相关的事,是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在某种程度上,这正是因为要把文化资源变成旅游资源进行盈利。但是,如上文所说,许多公共艺术节只是关注“文化”部分,即主要精力与资源全部投向了艺术家与作品上(姑且不论作品好坏);而并不关注“旅游”部分的完善与否。而在某种程度上,后者所代表的一个完善的体系其实要比作品本身更重要——如果连如吃喝交通这样的环节都没有做好,说明整个所处的空间并不足以支撑一个“公共艺术节”的发展,即便有作品,也难逃一地鸡毛的处境。

如果将公共艺术节归纳为“三步走”的话,那么,在中国当下的很多情况中,许多公共艺术节在第二步、第三步还未完善的情况下,就着急地想要获得第三步所带来的回报。这其中,既有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鸿沟,又包含了不专业的显现。

2019年,中国城市化发展中所包含的新城艺术化,以及老城改造,都势必会带来对公共艺术的大量需求,而公共艺术节在今后几年必会愈加盛行;但在同时,它更需要正确的引导——随着消费主义时代的全面盛行,人们对于事物背后所隐藏的体验性要求愈来愈高。如果公共艺术节在细节的配套上难以达到标准的话,这不但会让投资商难以得到回馈,同时艺术本身也难以在此空间中存活生长,甚至沦为一件“死尸”,或是反噬空间。

33

▲  “海上共明月”公共艺术节暨首届厦门海丝艺术品中心公共艺术展现场傅中望《点赞》,不绣钢喷漆,高250cm

34

▲ 第六届广州三年展公共艺术展现场,范勃《多米若》2018, 钢板,尺寸可变,图片来源:华侨城盒子美术馆

35

▲ 2018年第二届深圳‘琵鹭杯’公共艺术精英赛颁奖典礼暨公共艺术学术论坛

而在这一过程中,商业化的介入是必经步骤,但这同时也势必要求与之相匹配的专业团队。在这样的市场需求下,在未来两年中,懂艺术、懂运营的专业团队也会应运而生。我们相信,如果有专业的机构对于整个活动进行把控,也会真正打造出属于中国艺术自己的精品公共艺术节,而不只是盲目追随着“中国大地艺术祭”,或是“东方明斯特”了。

夜正长,路也正长。

36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