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原标题:两个脑洞最大的男人,迷住了“黑天鹅”娜塔莉·波特曼 

2018年12月2日,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年度大展“Escher x nendo | BetweenTwo Worlds”正式开幕。此次展览展示了荷兰著名版画家埃舍尔的150多件作品,并邀请著名日本当代设计工作室Nendo参与展览。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数千年来的思考者们或许都会承认,宇宙间的一切事物莫不是从衍化、复制与分裂而来。无论是朴素的传统哲学,亦或至精至微的现代科学,它们或开始于小小的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或开始于一个点、一条线、一片面;也可能开始于一个小小的细胞、生物组织或是某个神经节点;又可能是一个定理、一条经验以及一种规律……

于是有了走兽,有了飞鸟,有了大千世界,有了万花观景。

是的,自我复制具有更大的功能,人们也许宁愿称之为自我相似。作为人类,我们特有的天赋、或是迷人之处在于:当我们管中窥豹时,仍然能“看到”花豹本身;当我们看着繁复世界而眼花缭乱时,却又能剥析那一条条隐秘又显于空中的“线”。

▲ 埃舍尔《Day and Night》1938

▲ 埃舍尔《RELATIVITY》1953

于是,在荷兰艺术家M.C.埃舍尔(M. C. Escher,1898-1972)的木板画中,他所描绘的不仅仅是鱼、鸟或是变色龙,而是我们——所有的有机体。因为,尽管从物理角度来说,我们不是由微小的自我复制建造起来的。但从信息理论角度说,我们的确是以这样一种方式建立起来的,因为我们身体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以DNA的形式携带了自我个体的完整信息。

2018年12月2日,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年度大展“Escher x nendo | Between Two Worlds”正式开幕。此次展览展示了20世纪最知名的艺术家之一埃舍尔与21世纪最具创造性的设计师之一Nendo间的共同“合作”,展出了来自荷兰海牙Gemeente美术馆收藏的150多件埃舍尔最著名的版画和手稿,并与由Nendo设计的沉浸式展览空间交相辉映。

▲ 展览现场

埃舍尔的作品大多为版画,以黑白居多,线条鲜有个人痕迹。然而,无论何种风格、闻名与否,大家都能一眼辨认出那些奥妙横生、挑战视觉落差的画,必定是埃舍尔的杰作。他创造了二十世纪最具代表性的图像,这些图像激发了观众的视觉谜题,并挑战围绕空间、时间和日常世界的既定观念。埃舍尔的作品常常描绘不可能的建筑结构、无尽的楼梯以及形式和图案的无缝转换。

在作品《互绘的双手》中,双手互绘对方,互绘的方式就是意识思考和构建自己的方式,神奇的是,在这里自我和自我复制是连结在一起的,也是相互同等的。

M.C.埃舍尔(M. C. Escher,1898-1972),荷兰科学思维版画大师 ,20世纪画坛中独树一帜的艺术家,出生于荷兰吕伐登市。中学时在梵得哈根度过,奠定了他在版画方面的技巧。21岁进入哈勒姆建筑装饰艺术专科学校学习三年,受到老师马斯奎塔的木刻技术训练,他强烈的艺术风格对埃舍尔之后的创作影响甚大。1923年起到南欧旅居作画,早期木刻作品大多取材于南欧建筑与风景。1935年前后尝试描摹西班牙阿尔罕布拉宫的平面镶嵌图案,开始转变风格。

迷惑、惊讶、震惊、怀疑、反复……这些心理在观看中此起彼伏地在观者心中产生。埃舍尔总是一本正经地画着一些不可能的世界:在现实中相距遥远的天空和大地,在他的画里却存在于同一个平面上;水流会摆脱地心引力,从低向高流动;在图画里不断向上爬着楼梯的小人,其实永远在往回走;为什么明明是向二楼上去的楼梯却返回到了一楼,鸟儿在不断的变化中不知什么时候又突然变成了鱼儿?一些自相缠绕的怪圈、一段永远走不完的楼梯,或者两个不同视角所看到的两种场景……

这些图画就是埃舍尔所描绘的幻想的异次元空间,它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征服着人们的心灵。他的作品里充满了扭曲,变换,利用人们的视错觉进行二维与三维间的相互转化。画面中充斥着荒谬与真实,可能与不可能。

▲ 埃舍尔作品

这也是在埃舍尔去世五年后出生的佐藤大(Oki Sato),最喜欢玩的把戏。

▲ 此次展览入口处的路径

Nendo的创始人佐藤大和埃舍尔一样,都是“幻像大师”。他自2002年成立以来便以惊人的速度成长,成为日本乃至全球范围内广受好评的先锋设计工作室。他们广纳设计精英,曾被Newsweek杂志评为全球百强小型公司之一。作品曾多次在国际展中显露锋芒,获得过米兰国际家具展的特别表现奖、东京设计师周设计奖、亚洲设计大奖、英国100%设计最大贡献奖提名、德国IF产品设计大奖等诸多奖项。

▲ Nendo 设计作品

佐藤大的设计与其他日本设计师不同,他不会被“日本风格”、“侘寂美学”等标签限制,而是大开脑洞,致力于营造日常中的“违和感”,不是那种突兀的陌生感,而是能让你感觉“相见恨晚”的惊喜,这就是他赋予Nendo最重要的品牌哲学——“!”

在某种程度上,Nendo(在日语里意为粘土,取粘土可塑性强,可以有任何表现形式之意)大概算是“常识”的优雅叛逃者,他们做过几百上千件各种各样超出想象范围的设计:比如,用来观察海岸线与国境线的黑白地球仪,建筑模型一般的巧克力,为了讨论家具功能而沉没于地面的家具,看似硬朗实则柔软的二次元线条椅子……

Nendo作品“corona”,用来观察海岸线与国境线的黑白地球仪

Nendo作品“chocolatexture”,犹如建筑模型一般的巧克力

Nendo作品“polar”,三边桌堆叠或排列在一起。当桌面重叠,偏光膜在桌面使花卉图案通过透明的玻璃表面出现不同变化。

于是,在这场“Escher x nendo | Between Two Worlds”的展览中,这一老一少、一东一西的“二人组合”为观者呈现的世界备受期待。正如NGV的负责人Tony Ellwood 表示,这次展览把艺术家和设计师的世界交织在一起,进行一场“精湛而神秘的视觉展示”。“观者不仅能看到这 160 多幅令人惊叹的作品,Nendo 还会为他们创造另一种与众不同的体验。”

在《由内向外看世界》一书中,佐藤大曾如此写道:“设计师的工作不是制作奇形怪状的东西,也不是简单地让物体看起来更有型。所谓设计,本质上就是为解决问题寻找新方法。”而对于本次展览而言,观者或许期待着看到埃舍尔作品中的种种神秘幽深之处,看到视觉繁杂的世间万物,看到那些数字与图像间的迷人组合和变形。更重要的是,每个人也在期望着看到,重现埃舍尔的作品对于我们的当下究竟意味着什么,Nendo又能与这位故去的艺术家一起,构成怎样的世界之光?

“一切都是关于去观察每一件作品,然后决定它们彼此如何相邻,或以何种形式呈现。”佐藤大在接受“凤凰艺术”专访时如此表示。

Nendo 创始人佐藤大(Oki Sato)接受“凤凰艺术”专访

Nendo 将展览安排在9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同时展示埃舍尔的艺术作品以及Nendo的空间装置。他们为展览设计了一个标志性的主题——房子的极简主义形式——通常被理解为空间的象征和象征。整个展览以其轮廓为主要意象,与埃舍尔版画中常常出现的鸟类、鱼类和昆虫等形象形成了呼应。这些房屋的尺度和材料将随着参观路径不断变化,从而带来与传统空间截然不同的观展体验。

▲ 展览现场

联合策展人凯茜·莱希(Cathy Leahy)在接受“凤凰艺术”专访时表示,“本次展览的一个核心理念是将荷兰艺术家埃舍尔与日本当代设计工作室 Nendo 置入一个对话的语境中。埃舍尔的实践与 Nendo 的设计都共同关注于特别的设计以及如何转变常见的视角,他们也都常常带给观众惊喜,让你换一种方式去思考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常理,同时挑战或破坏旧有的角度。”

▲ 展览现场

“他们都是很好的讲故事者,同时他们也都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美学风格。所以我把他们拉入这个对话中,是为了展现埃舍尔作品中的当代视角,以及再次发掘这位艺术家的新光芒。”

联合策展人凯茜·莱希(Cathy Leahy)接受“凤凰艺术”专访

按下一个按钮、进入一场展览,收到的是惊喜还是惊吓?

不重要。期待的过程总是令人愉悦。

埃舍尔作品《EYE》1946定理 X 悖论

埃舍尔说,要有悖论。于是我们有了《盗梦空间》,有了《纪念碑谷》。

在这里,光与阴影并存,合理与不合理虽对立却无法分割,它们都是构成完整故事的一部分。埃舍尔的大多数作品都是无法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参照物的,仅靠他高超的想象力和得心应手的透视技法,通过对亮部及暗部的处理(明暗交界线位置的不同,亮部暗部比例的不同),给视觉判断造成截然相反的立体(凹凸)效果,并让欣赏者对于他描绘的对象产生“真实”的错觉。

你想去你不想去的地方吗?当上下颠倒,幻觉让你无法分清眼前的究竟是什么,错觉始终贯穿着展览。埃舍尔努力追求图景的完备而不顾及它们的不一致,让那些不可能同时在场者同时在场。但如今,“我们”同样在场,就在那些不可能之间——这是否意味着,我们也变得“不可能”?或是说,当画面中的“不可能”来到现实的“可能”之处,人类精神火焰之光似乎在照耀着:没有什么不可能。

二维世界 X 三维世界

埃舍尔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不满足于在这些平面图形上做文章,而是将这些违背规律的细节隐藏在图像之中。这些作品乍一看好像只是普通的建筑风景画,埃舍尔让他笔下的人物在这些建筑中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并赋予了这幅画故事情节,让观赏者忍不住联想作品中所蕴含的故事,却忘了观察这个观景楼结构的合理性。

而对于 Nendo 来说,两者之间最大的不同是埃舍尔将三维世界的事物带入二维的平面作品中,Nendo 则截然相反——他们将二维作品呈现于三维世界中。换句话说,埃舍尔的作品表现了三维世界但是被困在墙上这小小的纸张中,而 Nendo 则用了对立的方法,将那些概念主题置入物理的三维世界中——通过设计,埃舍尔的理念在现实中得以呈现,观者也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埃舍尔的作品。

不用带着 VR 眼镜,回首望去,在传统版画中探寻当下世界的秘密......

实在世界 X 想象世界 X 虚拟世界

凭良心说,我喜欢千奇百怪的结果,我把这叫作浪漫——王小波

人们发现,埃舍尔30年前作品中的视觉模拟和今天的虚拟三维视像与数字方法是如此相像,而他的各种图像美学也几乎是今天电脑图像视觉的翻版,充满电子时代和中世纪智性的混合气息。

▲ 埃舍尔作品 Eight Heads,1922

▲ 埃舍尔作品 Rubin vase

我们很难想象,埃舍尔是如何单纯地靠想象力来完成这幅作品的。但是,后人依赖电子技术帮助埃舍尔完成了他的遗作,甚至将其遗作化为了游戏与电影。其关键之处在于,埃舍尔在二维层面提出的质疑,在Nendo所打造的三维层面并未获得明确解答,困惑感甚至被放大了——当技术允许人们在虚拟的世界中自由想象、创造与漫游之际,我们如何区分事物的真实存在与否?那些线条究竟是直的还是弯的?这个世界究竟是以怎样的规律运行着?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 埃舍尔作品Fish / Duck / Lizard (No. 69), 1948

▲ 埃舍尔作品 Puddle,1952

▲ 埃舍尔作品 Gravity,1952

作为收藏埃舍尔作品最大体量的美术馆,荷兰海牙 Gemeente 美术馆馆长本诺·坦普(Benno Tempel)在接受“凤凰艺术”专访时同样指出埃舍尔作品与当下虚拟-现实的隐秘关系。在他看来,埃舍尔对于视觉幻觉以及不可能的结构创造很感兴趣,而如今的许多艺术家与游戏设计师们同样关注于比如穿墙这类难以在现实中实现的行为。

荷兰海牙Gemeente美术馆馆长本诺·坦普(Benno Temple)接受“凤凰艺术”专访

“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创造一个你可以在作品中见到的图像,但这永远不会在现实生活中看到——但你知道,你看到的同样是真实的。”

西方数理世界 X 东方精神世界

埃舍尔那些带有数学意味的作品从未有过先辈,而在他之后,迄今为止也没有艺术家追随他发现的道路。数学是他的艺术之魂,他在数学的匀称、精确、规则、循序等特性中发现了难以言喻的美。

▲ 这幅作品有数个黑白三角组成,我们却能发现一个圆圈。

也许正是埃舍尔对于视觉心理学如此深入的研究,才让他的作品仿佛有着一双看不见的手,牢牢控制着欣赏者观察作品的视觉路径。对于数学,埃舍尔是这样说的:“它们本来就‘是’如此,它们的存在完全不依赖于人类的智慧。具有敏锐领悟能力的人所能做的事至多是发现它们的存在并认识它们而已。”

▲ 展览现场

但他没有试图表达“数学家”或是“科学家”的思想,而是要表达他自己的思想。《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的中文译者、北京大学哲学系田松说:“埃舍尔其实是一位思想家,只不过他的作品不是付诸语言,而是形诸绘画。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他思想探索的一个总结和记录。”

就像是在现代编程中数学离不开0与1一样,黑与白的禅意始终贯穿着东方的审美文化之中。在本次展览中,Nendo以黑色与白色搭建起的房子则是贯穿展览的、对于埃舍尔的表现线索。在一方面,白色意味着宁静、虚无与空灵;而另一方面,黑色的闪现与交替,更是以独特的东方视角进行对于西方数理与视觉系统的并行——在眼花缭乱的交织间,视线的规律同样可以“大道至简”——将扭曲的时空理顺拨直,便是一个黑与白、阴与阳共存之世界。

▲ 展览现场

秩序 X 无序

如果说现代主义提出了一种时间上的秩序感,而后现代主义寓示了一种空间上的无序感,那么,如今的混沌现代主义就应该被理解为两者兼具的空间时间(spacetime)——既非有序亦非无序。而事实上,由于网络,这种有序无序变得愈加强大——从这一理论提出到如今的若干年中,网络正以爆炸般的境况发展、进化。

埃舍尔作品order and Chaos,1950

于是,埃舍尔的作品显得如此先验——一切都是碎片化与彼此勾连的。这位荷兰艺术家在现代主义之前已然用他的画笔预言到我们当下后现代主义之后的生活。那么,我们如何来面对这个世界?

观看 X 沉浸

我认为对于Nendo来说保持对埃舍尔和他作品的尊敬很重要,佐藤大曾经说过他其实并没有对Nendo和埃舍尔之间的共同性那么感兴趣,而是更注重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这也会为观者带来更多的意味。——凯茜·莱希(联合策展人)

伴随着客观外在对象的猛烈变化,观者被要求用新的观看方式与感受方式去面对这个世界。在这个数字读图时代,单纯的肉眼已然无法捕捉到纷杂的视觉讯息,视觉文化告别了印刷时代的悠久传统,即便是埃舍尔的那如黑洞般的画作也无法将人的注意力牢牢固定。于是,用体验代替观看,成为了新艺术时代心照不宣的共同选择。

埃舍尔作品Magic Mirror,1946

在如今,体验成为了当代艺术中的重要议题。上世纪30年代,本杰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讨论了“灵光的消逝”,它可以被简单的翻译为“此时此地本真体验”的凋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大批量的生产中一切人工物品成为了同质化,没有个性和生命,且千篇一律的快销品。物的灵性就此消失,最后甚至是其物质性本身。(姜俊)

在本次展览中,Nendo通过声音与视觉的交织,在黑暗与光明的分界两侧邀请着每一位观者来到埃舍尔的作品之中,亲身去体验某种被扭曲主宰的空间体验,或是迷失感。而那来自视觉漩涡深处的灵光,也就此迸发至每个人的眼底。

▲ 展览现场

事实上,Nendo 之前就曾打造过类似的沉浸式体验环境。为了庆祝东京 Sogetsu 花艺学校 90 周年校庆,Nendo 将不锈钢片切割成 4 万个菱形的碎片散布在花园各处,创造出一种反映周围环境的镜面景观“ivy of mirrors”。当把插花作品置于花园内时,周围环境的散射就会产生一种万花筒般的奇妙效果。

而当夜色降临,NGV GALA的字标缓缓亮起,另一场沉浸式的绝佳体验正在来临……

▲ NGV 外景

NGV GALA 2018:仙境之夜

墨尔本当地时间下午6点,印刷着各大品牌 Logo 的背景版就位,灯光准备就绪。所有工作人员默默居于幕后,等待第二届 NGV Gala 晚会再次带来惊喜。

要知道,年度 NGV Gala 自2017年推出以来,便迅速成为澳大利亚对纽约大都会Met Gala的强力回应。而本届 NGV Gala 晚会则由 NGV 导演 Tony Elwood 和《Vogue Australia》主编 Edwina McCann 共同执导。

▲ 从左至右:Vogue Australia 主编 Edwina McCann, NGV 导演 Tony Ellwood 和澳大利亚著名女演员 Rachel Griffiths

尽管20018年的展览并不以时尚为主,但从亮相红毯的嘉宾阵容来看,这次晚会带来的时尚氛围完全不亚于 Dior 带来的首届 NGV GALA 之夜。“红毯”无疑是时尚人士们的“战场”,定制礼服的亮相则代表着时尚与艺术的融合。嘉宾们为红毯精心准备的造型带给在场者的视觉享受和艺术本身一样令人惊叹。

在众多闪光灯的簇拥下,著名奥斯卡金像奖得主、好莱坞一线女演员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一身 Christian Dior 粉色长裙款款而来,展示着“天鹅”的优雅与落落大方。

▲ 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在电影《黑天鹅》中的造型

▲ 著名影星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红毯造型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她表示:艺术对于我而言像是一个天生的陪伴,我从很小就开始进入到艺术环境中,许多艺术作品中的经典画面都对我日后的表演生涯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在我进行表演时,我脑子里也会浮现那些艺术作品来给自己某种美的标准。

▲ 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在展览现场

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 )接受采访

英国名媛、时尚博主波比·迪瓦伊(Poppy Delevingne)深谙大型活动的穿衣之道,她驾驭着保罗·瓦西里夫(Paul Vasileff)设计的Paolo Sebastian礼服,导致了现场的拥堵——如其所料,她成功获得了全场小高潮。

波比·迪瓦伊(Poppy Delevingne)红毯造型

波比·迪瓦伊(Poppy Delevingne)和设计师保罗·瓦西里夫(Paul Vasileff)

而“戳爷” 特洛耶·希文(Troye Sivan)的到来,则引发了新一轮的“尖叫”。23岁的“戳爷”曾获得“最受欢迎澳大利亚/新西兰网络红人奖”,在红毯现场,他身穿Valentino奶油云披肩和“小鲜肉”的气质搭配得非常完美。他广受好评的专辑《Bloom》中的歌曲和DJ团队一起也为晚会营造了高能量的音乐氛围。

▲ “戳爷” 特洛耶·希文(Troye Sivan)

▲ Nendo创始人佐藤大和设计师哈达尔·戈里利克(Hadar Gorelik)

▲ 澳大利亚时装设计师 Carla Zampatti

▲ 澳大利亚女演员 April Rose Pengilly

▲ 澳大利亚模特 Jessica Gomes

▲ 澳大利亚超模 Olympia Valance

▲ 2017维密秀模特 Victoria Lee

▲ 模特 Jordan Stenmark 和 Zac Stenmark

挂满墙壁的绘画作品打造了典雅的艺术氛围,专为维多利亚式风味量身定制的美食,结合夏季水果树莓、柠檬、橙子以及来自NGV花园新鲜草本植物的清爽鸡尾酒,忽闪的灯光配合躁动的DJ音乐……

晚会如同仙境,人们从现实中抽离,在馆藏艺术空间寻找视觉的刺激、味蕾的满足,以及声乐的沉浸。在这里,艺术与音乐、时尚融为一体,共同带给观众独特的感觉——这是独属于艺术的美感。

▲ 以馆藏绘画为背景的晚会现场

▲ 模特们在晚会现场

▲ 悬在半空中的音乐现场

▲ NGV 年度 Gala 晚会进行时

在此时,无数个世界仿佛在艺术的连接下逐渐融为一体。这个共同体就是:我们当下的世界。

16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