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凤凰艺术 作者:刘梦真2018-12-04 10:38

原标题:向京x展望:公共艺术节带来的是升级版的城市面貌还是城市垃圾?

▲ 凤凰艺术原创:第九期 “松间对话”——“关于雕塑艺术在社会环境下的探讨”视频记录

近日,由松美术馆和凤凰艺术联合主办的第九期 “松间对话”——“关于雕塑艺术在社会环境下的探讨”在松美术馆举办。在对话现场,“凤凰艺术”主编肖戈以主持人的身份,围绕“艺术家及他们的创作”以及“雕塑艺术在社会环境下的探讨”带领观众走进本期的“松间对话”。

1

▲ 左起:“凤凰艺术”主编肖戈、当代艺术家向京、当代艺术家展望

2

▲ “凤凰艺术”主编肖戈担任主持人

3

▲ 从左至右:“凤凰艺术”主编肖戈、当代艺术家展望、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OCAT)馆群总馆馆长栾倩、当代艺术家向京、华谊兄弟艺术副总裁、松美术馆负责人王端

值得注意的是,三位好友都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彼此的人生际遇也各不相同。向京曾被媒体称为“天才”艺术家,也是国内当代艺术市场上最为成功的女雕塑家之一。展望则是中国当代最重要的观念雕塑家之一,是第一位作品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永久收藏的中国艺术家。

两位当代艺术领域中的“女神”及“男神”级别的人物,与国内跻身前列的艺术媒体-“凤凰艺术”主编肖戈畅聊往事,三者的交流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以下是“凤凰艺术”跟进的活动回顾。

4

▲  第九期 “松间对话”——“关于雕塑艺术在社会环境下的探讨”活动现场

一年轻就是可以大胆做你认为对的事

艺术家展望与向京分别于1988年、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曾经在“八五新潮”时期被认为最前卫的艺术—观念艺术在经历盲目推崇的热潮后,在90年代也得到了艺术家们的重新解读。

90年代,艺术家展望的艺术基因里保存下来的是写实雕塑,但他很快就推翻这一切,他将观念艺术的概念加入到自己的雕塑创作之中,创造出观念雕塑这一新形式。如今,这位被誉为中国当代最重要的观念雕塑家之一,展望又是如何回望自己的90年代呢?

5

▲ 艺术家展望,摄影:姜晓明

随着“八五新潮”的热情减退后,90年代的当代艺术更像是一场没有坐标的运动,力量分散却潜伏着更多的可能性。当代艺术为何如此界定?它是否可以更宽泛?为什么有些艺术创作不能被称为当代艺术?艺术家向京以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用自己个人化的方式重新定义“当代艺术”。

6

▲ 艺术家向京,摄影:范西

展望:观念艺术是西方60年代的艺术,我做就等于重复

7

▲ 艺术家展望在“松间对话”现场发言

展望:到了90年代后,我们发现原来八五新潮中所推崇的观念艺术对艺术的发展影响非常大。但我又告诉我自己,观念艺术是西方60年代的艺术,我要做等于重复。所以我将观念艺术的概念和我擅长的写实雕塑结合起来,便形成了一种新的雕塑形态—观念雕塑。

向京:我对 “当代艺术”的界定和归类非常反感

8

▲ 艺术家向京在“松间对话”现场发言

向京:我在那时(90年代)完全是一个看客,当时比较年轻气盛,并且无知无畏,对这种所谓的“当代艺术”的界定和归类非常反感。

我觉得中国当代艺术应该是在非常具有外源性特征的学习和绝对的当下中国问题的混杂中生成的,可能雕塑是在当代艺术里能自发生成对当代艺术的介入。

所以,我就想看看用这种笨拙的方法,能不能做当代艺术?而且当代怎么样去界定它,是不是可以更宽泛?用什么样的介质和手法去定义它是当代的?这是我最早带点年轻叛逆的想法,导致后面非常痛苦的做了20多年。你想证明点什么,确实需要点难度,你得做出一定的作品才能证明。

9

▲ 向京 《异境-不损兽》 玻璃钢着色

二升级版的城市面貌OR城市垃圾?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说:“雕塑是一种把位置成形体地化入作品的活动,并且和位置一道,是一种揭开人的可能的寓居地带的活动,揭开环绕着人,与人相干的事物可能停留的地带的活动。雕塑是存在的真理在其奠立位置的作品内的体现。”

作为一种三维立体的艺术媒介,雕塑就其本质便离不开空间,同时也离不开空间中的人与事。当作为公共艺术节的主角伫立在城市空间之中,当越来越多政府、企业参与运作时,在艺术与政治、与商业市场的多方利益的交织之中,我们收获的到底是升级版的城市面貌还是城市垃圾?

10

▲ 松美术馆外景,艺术家展望的“假山石”系列

向京:公共艺术节更像是一门复杂的生意

向京:我觉得公共艺术节并没有改观中国城市雕塑的面貌。那么多的人力、财力投入到所谓公共空间和公共项目大军里,你会发现公共雕塑成为了另外一种行业,它多半更像是一门复杂的生意,参杂着甲方乙方、艺术、商业等各种复杂关系。

这种所谓的“公共艺术节”的年度热点并不能说明什么,有时候常常说它是一种资本和权力的介入。而在我看来,这恰恰是一种危险信号,因为“热点”的形成,也使得人们忽略掉很多自然的、良性发展的事物。

11

▲ 向京《行嗔》玻璃钢着色

但如果从理论上讲,公共空间和公共艺术,还是挺有意思的。因为这意味着可能会构成艺术进入社会生活,进入到社会空间的可能性。

展望:雕塑天然具有公共性

展望:雕塑一出现便占据着空间,区别在于是私人空间还是公共空间。我认为,雕塑在它诞生之初就具有某种程度的空间公共性,一旦将它置入现实生活中的某个公共空间时,就出现向京方才所谈的一系列复杂问题。

12

▲展望《隐形5#》

我更愿意进行抽象的讨论,回避现实。但回避不是不批判,批判现实是从你自己的角度批判现实。回避现实是回避现实中过于复杂的人际关系,两者不矛盾。

三关于未来,变还是不变?

当我们谈起艺术家展望,绝大部分人都会说起他的 “假山石”系列。确实,回归艺术家创作的初心,展望在对话坦诚自己创作的 “假山石”系列是以变形的不锈钢雕塑来引喻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被各种思潮和各种规训所改变。与此同时,他的“假山石”系列也是其观念雕塑的代表作,它以镜面的不锈钢拷贝了传统文人石,为现代人提供了跨越古今的视觉经验。

13

▲ 艺术家展望的“假山石”系列

如果说“假山石”系列是展望艺术事业中的一座“巅峰”,对于艺术家本人来说,他从未停止更新和挑战。他的创作通常是基于现有的作品进行新一轮的尝试,例如《我的宇宙》、《应形》、《幻形》等。

0

▲ 展望《应形》

展望的雕塑语言始终在前进,如同大爆炸之后宇宙的膨胀,这对于他来说,就是一种自生系统。一种艺术家主体性的自生,从原本之初往外的生长和扩展。

关于未来的艺术创作方向,他表示,“我就是跟着我的作品走,作品能给我带到哪就去哪。所以我说我永远都不知道下一部作品是什么,等它一旦产生了,它给我带到一个新的地方。”

14

▲ 艺术家展望在“松间对话”现场发言

与艺术家展望的观念雕塑的创作方式不同,艺术家向京喜欢用具象的东西来表达她的艺术观念。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向京近30年的创作历程是观看中国当代艺术变迁的一个独特维度。

15

▲ 艺术家向京在“松间对话”现场发言

相较于对外部世界的无限探索,向京作品里透露出的不安感,则是对于现代性下人性的迷雾和对于生存本身的不断确认——“内在性”是她所企图挖掘的生存真相。她的作品大多都有诗意的名字,例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善待我们的忧郁》等,那是她独特的个人风格。

16

▲ 向京《善待我们的忧郁,它是一只忠实的大狗》 玻璃钢着色

对向京来说,雕塑就是她表达人类情感的一种媒介。她在雕塑创作中缓慢前进,几乎不触碰那些时效性的题材。她也从不为追随某种潮流和新生命题而创作,她的艺术创作似乎向来都由自己决定,并且随心所欲,在未来也是如此。

17

▲ 艺术家向京在《感同身受》展览现场

向京:我更感兴趣“落后”的命题

向京:我觉得面对未来的命题不一定需要所谓先进的媒介来呈现,我可能更感兴趣“落后”的命题。就像我很少用微信,但这并不妨碍我对这个世界的感知。

展望:未来科技艺术的本质是科学思想,不是声光电

展望: 我的理念是不去主动研究对象,而是按照自己的创作需求走,这有点像碰运气。之前做“假山石”系列萌生了一个灵感,假设我自己掉到一个火山熔岩里面,我没死,就在里边不断的被烧变形。那具体怎么实现呢?

18

▲展望《应形1#》

有朋友提醒我说,可能数学家能解决你。我找到数学家,他回答我说:我们对于世界的本质认识跟你们不一样,你们觉得世界是物质的,对于我们来说,世界的本质不是物质是数字。比如说我们现在处于大数据时代,一切都可以统计变成数字,然后进入数字运算,算法就是这样来的。

数学家的头脑跟我们不一样,他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世界,这让我很震惊。我对目前只用声光电来表现科技的艺术形态,一直持怀疑态度。我觉得真正的科技指的是科学思想、科学态度,不是声光电。

19

▲ 第九期“松间对话”现场

在这场热烈的几乎占用大家近2小时的“松间对话”后,人们留恋其中迟迟不肯散去。而在松美术馆现场,依旧陈放着艺术家向京与展望的多件艺术作品,这场名为“感同身受”的雕塑展,也因一位艺术媒体人、两位艺术家和数位观众共同呈现的对话,而显得更加鲜活。

20

21

22

▲ 松美术馆“感同身受”展览现场(内景)

23

▲ 松美术馆“感同身受”展览现场(外景)

据了解,这场由田世信、隋建国、展望、姜杰、向京、王伟、梁硕、耿雪等8位雕塑艺术家共同呈现的”感同身受”将延展至2019年2月17日。

24

感同身受

策展人:刘礼宾

参展艺术家:田世信、隋建国、展望、姜杰、向京、王伟、梁硕、耿雪

学术主持:范迪安

展览时间:2018年8月24日 - 2019年2月17日 10:00 - 18:00 (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北京市顺义区格拉斯路松美术馆

2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