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原标题:当东方宗教与二次元碰撞,宋琨在打造一片什么样的极乐净土?

宋琨通过绘画、装置、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介的作品为观者虚拟了一个多维度、超现实的“净界”。宋琨其实无意建构一部叙事,无论是作品所表达的延伸意义,还是那些在灯光下显得晶莹通透的生物器官,事实上都来源于她本人的体验和感官反应、甚至潜意识。

我们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构建了宋琨心中的“净界”?这次展览中所呈现的作品,又经历了哪些思考和尝试?当东方宗教与二次元以及科幻元素碰撞时,宋琨在打造一片什么样的极乐净土?

艺术家宋琨的全新个展“泛灵净界”( Sukhavati 。o O)在上海Cc基金会与艺术中心最近刚落幕,但人们依旧对那个夜晚记忆尤新:宋琨与 VJ 胡晰淼/ DJ BuCi 就像在排练室一样自由开放,为观众呈现了一个“东方琉璃净土”即兴器乐迷幻电子现场。观众沉沦于深邃的旋律和精灵系的吟唱之中,像是走进了一场“泛灵净界”。一种奇妙的信仰油然而生……

▲  “泛灵净界”音乐现场,2018, ©Cc基金会&艺术中心

近几年,宋琨借由自己对佛教“净土”的理解——“人所想象不到的世界”,构造了一系列透明、发光的作品:“属灵世界的人”、“潮汐”、“结着器官与奇异分子式的泛灵生物”...... 作为同一系列的第三部展览,继“千吻之深”(2012年)与“阿修罗净界”(2015年)之后,在本次的“泛灵净界”中,宋琨延续着对女性身体、潜意识与想象力的探索。展览中,宋琨通过绘画、装置、影像、声音等多种媒介的作品为观者虚拟了一个多维度、超现实的“净界”。

1

“泛灵”

▲ 《贪婪蛇》 2016,图片来源:艺术家本人

在展览现场,我们依旧可以看到章鱼、水母、蛇等生命体的表达,他们成为宋琨画面中的图像母题。水母外表纯净优雅,却暗藏着潜在的防备与反击性,蛇在很多国家民族的宗教里是贪婪与欲望的象征。就像宋琨所说的那样:人类恶业的‘贪嗔痴慢移’里,贪是第一位,恶的首要来源,我把它作为所有作品系列里现实和警示的底子。”

▲ 《泛灵生物体》手绘透明材料拼贴 Led灯光装置 ,©Cc基金会&艺术中心  

▲ 宋琨《贪婪蛇》 ,布面油画 ,直径60 cm × 1;40 cm × 4,2015, ©Cc基金会&艺术中心 

当灯光注射在具有科幻意味的赛博格遗骸上,当观者将目光投注在那只以《灵》为命名的精灵身上时,我们似乎都在思考,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后人类”时代,普通人类如何与赛博格之间进行区分界定?在这个宇宙中,具有灵性的物种是否真的存在?

▲ 《赛博格遗骸》,装置 2018, ©Cc基金会&艺术中心  

▲ 《灵-Fugly44》,220x140cm,布面油画,2018, 图片来源:宋琨                                                                                          

无论你是否相信万物有灵,但在这场展览中所呈现的艺术作品面前,观众似乎真的能找到同属于生命的天然感应?正如西方“泛灵论”所强调的:“天下万物皆有灵魂或自然精神,并在控制间影响其他自然现象,而自然现象与精神也深深影响人类社会行为。”而宋琨则用东方佛教的理论将它解读为空性或“万法归一”。而这恰好是本次展览主题“泛灵净界”中“泛灵”的部分。

2

“净界”

再说到“净界”的部分,展览中呈现的部分作品全身通透,散发着光芒,都可以理解为佛教里“东方净琉璃世界”所描述的,如琉璃内外清澈透明,放无量光明。在展览中,宋琨用生物和微观分子结构及城市LED灯光虚构转化了”琉璃净土”里的部分意象。

▲ 《泛灵生物体-水母》,手绘透明材料拼贴 Led灯光装置 ,©Cc基金会&艺术中心

“净土”,在百度百科中的释义是指清净国土、庄严刹土,也就是清净功德所在的庄严的处所。是诸佛菩萨为度化一切众生,在因地发广大本愿力所成就者。在宋琨的理解中,我们每个人一天之内起心动念,身、语、意业都在经历佛说中的“六道轮回”,而“观自在”同时就是见证“净土”。

▲ 来源网站截图:songkun.org

她其实无意建构一部叙事,甚至是有意地割裂了上述各个元素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而宁愿将它们视为一个个无甚关联的符号或象征。正是透过这些符号,营造了宋琨心目中的“净界”。这个“净界”不再是东方仙隐、诗意化的自然主义或净土观,也不是传统概念里的“自然主义”和“极乐世界”,它看上去混乱不堪,但又释放着诡异和活力,诚如佛教中地藏菩萨所讲的:地狱就是净土,见证实相得来的般若净土在远方,也在眼前。她借助艺术打造的“净土”,在整个修行过程中,逐渐培育成一种“净界”,而这份独属于宋琨的艺术也成为她与这个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来源:鲁明军《阿修罗之眼》)

▲ 《浪潮 》三联绘画  ©Cc基金会&艺术中心

宋琨将东方宗教与当下流行的二次元以及具有未来感的科幻元素等相融合,而这一创作理念似乎也形成了新时代的一种信仰。

格罗伊斯(Boris Groys)曾深刻地指出,数字化时代,互联网成为宗教信仰和传播的新途径,然而与此同时,互联网本身也成为一种信仰。信仰是不可见的,而数字化文件同样是不可见的,同样是隐形的。但格罗伊斯尚未提及,互联网本身也可以视为佛教因陀罗网的一个现代变体。(来源:鲁明军《阿修罗之眼》)

▲ 《泛灵生物体(局部)》,手绘透明材料拼贴 Led灯光装置,©Cc基金会&艺术中心 

我们很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构建了宋琨心中的“净界”?这次展览中所呈现的作品,又经历了哪些思考和尝试?当东方宗教与二次元以及科幻元素碰撞时,宋琨在打造一片什么样的极乐净土?

3

关于宋琨

▲ 艺术家宋琨

宋琨,2006年毕业于中国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三工作室,硕士学位。作品以绘画为主,同时结合了音乐现场、Music Video、装置等方式。

她从不试图提供任何固定符号或观念,而是为命题“如何感受生活赋予的经验认知与丰富情感”提出了现阶段中国独立的样本。“她的坚定和自信使得她的绘画能借用来自音乐、声音、影像等各方面的语言,从而让绘画获得一种特别的叙事能量”。

近年来,宋琨的艺术创作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实验性地将当代亚文化及宗教元素与其创作系统相融合,形成了更加贴近她个人气质的独特样本。

4

凤凰艺术“对话 宋琨

Q:当代科学技术凶猛地将世界与自然的每个角落探寻并分解,甚至可以重组复制,神经科学也认为人类的思考灵魂来自生理构造时,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万物有灵”?

宋琨:

“万物有灵”指所有造物都有灵魂,其实是人类的的是移情作用。有一种说法发是未来“复制人”会有人类所有感觉,包括非常细腻的情绪体验,科技产品“义体”及数据代码将替代全部肉身及思维,人类不再需要灵魂。最近的赛博电影《银翼杀手2049》里,K的上司告诉K,“没有灵魂会过得更好”,但最后K濒死躺在雪里,牺牲奉献还是突破数据代码预设,K感觉到了灵魂,“复制人”的代码里并没有这个设置。

▲ 《泛灵生物体 (细节)》,2017, ©Cc基金会&艺术中心

在物质、义体,各种科技工业造物里体验灵性,前提还是你在感觉,作为活生生的人,这个心理投射依然来自你的官能、情绪和情感。

佛教的思想是从何时开始影响你的创作的?

宋琨:

其实平时就渗透在日常生活里,小时侯爱画仙女,隐士什么的,换不同造型和场景,很多影响可能就来自平时看的和佛教有关的故事、电视、连环画什么的,只是年纪大了才知道佛教的外延和系统的佛教知识关联。

我是2009年偶然机会皈依了梦参师傅,开始比较系统的了解一些佛教教义。佛学是个大容器,不只是概念,还有很多具象的内容,后来渐渐在基础教义、造像、禅画......神话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元素,融合到后来的创作系列里。从2009年的“寻隐者不遇”,2012年的“千吻之深”,2016年的“阿修罗净界”到今年的“泛灵净界”一直在延续。

Q:在创作“净土”下的生物形象时,为什么钟爱柔软的动物图式,而不是如“象虎狮”这般的形象?

宋琨:

比较喜欢温柔的感觉,柔中带点狠的,另外水下生物和水的特质比较像,透明,造型比较无机的,我是巨蟹,水象星座,天生对这些也比较敏感吧。

▲ gif图截取自Cc基金会&艺术中心,宋琨展览视频

Q:在你的设置与想象中,“净土”中的世界是否还会有如今“人”的存在,还是“人”已然异化变形?

宋琨:

有一说法说:人“观自在”时就是“净土”,“净土”世界是每个人对着自己的贪嗔痴慢疑内观后升成的东西,所以人还是本体,净土是当下,并不遥远也没那么玄。

“东方琉璃净土”说“天人”是超越人类的想象,所以你就尽可以想象去吧。但到了这个时代,净土形式载体也在变化吧,人再是古代的样子也有点假吧?真实的生存体验在驱动我做一些造型设置及元素重组,现在人都活的感觉半人半机器了,我就把赛博格朋克和仙人二位一体了,从这点上我是个现实主义创作者。

Q:在“泛灵净界”中,是否还有“性别”的存在?

宋琨:我的设定有。至少现在“无性人”不是我们的现实。

▲ 宋琨《赛博格遗骸》©Cc基金会&艺术中心 

Q:这个“净土”在现实中是否存在某种投射?

宋琨:其实想想还是对脏、贪婪虚伪的逆反,因为恶心、厌倦,所以想清洁。

Q:对于亚文化的挪用和再创作,是否会容易滑向一味追求“阴暗酷炫”的危机?如果是,你会如何在创作时避免偏离?

宋琨:

阴暗酷炫真极致到人性本能最深层的需求也nb,亚文化远不止这些标签定义,二次元、赛博,中世纪文化,古风,治愈系等等都是亚文化,很多时候因为主流价值观人群对这些了解的远远不够,才会有这种担心,而不了解就从形式上给亚文化判死刑,只能让主流文化更缺乏创造力。我不想避免偏离,我就是在偏离。

▲ 展览现场,©Cc基金会&艺术中心 

Q:与其它风格相比,创作“意识流式的叙事”或“潜意识通感”式的作品时,对于艺术家创作时的状态、环境和清醒程度是否有要求?

宋琨:不清醒,意识流就是随波逐流,回到潜意识自我消除的世界,要求你别那么循规蹈矩。

Q:在过往的人物图像中,蕴藏在其中的情感状态是怎样的?你认为那是我们当下的一个普遍精神状态吗?

宋琨:

很多复杂交织的感觉......人的情感状态很多时候是暧昧的,没那么简单单薄,爱和情仇也没那么决绝,普遍是有相对性的,我只能说我在尽力留住一些对于我来说有代表性的形象。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