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凤凰艺术 作者:Mimi2018-10-16 10:38

原标题:《站岗》:属于沈嘉蔚的“黄金时代”

“1974年,我去中国美术馆,看到了这件作品,震惊!当年我21岁,没想到一个比我大5岁的年轻人能画出这样优秀的作品。”

艺术家陈丹青描述自己第一次在中国美术馆看到《我为祖国站岗》时如是说。

1

▲ 沈嘉蔚《我们伟大祖国站岗》,布面油彩,1974,189×159厘米,龙美术馆藏

《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以下简称《站岗》),既是沈嘉蔚的成名作,也是文革美术的代表作。这件作品经历“集体改画”,在1974年入选了中国美术馆主办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并一举成名。它经历过“人生巅峰“:被印上宣传画全国发行,上过年历和杂志封面,也曾被打入谷底:被置于地下室,遭遇水浸、掉色、剥落,受损极为严重,其状之惨连艺术家将之束于床底17年,都不敢打开。

如今,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推出的沈嘉蔚个展“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则是专门为这一幅画准备的展览。集中呈现沈嘉蔚创作于1968年至1976年间的手稿、速写、素描、油画作品等90余件,它们中的一部分尘封历史四十余载,本次展览系首次与全球观众见面。

2

3

4

5

6

7

▲ 展览现场

这些画作及文献材料,从多维度“解剖”这件影响深远的“红色经典”作品,清晰的展现出艺术家在上世纪70年代孜孜不倦地艺术探索之路。现场观众可借此管窥那个年代知识青年建设伟大中国的历史,感受属于沈嘉蔚的“黄金时代”。

8

▲ 从左至右分别为:策展人陈履生、龙美术馆馆长王薇、艺术家沈嘉蔚

9

10

11

▲  展览开幕现场

在展览开幕式上,龙美术馆馆长王薇表示,

“《站岗》是沈嘉蔚的成名作,也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美术的代表作之一。2009年我第一次看到它时,就被它传达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染,于是我收藏了它;2016年,《站岗》的70余件习作也被龙美术馆整体收藏。这些习作见证了《站岗》美术创作全过程,很有意义,习作中每个人物的精神状态都得到了比原作更为深入的表现,真正体现出革命时期人们的理想与情怀。”

本次策展人陈履生在接受“凤凰艺术“专访时谈到:

12

▲  展览开幕现场,策展人陈履生(居右)致辞

在研究新中国美术历史过程当中,我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以一张画的形式呈现一个时代,和一个时代艺术家为之奋斗和努力的过程。沈嘉蔚‌的作品具有‌‌高大全形象的时代特征,但没有红光亮的表征,也正是这件作品今天能给传递出一个时代的特别力量。‌‌

同时陈履生还认为,这次展览的特殊性在于,尽管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中诞生了很多重要的作品,但是能够流传下来如此丰富的作品草稿素材、相关联的艺术作品及创作日记等,可能这是极少罕见的。

13

14

▲  展览现场

1970年, 22岁沈嘉蔚自愿支边黑龙江,参与开发建设北大荒,次年任宣传组美术员。自中苏珍宝岛自卫反击战结束后,走进北大荒,支援边疆成为大多数年轻人的远大志向。回忆起最初“上山下乡”的经历,艺术家沈嘉蔚脸上洋溢着笑容。

15

▲  艺术家沈嘉蔚在接受“凤凰艺术”专访

“在1969年开始跟苏联就开始有一场战争,这样在我们黑龙江的边境上就比较紧张,双方都建了瞭望塔,互相监视,看看会不会还有麻烦发生,那么我们正好与此同时,大量的知识青年都上山下乡,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那么黑龙江就成立了生产建设兵团,既能够保家卫国,又能够种地,我是自愿到那里去,然后才有了这一切。

16

17

18

▲  展览现场

在那时,一首由魏宝贵作词,钊邦、铁源作曲的《我为伟大祖国站岗》经男高音歌唱家施鸿鄂、董振厚演唱后,红遍大江南北。“手握一杆钢枪,身披万道霞光,我守卫在边防线上,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一颗红心,时时刻刻向着北京,站在边防线,如同站在天安门广场……”一时间全民皆兵、保卫国家成为那代人心中油然而生的使命感。年轻的沈嘉蔚也受此感染,把画笔当钢枪,一腔热血都诉入画中。在1971年至1976年的短短六年间,沈嘉蔚每年均有数月借调至黑龙江密山与佳木斯从事美术创作。

《站岗》的故事,要从1973年11月9日开始说起。彼时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领导要求沈嘉蔚参加业余美术学习班,同时也是为1974年全国美展做准备。就在学习班行将结束之时,沈嘉蔚等决定提前一天结束此次学习班,利用两天时间去乌苏里江采风:被积雪覆盖的一二百米宽的乌苏里江江面,江岸上的航标,对岸密密的杂树林,及远处苏方的瞭望塔,几位执勤的边防战士像雕塑般矗立着角瞭望远方……整个画面呈现出一派革命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情怀。而这也成为沈嘉蔚《站岗》的最初构思。

19

▲ 沈嘉蔚《我们伟大祖国站岗》素材稿

“多好的想法呀!我都来不及高兴,只顾急急地观察塔上的一切,可以在创作时默出来。” 在1973年12月15日的文章里沈嘉蔚描述了当时的心情。“从3月21日回到‘学习班’,每天平均奔波(在泥泞道路和没路的积雪中行走)三至四小时以上,二人(沈嘉蔚、刘宇廉)共画有50多幅油画和50多张头像,而且获得了无法计算的印象和生活体验。以油画平均三小时一张,头像平均两小时一张计算,平均每天画画时间大约是10小时,而且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立于严寒的室外甚至直接坐在雪堆里,且一坐就是两小时以上,留给每天睡眠的时间仅约6个半小时,而经由此次经验所形成的修改,则成为《站岗》最终的素描稿。”(引自《沈嘉蔚的<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与兵团美术——兼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美术体制》)

20

▲ 图为饶河边防站五连指导员王德忠,是《站岗》画中指导员的原型

21

▲ 图为战士王树甲,是《站岗》画中战士的原型

也就是这样“下乡写生”的创作强度和长期的不断练习完善。1974年,《站岗》得以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成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标志性美术作品之一,一度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在接受”凤凰艺术“专访时,艺术家沈嘉蔚也表示《站岗》这幅画是他至今作过最多准备的作品:“在创作过程,当时我们还是初学的人,所以非常小心,非常热情来投入这次创作。我在我的生中,都没有为一张画画过那么多准备的作品,只有这张画。所以最后这张画就选上了在北京展览。”这件作品完成时,他仅25岁。

22

▲ 展览现场

艺术家陈丹青谈到自己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时的心情:

“当你站在这幅画面前,在地理位置上,你是仰看这两位站岗的战士,同时又是俯瞰这座塔下面的江山,因为这是15世纪意大利人搞透视法以后,在处理上帝和人的关系之间给世纪美术史留下了非常重要的遗产。”

出现在1974年全国美展上的《站岗》,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有着难以抹去的与其出身相连的时代烙印。没有科班束缚,沈嘉蔚用一股属于这个年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力量熔炼出《站岗》,交付给属于他的“黄金时代”。

《站岗》:亮点在于它的特殊历史性和故事性

艺术家沈嘉蔚应该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站岗》能像那首《我为伟大祖国站岗》一样传遍全国,除报刊杂志宣传报道之外,又被制成宣传画、月历向全国发行。而他更没想到的是,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五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站岗》一画在展出前被展览组织者安排另外的画家(“改画组”)对人物面部进行了细心的深加工“提高”——两位军人的脸庞被加宽,以凸显革命军人的高大形象;鼻唇沟被加深,以强调革命军人对大河对岸苏修帝国主义的警惕和仇恨;面部在清晨焕发出的玫瑰色则被一层粉红色取而代之,以象征革命军人的堂堂大无畏英雄主义气概。

23

▲ 展览现场

与当时很多受苏派绘画影响的年轻人相似,沈嘉蔚精心构思和偷偷摸摸地临摹习得的苏联油画技巧使用,在相当程度上与文革创作定律下形成的“高大全”、“红光亮”的形象概念化、色彩矫饰化表达系统存在着距离。“我喜欢苏联绘画,在我的作品中也吸取了苏派绘画中向自然学习的特点,《站岗》贴近的是我所认识的现实。”沈嘉蔚在回忆40多年前的作品说,“但当时的全国美展看到的是改过的脸。”

24

▲ 沈嘉蔚《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素材稿,纸本素描,1973-1974,尺寸不一,龙美术馆藏

25

▲ 沈嘉蔚《乌苏里江岸的白桦与航标》,纸本油画,1974,18×36厘米,龙美术馆藏

说明:1974年3月写生于饶河西通乌苏里江边,近处是航标,远景是苏联瞭望塔。

26

▲ 沈嘉蔚《饶河码头》,纸本油画,1974,12.5×39厘米,龙美术馆藏

说明:1974年3月17日写生于饶河县城乌苏里江岸码头,巡逻艇冻在冰中。右边可见苏方瞭望塔。此画曾在澳大利亚的美术馆展出并刊于目录画册。

27

▲ 沈嘉蔚《有水塔的山坡》,纸本油画,1974,26.5×26厘米,龙美术馆藏

说明:1974年3月在饶河县的兵团22团的西通营部画的写生。此图曾刊于纽约亚洲协会博物馆《艺术与中国革命》大展画册上。

28

▲  沈嘉蔚《乌苏里江上的驳船》,纸本油画1974,13×38厘米,龙美术馆藏

说明:1974年3月写生于饶河县西通乌苏里江上。苏方的瞭望塔近在眼前。

然而,《站岗》坎坷的命运也未就此结束。1982年,《站岗》由中国美术馆、黑龙江省美协逐级退还给了画家本人。令沈嘉蔚感到震惊的是,清退回来的原作几成遗骸,画框荡然无存,画布揉卷脱色且遭水浸,其状之惨让沈嘉蔚在小心翼翼地束于床底后便不愿再多看一眼。

某段时间,这件作品被退回黑龙江的美协,放置在地下室,无人问津。大概是1981年朋友电话通知我,我才取回。拿回来之后我不敢打开,因为听到“唏哩沙拉”就知道都剥落了,所以就放在床底下,这一放就有17年。

直到1997年,中国文化部与美国古根海姆博物馆合作的大型展览《中华文明五千年》,现代部分由安雅兰策展。1986年便对我这件作品感兴趣的安雅兰提议将作品展出,我才决定将这件作品“重见天日”。

打开这张画后,所有人都沉默了。整体画面一片黑,画面上还有煤、渣和水淌过的痕迹,部分地方开始腐烂,并有碎屑剥落。澳洲修复专家都无能为力,我只好抛弃传统修复办法,把所有碎屑都不要了,将半掉没掉的用胶粘住,用温水和肥皂水洗了3遍作品,洗下来3盆黑水,重新恢复画面图像后,开始按照草稿着手上色填补。

 ——口述纪录片:沈嘉蔚回忆油画《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创作过程

近日在龙美术馆(西岸馆)举办的沈嘉蔚个展,以其作品—《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命名,用一幅画及其周边的诸多材料来构成一个展览,并呈现一个时代,却是首次尝试。从展览策划的角度来看,可以说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策展人陈履生表示,

“《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自1974年之后参加过很多次展览,包括在国外的展览,表现出了它在其所处时代中的代表性。作品几经辗转,又构成了一个特殊的历史问题。而所有的这些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这件作品,增加了除画的本体之外的其它多样的问题,或许,这正是这个不同于一般的展览的不同的地方。”

29

30

31

▲ 展览现场

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再次看到这件《站岗》时,艺术家陈丹青在感叹道:

“像这样的策展、布展方法,一张画、一堆素材,这是一个非常当代的展览,它是一个解剖,在这两个展厅中,我们看到了六七年代绘画、知青绘画的百科全书。”

据了解,本次展览分为红景和蓝景两个部分,红景是《站岗》这件作品,以及相关的创作素材。蓝景是1973年前后沈嘉蔚创作的艺术作品,体现他在人像写生方面所下的功力。

32

33

▲ 展览现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也展出了沈嘉蔚在“北大荒”支边时创作的40余幅肖像作品,每一幅肖像都是一位真实人物,他们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杭州、海宁等全国各地的知青,他们是战士、工地报道员、马号驭手、宣传队乐手、拖拉机手、连指导员、图书员、食堂炊事员……“这样真实的表情、面孔出现在画布上时,观众可以从他们脸上读到历史,能互相交流”沈嘉蔚表示。同时,他也很怀念“上山下乡“的那段”黄金时代”:“那时候我们画画,画不成就种地去。而且又在涨知识的时候,有一批同样爱好的年轻人聚在一起,就像过节一样,很幸福。”

34

▲ 沈嘉蔚《刘孔喜头像》,纸本油画,1974,26.5×18厘米,龙美术馆藏

说明:1974年5月为《站岗》战士头部色彩画的习作,用白炽灯作阳光光源,日光灯作天光光源近似清晨的色彩。模特是兵团美术学习班版画组的画友刘孔喜,现在是著名的坦培拉画家。

35

▲ 沈嘉蔚《初尝完达雪》,油彩画布裱于木板,1972,130×160厘米,画家自藏

36

▲ 沈嘉蔚《北大荒人》素描稿,碳条纸本,1972,110×230厘米,画家自藏

关于艺术家

37

▲ 艺术家沈嘉蔚

沈嘉蔚,1948年9月出生于上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主要依靠自学,在1970年代中期成为中国著名画家,1982至1984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结业,作为专职画家在沈阳工作。沈嘉蔚曾五次获全国美展奖。

1989年初沈嘉蔚移居澳洲。作为顶尖的肖像画家,他为许多澳大利亚政要人物创作正式肖像:罗马教皇方济各(2013)、丹麦王妃玛丽(2005)、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2009)、澳大利亚总督考斯格罗夫将军(2018)等等。

1993年以来沈嘉蔚共计入围阿基鲍尔肖像奖14次,包括一次第二名(1997);也曾入围道格莫兰肖像奖多次(1994,1996,2006,2007,2017)和两次获悉尼农展会皇家艺术三等奖;1995年沈嘉蔚荣获玛丽麦格洛普艺术奖第一名,由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颁给纪念章;2006年荣获约翰舍尔曼爵士大奖;2016年荣获格里波利艺术奖。

沈嘉蔚将自己的肖像画天赋应用于大型历史画创作:其澳大利亚史诗《世纪转换时》(1998),创作100多位历史人物;其马来西亚史诗《默德卡》(2008),创作历史人物260位;其中国史诗《兄弟阋于墙》(2010-2017),创作历史人物450位以上。

沈嘉蔚作品收藏于全球各大美术馆、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和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其18件作品;澳大利亚堪培拉的国家肖像馆和联邦议会大厦收藏其6件作品;其创作的罗马教皇方济各的肖像收藏于梵蒂冈。

沈嘉蔚现生活、工作于澳大利亚、北京。

展览信息

38

《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特展

策展人:陈履生

展览时间:2018.09.26—2019.01.06

展览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第三展厅上海徐汇区龙腾大道3398号(近瑞宁路)

39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