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凤凰艺术 作者:凤凰艺术2018-09-04 16:43

2018年9月5日至9月24日,2018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BMAB2018) 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双年展由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等机构联合承办,澳大利亚使馆等机构协办。作为一个推动艺术与科技交叉实验的国际学术平台,围绕“后生命”这一主题,本届双年展由六大模块组成:包括主题展览、实验空间、超链接展、试听演出、主题论坛、工作坊六大模块。集中呈现艺术家在艺术与科技领域的跨学科艺术实验,并触发艺术家、设计师、科学家和理论家之间的深入探讨。

后人类转向中的“生命”概念

近代希腊神话学的重要学者卡尔·凯雷尼(Carl Kerényi )提出,希腊文中有两个关于生命的概念,分别是zoe和bios。前者可以翻译为“普遍生命力”(zoe);后者翻译为是“特殊生命力”(bios),前者代表普遍的生命形式,不限于人类,是宽泛意义上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的生命活力;后者指某个具体生物的生命历程。前者不因为某个生命而结束,后者则会因死亡而停止。

无感

▲ 《无感涂鸦机器人》So Kanno, Takahiro Yamaguchi -Senseless Drawing Bot

而“zoe”一词在罗西·布拉伊多蒂(Rosi Braidotti)的《后人类》(Posthuman)一书中获得了新的阐释,她认为“以普遍生命力为中心的平等主义,是后人类中心主义转向的核心”这种“普遍生命力”,是一种将先前隔离开的物种、范畴和领域重新的横向力。

这种平等主义是基于真实的物质基础,而不是一种浪漫主义和怜悯。当然,除了当代科学的进步,全球化经济和政治的影响,都使得人类开始思考自己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与地球的关系。我们是否具有勇气将作为万物尺度的“人”真正去中心化?对此,本次展览的学术团队们给出了各自的思考。

宋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共享经济等‘新名词’的不断涌现,当今社会已由过去单一的线性发展方式转变为多元的裂变式发展方式。人们生活与教育方式、产业发展结构、城市发展模式等都处于巨大的变革中,我们正处于一个以‘不确定性’为常态的时代。

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艺术与设计与科学技术、人们未来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社会创新发展等紧密相关,也必然面临‘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巨大挑战。面对裂变式变革,我们又该如何重新定义艺术与设计?如何建构面向未来的艺术与设计学科?

‘艺术与科技’不仅是一个突破边界的新学科,还是一个推动教改的新动力。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既是一个呈现‘艺术与科技’创新实践的展示平台,更是一个推动跨学科发展的教育实验平台,双年展输出的在艺术、科技和哲学等维度的知识和经验将成为反哺新学科建设的重要资源。本届双年展的主题‘后生命’提出了如何定义生命?如何定义未来生命?我们是否应当将生命定义范围拓宽?等重要的生命伦理问题。”

——宋协伟

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国际平面设计师联盟(AGI)成员

<p>邱志杰</p>

“今天我们所知的生命,从它诞生之初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不断地走向后生命状态。还原到最基础的层面上的时候都是基本粒子。生命和非生命的区别,只是它们的组织形式的区别。生命只是一种不断进化的关系和一种此起彼伏的形式,以及一种自我感知的能力。

而这一能力今天正在达到这样一种自我意识,那就是我们传统上认为非生命的要素,其实始终都是构成我们的生命本身的东西,正如木材之于火焰。后生命,表达的是这样一种谦卑:那就是我们对什么是生命的边界,依然一无所知。”

——邱志杰

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总策展人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实验艺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院总体艺术研究所和城乡文艺讲习所主任,硕士博士导师

陈小文

“让我们置身于当今人与机器、信息高度融合的时代来探讨生命:将人体看成是一个可分配意识和生命的系统,生命的一部分存在于肉身,一部分存在于机器之中,另有一部分存在于人和机器亲如手足的关系之中。这似乎带来一种变化:肉身体验与计算机模拟之间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上的不同。说信息是本源,肉身是派生而来,这也许过于强硬。

至少,我们希望借用“后生命”-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中艺术家和科学家的实践,告诉我们'后生命'并非意味着基于肉身生命的结束,而意味着传统意义上对生命唯一定义的终结。”

——陈小文

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策展人

国家千人计划人才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客座教授、硕博士生导师

费俊

 

"在技术日益发达的当下,“生命”的概念得到了爆发式的生长,如何应对这种巨大的社会改变,并重新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其他物种、人与非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应对我们这个时代的生命政治、这个时代下身与脑的关系、这个时代下人与机器的关系,以及这个时代下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都是在探讨关于“后生命”时值得深入阐释的话题。"

——费俊

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策展人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硕博士生导师

2018 BMAB“后生命”主题展览

“后生命”主题展以“后生命”为主题,重点探讨在生物基因、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科技飞速发展的影响下,在日渐受到关注的后人类理论语境中,“生命”这一古老概念的拓展和延伸,以及人在与地球上其他物种共处时,处于“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潮中微妙变化的地位。展览主体将分为三部分,分别为“数据生命”、“机械生命”、“合成生命”,从存在于算法中的虚拟生命、基于机械构架的仿生生命,以及作为介于生命定义模糊边界的合成生命来阐释生命这一主题。作品类型包括但不局限于动态影像、互动装置、沉浸式艺术、生物艺术、机械装置、声音视觉、网络艺术、声音艺术和混合媒介等。

"数据生命"部分

数据是否能够形成生命?

如果是,会带来哪些新的伦理问题?

神经

▲ 《神经风景》Tobias Gremmier - NeuroScapes

《神经风景》是数字重建神经元的视觉解释。这些结构实际上是思想,记忆,情感的雕刻。通过将神经元数据转换为虚构的景观来将心灵的无形性与其潜在的物理对应物进行对比。

你愿意把你的生死托付给人工智能吗?

我们如何预防数据恐怖分子?

人工智能一定要像人一样思考吗?

家蝇

▲ David Bowen《打苍蝇》

打苍蝇的运动将由视频设备记录下来,然后由定制软件对其进行处理并输出至机械手臂。手臂会根据家蝇在靶上的相对位置,用左轮手枪进行实时瞄准。如果在靶心检测到一只家蝇,则机械臂会立即扣动手枪扳机。

数据能表达情感吗?

算法生成的作品是否可以称为艺术?

数据访问

▲ 《ABSTRACT CAUSATION》Kynan Tan

这是对数据访问和可视化方式的思辨和诗意的想象,作品涉及数据的双重性质—— 实质性和短暂性:这些实体聚集在一起会产生新的数据转换,使感知成为计算的条件和过程。

being watchedubiquitous surveillance culture2

▲ 《被监视:来自监视文化的瞬间》Brad Miller being watched:ubiquitous surveillance culture

通过可视化数字图像的聚合和组合,描绘了计算机视觉遭遇身体参与和交互方式进行后留下的数据阴影。数据阴影是我们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换时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数据痕迹和数据模式。观察变化模式作为研究可能性的一种方式去影响、说服和变现监视数据开始成为一种趋势。

预言DIVINATION2

      ▲ 预言DIVINATION

“预言:数字大漩涡的浪漫反叛”以航海神话为主题,探索我们与代码、随身用品、以及其他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但经常使用或选择的事物之间的神秘关系。作品透过表演的视角探索隐私问题,当网络实体掌握了所谓的私人数据时,到底有哪些风险。

“机械生命”部分

是人类在决定机器人的命运

还是机器人在决定人类的命运?

Elena Knox + Katsumi Watanabe - Omikuji

▲ 《御御签》Elena Knox + Katsumi Watanabe -Omikuji

《御御签(OMIKUJI)》是艺术家的首个艺术-科技实验项目“Alter versus Deep Belief”的一部分。在这件作品中,艺术家将展厅现场的观众与位于东京科学未来馆的Alter机器人通过网络实时接通。通过与Alter的互动,Alter会将参与者的个人信息进行转码,并通过自身的声音系统进行实时的重新解读,并将这一独特的声音讯息作为御御签发送给参与者。

机器人一定要服从人类吗?

你愿意付费欣赏机器人表演吗?

跳舞

▲ 《ROBOT OPERA 》WadeMarynowsky

《机器人歌剧》是由 8 个半自动机器人表演的 35 分钟的机器人歌剧。该项目结合了创意机器人、媒体表演、音乐和互动媒体艺术等领域,将艺术家编制的算法/编舞概念与受众驱动的代理融合在一个 42 x 25 米的大规模表演交互空间中。该项目通过建立一个表演环境来探索机器人表演团体的概念,以此将这些学科的核心研究领域汇集在一起。

科技能否成为自然的一部分?

“仙鹤风筝”by张天伟

▲ 《仙鹤风筝CRANE KITE》by 张天伟

仙鹤风筝升空后,由腹部风轮带动两级齿轮转动,仙鹤脖子可左右传动,脖子没转一次,嘴巴可开合四到五次,并发出模拟叫声,十分逼真。

你想成为自己梦境的导演吗?

Oscar Rosello - Cocoon2

Oscar Rosello - Cocoon

▲ 《茧》Oscar Rosello - Cocoon

《茧-COCOON》是一个可编程的梦境机器,由MIT流体界面实验室的工作合成实现。当做梦者进入睡眠状态时,COCOON会利用大脑活动、肌肉紧张、心率和通过穹顶揭示的运动数据来跟踪三个睡眠阶段。用气味、声音和肌肉刺激的方式引导梦境的内容。

赛博格:人和机械之间的界限在哪?

机械生命需要情感吗?

负熵Negentropy2

▲ 《负熵》Negentropy 央美设计学院+北交大机构创新与机器人学实验室联合创作项目 艺术指导:陈小文、费俊,联合创作者:中央美术学院:孟松林、梁文华、黄筱茜、姜同,北京交通大学:姚燕安李晔卓 荀致远 姚佳楠 褚宇 刘自强 沈灵斌 杜雨婷

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一个系统不管内部如何变化,其熵值总趋向极大。而薛定谔认为,生命体之所以免于消亡是因其能通过吃、喝、呼吸等新陈代谢从环境中不断汲取负熵。那么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当机械体试图通过某种途径来代谢掉自身熵值时,比如学习人的,或者自然的做法,是否就标志着其真正成为“生命体”?

机器可以思考吗?

回响 by邱宇

▲ 《回响》 创作者:邱宇

在机械手臂的控制下,麦克风和喇叭形成一个回授场。在相互运动的过程中具有生命特征的对话的状态,尝试着接触,但在接近时产生的刺耳声音使他们马上分开。他们在这个声音的回路中互相观察,试探,接近又分离。

“合成生命”部分

合成生命会创造新物种吗?

人体改造的到什么程度就不能算作人类?

Amy Karle - Regenerative Reliquary3

Amy Karle - Regenerative Reliquary

▲ 艾米·卡丽( Amy Karle)《再生的圣物》

《再生的圣物》是艺术家艾米·卡丽( Amy Karle)利用人类干细胞的潜能而创作。她以3D打印技术制作了形状为人手的生物打印支架,并将之放入可生物降解的 pegda 水凝胶中,这种水凝胶会随时间推移而分解。艺术家参考了人们如何用圣物箱展示遗物,并以类似的方式将细致的骨骼雕塑放置在玻璃生物反应器中。

如果有一种生物靠自身就能完成星际间旅行

这种生物应该有什么特征呢?

“轨道编织者” by 刘昕

“轨道编织者” by 刘昕2

▲  刘昕《轨道编织者》

《轨道编织者》是艺术家刘昕创作的一个具发射、拖拽、回绕拉线功能于一体的穿戴式电子机械装置。在零重力环境下,装置射出的拉线前端会附着在目标表面,附着成功后,在身上的线轴回绕,收回拉线同时把佩戴者拉向目标方向。

你会收藏一个培养皿里培植出来的雕塑作品吗?

人类是否要担负起使“人造生命”幸福的责任?

Oron Cattsr & Ionat Zurr- Semi-Living Worry Dolls4

▲《半活体解忧娃娃》

艺术家根据危地马拉解忧娃娃的形象,在人造子宫中培养了现代版的解忧娃娃,以生物组织工程培育了这七件雕塑作品。作品采用特殊的可降解聚合物(PGA 和 P4HB 或 PLGA)与外科缝线为材料,并在其中植以半活体细胞,后以手工制作而成。

如果信息可以在大脑中被人工存入或删除

你想存入什么?抹去什么?

“雪花” by Boryana Rossa、Guy Ben-Ary、Oleg Mavromatti2

▲ 《雪花》by Boryana Rossa、Guy Ben-Ary、Oleg Mavromatti2

作品在概念和物质层面检验了为创造虚假记忆而使用生物技术支配大脑可塑性的场景,以及生理和心理处于分隔边缘的可能性在伦理和美学方面的含义。该作品探讨和批判了“人体冷冻技术使永生成为可能”这一命题。人体冷冻技术主要研究在液氮中保存人体,为那些希望被低温保存以便在将来“醒来”的人们带来了曙光。

你愿意接受体内植入人造器官吗?

Pynor and Peta Clancy - The Body is a Big Place2

▲ 《心房》 by Helen Pynor and Peta Clancy

“心房”是一个大型沉浸式装置,意在探索器官移植和生死之间的模糊门槛。作品包括一个多通道视频投影,一个用于现场演示的全功能心脏输液设备,声景及单通道视频。该作品的标题意在指出在器官移植过程中身体各部分跨越地理,时间和人际距离的能力。

人的身体是否也可以是能源原料?

直到我死去UNTIL I DIE

▲ 《直到我死去》by Dmitry Morozov

该装置作品以五个“血液”电池为突出特色,由共计7升的经蒸馏水稀释的艺术家血液(添加防腐剂)置入11个容器组成。

如何安抚一棵会发脾气的植物?

你会购买靠你自己的DNA生成的饮料、皮衣和旅游鞋吗?

基因汤DNA SOUP2

基因汤DNA SOUP

▲ 梁文华《基因汤》

我们该如何面对一个基因信息会被随处贩卖的社会?从唾液中粗取DNA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实验,作者通过把这个实验中所用到的所有化学溶液都替换成可食用的溶液,并为此制作了一台专门用于这个实验的仪器,使得实验最后得到的液体真的可食用。通过这种方式,把每个人的DNA变为一种可食用,可贩卖的“商品”。

记忆是否应该可以被完整的储存或者恢复?

当我再来看望 WHEN I WILL SEE YOU AGAIN

▲  《当我再来看望》

《当我再来看望》是以护理院中痴呆患者使用的助记设备为原型。作为试验场地的艺术装置包括患者的床和侧桌,配有交互式装置,用于提醒用户他们的亲人何时将再来看望。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设备发送他/她下次来访亲人的提醒。

2018 BMAB“艺术与科技”实验空间

艺术与科技跨领域实验室已经成为面向未来的融合式创新新模式,这种实践不仅在改变科技界的研发模式,也为长久以来以工作室为核心的艺术家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

艺术与科技”实验空间邀请如MIT Media Lab等多家代表性的国内外实验室参与,集中呈现这些实验室的理念、实践和方法,并展示与“后生命”主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及艺术作品,展示物料包括但不局限于研发原型、作品原型、演示视频、技术Demo、文献和出版物等;本空间通过展览、工作坊、圆桌对谈等交流方式,旨在交流跨领域实践经验、打造跨领域孵化机体和催化跨领域艺术合作;展览还特别推出中国传统民间的艺术与科技成果项目展示,拓展艺术与科技的历史维度。

东京大学原型与设计实验室Yamanaka Institute of Tokyo University1

东京大学原型与设计实验室Yamanaka Institute of Tokyo University3

▲ 东京大学原型与设计实验室Yamanaka Institute of Tokyo University

关于“下一个自然网络”,各种虚拟世界、打印的食物、有生命力的城市、疯狂的机器人等等,科技无处不在,它将成为我们的下一个自然。我们该如何与它和平共处?“下一个自然网络”就是21世纪里的一个自然组织,旨在与自然同步前进而回归自然。我们举行讨论、开展活动、举办展览、出版刊物,并创造出一些将生物和技术有机结合的作品。因为我们最终要拯救的不仅是熊猫,还有人类自己。

Next Nature Networks - Meat the Future2

Next Nature Networks - Meat the Future

▲ 《未来肉食》Next Nature Networks - Meat theFuture

2018 BMAB超链接展览

超链接展是基于互联网的线上展览,基于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同步展出艺术家作品及相关项目,并配合提供文献信息,辅助公众理解展览及作品,扩大展览的公共教育效能。

2018 BMAB试听演出

“身体脉冲” by 邱宇

▲ 邱宇“身体脉冲”

数据擦除Data Erasure

▲ 奇楠·唐(Kynan Tan)《数据擦除》

向亨克· 巴丁斯演进致敬

向亨克· 巴丁斯演进致敬2

▲ 向亨克· 巴丁斯演进致敬

作为双年展的组成部分,展览还将在央美美术馆、CHAO艺术中心共同举办多场面向公众的现场视听演出。

2018 BMAB巡回展

在展览及主题论坛结束后,将在北京及外地合作场馆基于同一主题或相关话题举办巡回展。

2016 BMAB“技术伦理”回顾

2016 BMAB“技术伦理“回顾视听表演

2016 BMAB“技术伦理“回顾机械表演

2016 BMAB“技术伦理“回顾海报

2016 BMAB“技术伦理“回顾文献墙

▲ 2016 BMAB“技术伦理”回顾

由中央美术学院和北京国际设计周、德国奥芬巴赫造型艺术大学共同举办的《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技术伦理”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五大科技支柱:人工智能AI/机器人技术、大数据/算法、生物基因技术、虚拟/增强/现实/混合现实和元科学,来共同形成的核心工具和方法论。第二部分由一系列从不同角度对科技和伦理有深入反思的艺术作品/研究组成。衍生内容包括实验空间、学术论坛、城市公共屏幕、视听表演、线上展览等等。

展览信息

中文竖版主视觉

<后生命>第二届BMAB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

时间:2018年9月5日—9月24日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

费用:免费(展览)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

承办: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合作机构:中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技研究中心、MIT媒体实验室触摸媒体小组、德国斯图加特大学计算设计与建筑研究所、北京交通大学机构创新与机器人学实验室、深圳市优必选科技有限公司、新南威尔士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创意机器人实验室、东京大学原型与设计实验室、下一个自然网络、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阿里云、百度、荷兰欧艺特艺术咨询公司

支持单位:CHAO艺术中心、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北京京东方艺云科技有限公司、熙呈互动

学术顾问:范迪安

学术主持:苏新平、张子康

学术委员会:范迪安、徐冰、苏新平、张子康、宋协伟、邱志杰、陈小文、费俊、张尕、汪民安、殷双喜、管怀宾、张培力、王春辰、王中、靳军、宁瀛、常志刚

总策展人:宋协伟、邱志杰

策展人:陈小文、费俊

单元策展人:魏颖、Brad Miller

展览执行:高高,薛天宠,张文超,王乃一

凤凰艺术 北京报道  撰文/ Mimi  yyc  责编/ Mimi yyc )

 

1533259496837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