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为纪念何香凝先生诞辰一百四十周年,何香凝美术馆特别策划“腕底烟云未等闲——纪念何香凝诞辰一百四十周年艺术精品展”,并于6月27日隆重开幕。本次展览以时间为线索,全面梳理何香凝先生的人生经历和美术探索之路,最大范围的呈现先生重要人生节点和历史事件中的书画创作以及相关文献资料。

▲  纪念何香凝诞辰一百四十周年艺术精品展“凤凰艺术”视频

“为谁来补破河山,腕底烟云未等闲。收拾雄心归淡泊,时时曳杖款荆关。”这首诗是何香凝先生的挚友柳亚子在1934年于其画作《为谁来补破河山》上的题诗,反映了何先生当时的坚定的革命信念,也回顾了她近百年的革命人生与艺术经历。

1

▲  何香凝、柳亚子《为谁来补破河山》

6月27日,何香凝美术馆以这幅诗画为引子,拉开了“腕底烟云未等闲——纪念何香凝诞辰一百四十周年艺术精品展”的序幕,并向公众呈现何先生完整系统的艺术与革命人生。

2

▲ 开幕式嘉宾合影

何香凝(1878年~1972年),广东南海人,生于香港。她是中国唯一一届美协女主席,中国杰出的艺术家;她是女权运动的先驱之一,中国的“三八妇女节”因她而立;也是民革主要创始人,曾任民革中央副主席、主席。她是孙中山和宋庆龄的好友,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的妻子,也是中共高干廖承志的母亲;她曾掌掴悍妇陈璧君,也曾发文讽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堪称一代女杰。

3

▲   何香凝(1878年~1972年)

何香凝先生一生的创作始终与中华民族、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使得先生的画充满了“斗争之意”,同时也彰显出先生的人格以及“画高人寿”、“人月双清”的特点,她的画堪称为革命“史画”。

毛泽东在1937年给何先生的书信里评价何先生的画作“我虽不知画,也觉得好”。何香凝的绘画并不是文人案头赏玩之物,也并非政务之余的消遣,而是寄托了丰富的革命情感和人格力量。

4

5

▲  展览现场,毛泽东致何香凝的书信

在风云变幻的20世纪中国,何香凝的艺术与中国革命命运紧密相连:或寄情、或言志、或赈灾、或救国,发挥着巨大的社会价值,理解何香凝的艺术要与其丰富多彩的革命人生相结合,也只有对她一生的艺术创作及革命活动做深入的体察,才能更好的理解何香凝艺术与政治的紧密关系。

6

▲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以时间为线索,全面梳理何香凝先生的人生经历和美术探索之路,最大范围的呈现先生重要人生节点和历史事件中的书画创作以及相关文献资料。展览共分为2层6个展厅,集中展示了何香凝先生生前的74件(包括9件外借)书画作品,包括何香凝先生本人代表性作品《绿梅》、《松·菊》、《高松立海隅》、与亲人廖承志、挚友柳亚子先生合作的书画作品,以及中国现当代著名画家傅抱石、潘天寿、张大千等合作的国画作品等。

7

▲  何香凝《绿梅》

8

▲ 《松•菊》

9

▲  何香凝《高松立海隅》

10

▲  何香凝、廖承志、胡佩衡、陈半丁《踏歌图》

11

▲  何香凝,潘天寿《漫天疏影太横斜》

展览一楼大厅陈列了何香凝先生一生重要的影像图片资料,正中央何先生的白色雕塑印入眼帘,让观众对何先生的感知更为立体。

12

▲  展览一楼大厅

性格刚毅有主见,一双“天足”遇良缘

展览1号展厅重点梳理了何香凝先生自出生以来至1929年的重要人生经历与艺术创作。

1878年,何香凝出生在香港富裕商人家庭,父亲何炳桓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何香凝却混进“女馆”学习维新派的女权思想,16岁的何香凝,已能帮助父亲理财,管理家庭的财政。当时清政府的遗毒—"缠足"依旧是社会主流。母亲强行令其缠足,不料何香凝不惧打骂,坚决反抗,成就一双“天足”。

13

▲  何香凝夜间剪去裹脚布(插画)

正巧的是,廖仲恺父亲侨居旧金山多年,深知小脚女人是中国藏不住的耻辱,留下了遗嘱:儿子必须娶个大脚媳妇儿。或许是命中注定,1897年,廖仲恺与何香凝结为夫妻。

14

▲  何香凝与丈夫廖仲恺

随孙中山投身革命,虎口救夫

1903年夏天,何香凝和廖仲恺东渡日本求学,同年9月何香凝与丈夫廖仲恺在东京神田区参加留学生集会偶遇孙中山,并被孙中山“推翻清廷统治,建立民国”打动。随即与丈夫一起追求孙中山先生投身民主革命,并为革命的需要绘制和刺绣军旗、符号、告示和军用票图案等。1905年8月经孙和黎仲实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第一位女会员。

15

▲  1903年6月,何香凝在东京撰写《敬告我同胞姐妹》,倡议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女子也应当共赴国难。

16

▲  1905年,何香凝成为中国同盟会第一位女会员

17

▲  1909年,廖仲恺、何香凝携女儿廖梦醒(前右一)、儿子廖承志(前左一)在东京时合影。

18

▲  1916年4月9日,孙中山、廖仲恺、宋庆龄、何香凝等在日本举行“帝制取消一笑会”。前排左起:宋庆龄、孙中山、廖仲恺夫人何香凝。后排左起:廖仲恺、胡汉民、剩下的是日本友人。

在日本求学期间,她除跟美术老师端管子川学习绘山水、花卉外,还每星期两次到日本帝室画师田中赖章家里学绘狮、虎等动物及日本画。她用笔刚劲有力,造型准确,形神兼备,有奋起跃动,搏击勇猛之状,表现奋勇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

19

▲  何香凝《虎》,设色绢本,1910年

20

▲  何香凝《菊》,设色绢本,1913年,为日本友人宫崎寅藏夫人所作

21

▲  何香凝《狮》,设色绢本,1914年。画中的白文钤印“双清楼”是廖仲恺、何香凝的斋号,取“人月双清”之意。何香凝自号“双清楼主”由此得来。

1920年底,何香凝定居广州。受广东画家的影响,何先生还向高剑父、陈树人、姚栗若等人学习岭南派画法,一心沉浸在水墨画里,其作品开始渐渐显出中国画“苍劲有力”的气魄。在1920年代,她自觉寻找中日两种绘画之间的结合点,而这幅《山水》则是她探索期的典型代表。

22

▲  何香凝《山水》,1920年代

1922年陈炯明叛乱,作为财政部次长的廖仲恺因为孙中山筹款而被军阀陈炯明扣押,何香凝当面痛斥陈炯明:

仲恺有什么地方对你不起,你要把他关起来?仲恺为孙先生筹款,你就要把他锁起来,可是民国 9 年( 1920 年)仲恺也为你们筹过款啊。帮你就对,帮孙先生就不对吗?

我今天上山就没打算全身而退,至于廖先生,随便你们让他活让他死,但我一定要你们给我一个答复:究竟是放,还是杀!要杀,就随你们便;要放,就叫他跟我一同回家。

随后何香凝大力支持孙改组国民党,与丈夫一道成为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忠实拥护者和执行者。无奈1925年8月20日,丈夫廖仲恺被暗杀,何香凝的这次虎口救夫,也只是多留他三年活路。痛定思痛后,何香凝为纪念亡夫,也为捍卫“扶助农工”,创办仲恺农工学校。

1928年初,国民党二届四次中央执监委员会议在南京召开。何香凝从上海来到南京,期间与经亨颐、陈树人、于右任等先生一起视察正在建设的紫金山总理陵园(今“中山陵园”),并遥祭葬于北京碧云寺的孙中山先生。东郊归来后,三人合作《岁寒三友图》,何香凝画梅,经亨颐写竹,陈树人画松,于右任题诗其上。

23

▲  何香凝、经亨颐、陈树人、于右任《松·竹·梅》,1928年。题诗为:紫金山上中山墓,扫墓来时岁已寒。万物昭苏雷启蛰,画图留作后人看。松奇梅古竹潇洒,经酒陈诗廖哭声。润色江山一枝笔,无聊来写此心情。

1928年底,为反对国民党清共的政策,何香凝先生毅然辞去国民党政府一切植物,并于次年9月携带自己何名人自画300余幅,从上海出发为仲恺农工学校进行海外筹款。1929年11月初,何香凝到达法国巴黎,感慨“国家内忧外患河山破碎,有志救国不能安居,赴海外逃亡者不知凡几”,特作诗《一九二九年出国途中感怀》。

24

▲  何香凝,诗《一九二九年出国途中感怀》,1929年

25

▲  1930年,何香凝在法国巴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29年,何香凝还与柳亚子、陈树人、经亨颐等社会名流组织“寒之友社”。在何香凝先生一生所作的所有书画作品中,以柳亚子先生的题跋出现最多,共计六十余题、百首以上。“何画柳题”几乎成为一种合作模式,而在何香凝先生看来,“国家与民族的利益为第一位,艺术第二位”,而政治诗人柳亚子的题诗恰恰最能表达画意,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26

▲  何香凝、柳亚子《雪月松》,1920年代。柳亚子题诗:雪月交辉意态殊,直较画出岁寒图。栋梁大厦心原在,羞向秦庭作大夫。

讽刺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仗义救国难

在第2、3号展厅,主要呈现何先生1930年代至40年代的重要作品。1931年,得知日军侵占我国东北,“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何香凝先生决心回国共赴国难,发表《救济国难书画展览会宣言》,并组织“救济国难书画展览会”,参与者之众包括张大千、郑曼青、张善孖、王震、吴青霞、马孟容等大批沪上名家。而“寒之友社”成员柳亚子、陈树人、经亨颐等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27

▲  1931年,何香凝带此巨幅画作《松菊》归国,柳亚子为此图做350字长跋,历数何香凝半生的革命经历与艺术生涯。

28

▲  柳亚子所作350字长跋

29

▲  何香凝、张大千、黄宾虹、张善孖 《五柳先生图》,1932年

1932年1月28日,日军袭击上海中国驻军,十九路军奋起抗战,“淞沪抗战“爆发,宋庆龄、何香凝在上海建立国民伤兵医院。同年3月2日,何香凝致函蔡元培夫妇,所附诗作《为中日事赠蒋介石及中国军人的女服有感而咏》,以此讽刺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对日寇不抵抗,对共产党镇压围剿)的不抵抗政策:

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

不战送山河,万世同羞耻。

吾侪妇女们,愿赴沙场死。

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1934年,何香凝创作山水画《为谁来补破河山》,柳亚子题诗“为谁来补破河山,腕底烟云未等闲。收拾雄心归淡泊,时时曳杖款荆关。”将人们抗日斗争的情绪引入高潮,同时也成为本次展览主题。

30

▲  何香凝、柳亚子《为谁来补破河山》柳亚子题诗“为谁来补破河山,腕底烟云未等闲。收拾雄心归淡泊,时时曳杖款荆关。”

1936年11月19日至29日,为支持抗战,何香凝在南京举办“救伤救国书画展”,蔡元培、于右任、冯玉祥、陈树人等名流捐助作品参与,参观人数数十万,所有画作一售而空。

1941年香港沦陷,何香凝经广东海丰、兴宁、韶关,长途跋涉,于1942年7月抵达广西桂林。在流亡期间,何香凝在东郊观音山麓与儿媳经普椿养鸡、辟田种菜,同时靠卖画接济生活。即便如此,仍坚持宣传抗战,并且笔耕不辍,在有限条件下坚持作画。绿梅坚挺如铁,花似有香,正是当时的代表作。

31

▲  何香凝《绿梅》,1943年

进入上世纪40年代,何香凝的画作汲取董其昌等画家营养,章法布局谨严,又散发着文人空灵的兴会。她的花卉画吸收了北京和浙派的放逸风格,所做的松竹梅多体现战时感受——冷峻而坚毅。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坚持“内战、独裁、卖国”政策,调兵遣将,准备发动新的内战。何香凝深恶痛绝,坚定地同共产党和人民站在一边。1945年9月,她分别致电蒋介石和毛泽东,支持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34

▲   1948年5月,何香凝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的民主人士发表声明,响应中共中央关于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的号召和接受中共的领导。这是何香凝与在港的民主人士合影。左起为马叙伦、何香凝、沈钧儒、蔡廷锴、谭平山、郭沫若。

新中国成立后,她长居北京,与陈少梅、陈半丁、胡佩衡、叶恭绰等合作花鸟画,1960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次代表大会,何香凝被选为主席,潘天寿、傅抱石为副主席。在她最后的二十年里,她所绘的题材较之前更为宽泛,涉及梅、竹、枫、牡丹、动物、禽鸟等,且在本次何香凝140周年精品展中,我们可以看到何香凝晚年与艺术大家潘天寿、傅抱石合作的众多书画精品。

35

▲  傅抱石 (左一) 潘天寿(左二)观何香凝(右一)作画照片

何香凝的一生经历了清王朝、北洋军阀、国民党政府的残暴统治,参加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参与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她的绘画多气度恢弘、立意深邃,常借对松、梅、狮、虎和山川的描绘,抒情明志,是她70年革命生涯和高尚人格的生动写照。众多艺术家和国家领导人的补笔、题词,使得她的画作更为凝重。堪称中华民族的瑰宝。

36

▲ 何香凝作画

37

▲ 何香凝美术馆副馆长蔡显良接受“凤凰艺术”采访

何香凝美术馆副馆长蔡显良在接受“凤凰艺术”采访时,谈到:

“何香凝先生是20世纪的伟大女性,她的艺术作品既具有创造精神,同时也具有革命精神,她在中国艺术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她又曾经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的主席,又是一位伟大的社会活动家,通过她自身的努力,自身的美术活动,对推动现当代的美术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而且她自己身体力行去进行创作,她对中国绘画的革新也是有自己的思考。同时在作品当中也能够很好的呈现。因此她在中国美术史上,中国绘画史上都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览开幕的当天下午,还举行了“何香凝的艺术与人生”学术座谈会。此次座谈会由何香凝美术馆副馆长蔡显良主持,既邀请了长期研究廖仲恺、何香凝先生的历史学家,还广泛邀请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等艺术机构的中青年美术史学者,大家将围绕何香凝先生的革命人生与艺术成就展开深入讨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纪念何香凝诞辰一百四十周年系列活动将陆续展开,包括“岭南有故人——纪念何香凝诞辰一百四十周年故里重访活动”、“关于何香凝的口述史与文献整理”、“何香凝存世书画知见录编撰暨何香凝艺术精品全球征集活动”等,这些活动的举办对于研究何香凝先生的艺术与人生,无论是史料之挖掘还是视野之开拓,都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何香凝美术馆介绍

何香凝美术馆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国家级美术馆,也是继中国美术馆之后的第二个国家现代博物馆。以收藏、陈列、研究何香凝书画作品为主,亦将关注相关的美术家并对美术史料加以整理、保存,并组织海内外高品位的美术展览与精品典藏。馆内建筑设计亦力求体现何香凝女士一生的品格和庄重、实效、适度的原则。

38

39

▲  何香凝美术馆

展览信息

40

▲  纪念何香凝诞辰140周年艺术精品展海报

纪念何香凝诞辰140周年艺术精品展

指导单位: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主办单位:何香凝美术馆

支持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广东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刘海粟美术馆、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柳亚子纪念馆、华侨城集团有限公司

展览总监:乐正维、蔡显良

主策展人:吴洪亮

策展团队:易东华、卢允仪、周锦嫦、薛良

展览统筹:樊宁、易东华

展览事务:余湘智

公共教育及媒体宣传:骆思颖

展示设计:刘晶

展览时间:2018年6月27日—10月7日

展览地点:何香凝美术馆1、2、3、4、5、6展厅

3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