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凤凰艺术 作者:李鹏2018-04-23 14:30

弥赛亚在希伯来语中,是受膏者的意思,指的是上帝选中之人,作为救世主,来拯救犹太民族,与希腊语词“基督”是同一意思。《圣经新约》认为耶稣就是预言中的弥赛亚,而犹太教途却不这么认为,至今仍期待他们心中的弥赛亚来临。

1

▲ 中国当代艺术家陈曦

见到陈曦是在一家咖啡馆,前不久《逃跑的兔子》刚开幕完。在亚伯拉罕宗教体系下,无论是犹太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对于人的比喻,就是那山谷中迷途的羔羊,它柔弱、清白、纯净、无助、童贞和温顺。而在陈曦这里,我们看到,隐喻人类的动物,从羔羊变做了兔子,它除了保有关于羔羊的那些特性外,还有其强大的繁殖力,它懦弱、胆怯、天生似乎就注定在永不停歇地逃跑。

2

▲ 《格局》 布面油画 195×150cm 2015年

“似乎兔子才是对人类更好的比喻。”在陈曦最早接触到关于兔子人化的经验,是在大学期间阅读的厄普代克的文学作品《兔子三部曲》。书中的主人公名叫“Harry Angstrom”,绰号叫作“兔子“,其中“Angstrom”是从丹麦字“Angst”派生而来,意为焦虑不安,是基尔凯郭尔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他发现“这个世界是偌大一个蜘蛛网,非得小心翼翼才得勉强通过。”

这部带有强烈存在主义意味的文学作品,厄普代克称呼兔子形象地代表着二战之后的美国精神。但是这种精神何止代表着那个年代?直到如今,这世上的人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又何尝不更是如此?

3

▲ 《如何向死去的解释所发生的》 布面丙烯 300×180cm×4 整体尺寸:300×720cm 2017年

在《如何向死去的解释所发生的》这组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四种不同的意向。玛丽亚怀抱着受难的耶稣,博伊斯向死去的兔子解释墙上的绘画,一只巨大的兔子怀抱着死去的狮子,而人类则躺在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中死去。这四幅画中的原初之点来源于博伊斯的那件行为艺术作品《如何向死去的兔子解释绘画》。而在这件作品中,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曾在2005年,于古根海姆美术馆重新表演了这件博伊斯的作品,并同时也使用了右手指向天空的动作。

这个强烈的具有多重象征意味的手势,在西方诸多艺术作品中有显现,不仅有宗教题材下的救世主或指向上帝的意思,同时在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在壁画《雅典学院》中,也描绘了一个手指向上的柏拉图,与他相对的是指向地面的亚里士多德。除开西方外,在东方,佛像的手势中,手指向上的叫做“施无畏印”,意为施予人勇敢、无所畏怖,而手指向下的则为“施与愿印”,意为施予众生以实现愿望。

4

▲ 拉斐尔《雅典学院》

5

▲ 达芬奇《救世主》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东西方,对于符号意义,都具有相类似的观点,它们都具有象征超越界的概念。正如陈曦在谈到这一点时,提及可能在上古时代,东西方文明曾经在某一时刻交汇过。在印度文明的发源地附近,公元前6世纪所出现的犍陀罗雕像,就有类似中亚和西亚人种的面部特征,近似于欧洲人种。在这里,可能暗示了远古雅利安文明带在其中所蕴藏的关系,包括印欧语言的流通和传播,正如苏美尔文明对古巴比伦,甚至对古希腊的影响,而在中国四川,则出土了类似于西亚面部特征的悬而未决的三星堆遗迹。

6

▲ 印欧文明带

7

▲ 超过400种语言发源于印欧语

在这一点上,陈曦将东西方中的宗教哲学进行了融汇,与博伊斯受其影响极大的神智学家鲁道夫·斯坦纳的宗教观点有所类似。他研究宗教之上的宗教,探寻跨宗教领域智商的形而上学的可能性,而后期逐渐向人智学靠拢,强调如何用人的本性、心灵感觉和独立于感官的纯思维和理论,来解释世界和人类生活。

对宗教的认识,就是对人类自身处境的认识。人类界、自然界与超越界的连接,如果说这世界上有苦难,那这世界上便有救赎,如果说超越界关怀着人,那么人更是在关怀着自身。

8

▲ 《 10 位饕餮者》 布面丙烯 180×300cm×4 2017年

这当中有危机吗?无疑的,在陈曦的这些作品中,都展现着死亡。如果说宗教时代是人类的古典时代,那么自现代开始,人类的危机将从消除超越界之后开始爆发。“上帝死了”,当尼采疾呼出这句论断时,他便敏锐地预言出道德陨落的时代在超越界结束之后即将开启。在陈曦《10位饕餮者》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在那些已经灭绝和正在濒危的动物中,释迦牟尼的倒影若隐其中。如果说佛性存在于万千世界里,那么,这些万千世界的佛性分身,正在这饕餮的人类欲望中,逐渐被蚕食殆尽。

也正因为如此,康德才在他的纯粹理性中,为上帝留下了一道窗。而这扇窗,并不是康德在他的纯粹理性中所必然论断出的,而是仅仅只是为了道德本身,这种本体性甚至超越了康德心目中的道德律,它展现了康德对理性本身对人类社会危机的深深忧虑和警惕,人类的苦难从来就没有随人类远去。不过陈曦并没有从宗教或超越界的方向来看待关于人类的问题,她立足于人类的处境本身,正如她把人类比做是兔子。逃跑的兔子,总是在不停地从逃脱近在眼前的种种险情和危机,它们似乎并不在意遥远的未来,更过关注的是现实的当下。

9

▲ 《黑兔还在跑》 布面油画 230×150cm×4 整体尺寸:230×600cm 2017年

困惑与危机,这可能是关于人类当下处境的主要问题。政治动荡与对峙,战争与和平、技术的指数增速等,都无疑挑战着当今全球范围内的所有人。人类从未经历过的一场大危机正在悄然到来。技术所带来的全新的人类的权力让渡,使得作为主体性的人,正在逐渐地被空心化。新的异化比马克思主义时代下的工业商品资本主义时期,更让人觉得无力回避,以便捷交换自由、选择、生活乃至生命。资本主义权力系统正在逐渐演变为技术权力系统的世界。作为个体的人类,在面对如此庞大而繁杂的系统压力时,我们本能地想逃,或者是寻找出口。

10

11

▲ 《正在显形》 雕塑 空心樟木 直径:300cm 高:400cm  2017年

“逃跑的兔子”归纳了陈曦过往艺术实践中所涉及到的所有问题,展示了她的困惑以及对困惑的抗争。面对复杂而困难的艺术问题,陈曦始终坚守人的主体性,并充分展示人的生命的可能性。兔子的象征意义是人类的一个属性。一种仪式感的神性,它不再是一个常态的,或是正常体量的一只兔子。它超越了自身,正如其雕塑作品标题所起的那样《正在显形》,一种力量正在浮现,那就是死亡,陈曦说:

“一种强烈的死亡的象征意义,它像一个废墟,因为它的体量就像一个废墟,甚至像一个纪念碑,而且它的姿态就是死亡,不管是兔子抱着人,还是人抱着兔子,它有很强烈的一种死亡的气息,有一种仪式感。但是为什么我又强调逃跑,其实我是在说希望,我是在说我们甚至还有机会,没有彻底的绝望,还在逃跑,还可能有方向。逃跑,我给它赋予两个寓意,一个是出处,一个是进行。”

12

▲ 《21——今日之局》布面油画 120×100cm×21 整体尺寸:360×700cm 2016年

13

▲ 《21——昨日荣耀》 布面丙烯 120×100cm×21 整体尺寸:360×700cm 2017年

在陈曦的另两组作品《今日之局》与《昨日辉煌》中,总共出现了21个国家,它们分布在世界上的各个地方,曾在不同的文明和地缘政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和角色,这些文明一一对应。一只兔子,仿佛旅游一般,在各个文明的景点留下了足迹以及自拍。陈曦的艺术里,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生活,在这里,她拥有着自我体验和关于自身逃脱的命运乌托邦幻想。

如果,我们将兔子这个形象从整个人类回归到个体时,存在主义这个词似乎又要呼之欲出。世界对于个体的人来说,是一种异己的、敌对的势力,而在这样的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在外部的社会中不同人物之间存在着隔阂,家庭内部人物之间的关系也趋于淡漠,它揭示了人不可避免的沉沦处境。正如大卫林奇的《橡皮头》中所暗示的自我关于家庭和既定轨道的荒诞的恐惧和冷漠,在这里,它展现为“反出生主义”,世界的异化将人逼迫到何种程度,勿宁出生,反叛繁衍本能。

14

▲ 《狂欢》 布面油画 145×230cm 2016年

但我们仍在寻找出口不是吗?陈曦告诉笔者,她现在越来越赞成博伊斯的一些理念。“社会雕塑”,自我解救与解救世界,无论我们选择哪一种,我们都是在拯救自我。如果这异化的世界本身就是一个雕塑作品,那么在这世界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其中的一部分,且每一个人都是创作这雕塑作品的创作者。在这个意义下,我们人人都是艺术家。博伊斯有强烈的弥赛亚式的救世主情结,他使用红十字的符号来治愈世界,他使用萨满的一切力量来重新呼唤人们与自然之间的古老关系,让人们反思这异化的资本主义世界。如果这个世界让我们感受到疼痛了,那么它是受伤了,是这世界上无数的人所受的伤。面对它,治愈它,是博伊斯的全部的手法,他甚至使用参政的方式,试图直接对社会进行雕刻。

这是一种具有英雄主义式的情结,陈曦在她的作品中向博伊斯以致敬,更是向这种精神以致敬。它展现了兔子在逃跑的命运中的另一条道路,而这也正是陈曦所在思考的问题,关于对“逃脱命运”的逃脱。

15

16

17

▲ “逃跑的兔子:陈曦新作展”展览现场

一种自在而又呐喊的状态,这正是陈曦当下所感悟的。她喜欢有温度的,正如绘画和雕塑,一种用人工的方式,亲手将材质和想法完成一件作品。温度感,这正是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治愈和爱的媒介。自我的自在,与对命运的呐喊,这种呐喊不仅是其个人的呼喊,更是对他人的呼唤。人人都是艺术家,也就是人人都有将这世界变得更好的潜质,但悲观的是,大多数的人都在面对这世界时变得懦弱、卑微、胆怯,似乎只剩下了逃跑的力量。

18

▲ 神的圣洁羔羊,被宰杀在十字架上。

呼唤救世的力量,而这救世的力量无论其大小如何,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奉献”。而这种“奉献”常常又伴随着“牺牲”。在人类历史长河的无数故事中,都向我们诉说着这样的故事。犹太教中,弥赛亚又被称作“神的羔羊”,他既是羊群中的一员,也是为羊群燃烧自我生命的一员。在《圣经》故事中,犹太人熟知先知耶利米和以赛亚,他们预言了一个人的苦难和牺牲,将会救赎整个以色列的故事:“像羔羊被牵到宰杀之地”。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耶稣基督。

在人类的世界中,并不只有救世主具有如此强大的奉献精神,我们每一个常人,也都具有这样的品格。“神的羔羊”展现了一个救赎就在人类之中的故事(耶稣不在天上,而是在人群之中)。在兔群中,总有一只兔子奉献了自我,而为其他的兔子谋求幸福。难道这世界上所有的带有理想主义的人们,不曾这样奉献过吗?而这些理想主义者,正是看到了人世中的疾苦,才决定为此作出某种努力和牺牲。

19

▲ 博伊斯:“给艺术一个机会”

艺术家在做什么?难道博伊斯不曾为此燃烧自己的生命?当他在卡塞尔文献展上,于大庭广众之间溶化那顶黄金王冠时,他说:“给艺术一个机会。”什么机会?拯救世界的机会。他把融化后的黄金浇筑成一只兔子和一个太阳,出售掉这件作品而所积来的所有资金,开启了他的7000棵橡树计划。救世主就像是一个播种的人,他们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播下种子,让它在人们心中生长萌芽。

尼采思考着上帝死后,人们该怎么活的世界,他为此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他重估一切价值,寻找善恶的彼岸,研究道德的图谱,他认为人只有超越自我,才能真正拯救自己和这个世界,但当他连一匹马都拯救不了的时候,他崩溃了。他在这条道路上的自我献祭,为后世打开了大门,他既是一只逃跑的兔子,也是一只寻找出路的兔子。同时,我们也必须明了,这并不是一条容易的路,在这条道上,充满了荆棘与悬崖,到处埋伏着危险与野兽,它们与我们的内心相争斗,努力使我们变得软弱、懦弱、胆怯与绝望,只为一点点口粮而徒命奔波,使我们变成一只只兔子,而不是一个个人。

20

▲ 陈曦在“逃跑的兔子:陈曦新作展”现场

奔跑吧,兔子。正如犹太人仍期待着他们的弥赛亚,我们也仍等待着某一个人能替我们改变现状。陈曦用逃跑的兔子向我们揭示,没有一个人能真正逃脱,我们永远都只能在逃脱的路上,但她也用博伊斯来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的灵魂中,还潜藏着那颗永不会被埋没的种子。

展览信息

21

逃跑的兔子——陈曦新作展

艺术家:陈曦

策展人:吕澎

总策划:周旭君

艺术总监:郭晓彦

展览日期:2018年3月25日-2018年5月1日

展览地点: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一展厅

3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