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凤凰艺术 作者:Aleph2018-04-08 12:42

历时6年时间的筹建准备,备受国际社会及博物馆界瞩目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在2018年4月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于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庆日正式开馆,五个展览同时与观众见面:“生活世界—馆藏西方现代设计”、“颠覆与重塑:馆藏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迁徙的包豪斯:设计生活展”、“超越建筑的西扎”以及“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文献展”。

1

2018年是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0周年,而最吸引眼球的莫属于中国首家拥有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现代设计系列收藏的博物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于2018年4月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次日将举行盛大的开馆仪式。作为中国首个具有西方现代设计原作系统收藏的设计博物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建成与开馆,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2

▲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外景图   来源:中国美术学院

2011年,在杭州市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现代设计系列收藏”从德国落户中国美术学院,成为当年轰动中国文化界的大事件。

2014年2月26日,中国美术学院在象山校区正式举行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奠基仪式,而博物馆建筑由普利兹克奖得主、葡萄牙著名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Álvaro Siza)设计。西扎在合伙人卡洛斯建筑事务所的密切配合下,同时也在中方合作单位浙江省一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密切合作和精心施工下,在2017年2月终于建成。

3

4

5

▲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来源:中国美术学院

历时6年的筹建准备工作,让这所备受国际社会及博物馆界瞩目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终于在社会各界的期待中正式开馆。届时,五大主展将同精彩亮相。分别是:“生活世界—馆藏西方现代设计”、“颠覆与重塑:馆藏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迁徙的包豪斯:设计生活展”、“超越建筑的西扎”以及“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文献展”。

在中国国家美术学院建校90周年之际,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终于要迎来了它的开馆展。在这场工程浩大的前期紧张布展过程中,凝聚了主办方、各协办方及馆方工作人员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为我们准备了这样一场盛大的开馆展览,五场大展让你全身心感受设计世界的魅力。

6

7

8

▲ 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周年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于2018年4月7日召开建校九十周年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在这场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此次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五场开馆展的主要内容、展陈设计以及每一个展览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在此次开馆展中,作为最核心的部分”现代设计先驱”,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以倒叙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百年来西方世界关于设计的发展历史,为我们梳理了设计如何在百年中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巨大的变化。作为一场极具学术性的设计展,包豪斯在整个西方设计史上占有着举足轻重,承上启下的核心位置,为我们研究现代设计史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史料,并启示着设计的当下和我们的未来。

9

▲ 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胡钟华发言

10

▲ 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在会上发言

11

▲ 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美术馆总馆长杭间发言

12

▲ 新闻发布会现场: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执行馆长袁由敏发言

此次展览横跨生活、建筑、服装、教育、文献等各个领域,展现了设计作为一种艺术与美学的现实实践,是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我们的世界,乃至改变了我们的价值与世界观,为我们打开了一座通往设计的神圣殿堂。

包豪斯标志着现代设计教育的诞生,对世界现代设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它一直被称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也最具有争议的艺术院校,在当时它是乌托邦思想和精神的中心。它创建了现代设计的教育理念,取得了在艺术教育理论和实践中无可辩驳的卓越成就。包豪斯的历程就是现代设计诞生的历程,也是在艺术和技术这两个相去甚远的门类间搭建桥梁的历程。无论是在建筑学、美术学、工业设计,包豪斯都占有主导地位。接下来,随凤凰艺术一起先来提前领略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此次五场大展的盛况。

生活世界—馆藏西方现代设计

13

作为长期陈列,展品主要来自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现代设计系列收藏”,展览选取了自19世纪中叶以来的一批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作品,展现了150年的西方现代设计历史。展览的三个板块“椅子中的椅子”、“现代设计的先驱”和“景观社会:从制造到消费”,从设计品、设计师和设计与社会这样三个视角展开,为观众提供了理解现代设计的三条途径:中心式的个案延伸、时间线式的历史体验、发散式的设计故事,这也是我们认识生活世界的三种方式。

同时作为中国首家拥有西方现代设计系统收藏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本展览旨在向公众普及现代设计的历史知识,为当下的中国设计教育提供实例参考。在为观众解析经典设计作品和介绍重要设计师的同时,也着眼于西方现代设计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探索其与中国近现代工艺美术和设计发展的渊源。在“德意志制造同盟的历史”专题展中,观众可以进一步了解现代设计的社会价值和其承担的社会责任,该专题是本馆与柏林制造同盟档案馆(物博物馆)的合作展览,展出了一批珍贵的历史文献、设计作品和为此次展览定制的影片。

14

15

16

17

▲ 展览现场图片

第一板块:椅子中的椅子

18

▲生活世界 馆藏现代设计展 第一板块 椅子中的椅子

最早的工业设计师将椅子比作"坐的机器",道出了椅子最基础的功能。先锋派设计师则试图将椅子去形质化,抽象成"坐"的理念,让椅子上的人"坐在有弹力的空气柱上"(马塞尔•布劳耶语)。“后现代”设计师则尝试赋予椅子在“坐”的实用功能外更多的涵义。然而,在人们生活中使用的最多的依然是那些在性能、美观、习惯、成本等方面兼顾的椅子。150年前问世的托内特14号椅子就是这样的代表,它的设计启发了许多现代设计师。该板块从托内特14号椅子的个案研究出发,分别从公共性、趣味、舒适、工作、便携组装、材料、结构、手工艺与机器等方面,展示现代椅子设计的发展、变化,以及现代设计从不同维度出发的关注和关怀。

19

▲生活世界 馆藏现代设计展 第一板块 椅子中的椅子

20

▲生活世界 馆藏现代设计展 第一板块 椅子中的椅子 - 托内特14号椅子

21

▲生活世界 馆藏现代设计展 第一板块 椅子中的椅子 - 托内特系列曲木椅子

第二板块:现代设计的先驱

22

▲生活世界 馆藏现代设计展 第二板块 现代设计的先驱

尼古拉斯•佩夫斯纳(Nikolaus Pevsner)最早用历史的宏观视野来看待现代设计发生与发展,他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设计师表述为“现代设计的先驱”。诚然,今天设计史的视角已变得更为多维,但设计师的故事依然是公众了解设计史的一条最直接的通道。该板块通过馆藏重要设计师的作品,钩沉现代设计的百年历史,追溯其艺术和手工艺的源头,进而在与工业和科技的交融过程中形成为一门既独立又包容的学科过程。展览以采取回顾的方式——从与当代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智能手机开始直到19世纪末早期独立设计师作品,展示了现代设计的先驱如何统一“艺术与手工艺”“艺术与技术”“艺术与工业”,如何从手工生产转换为机器大生产,如何解决形式、材料与功能的问题。

23

▲ 展览现场图片

24

▲生活世界 馆藏现代设计展 第二板块 现代设计的先驱 - 《 现代设计的先驱》尼古拉斯·佩夫斯纳著

25

▲生活世界 馆藏现代设计展 第二板块 现代设计的先驱 -包豪斯学生   威廉 · 华根菲尔德(Wilhelm Wagenfeld)作品

26

▲生活世界 馆藏现代设计展 第二板块 现代设计的先驱 - 意大利孟菲斯设计团体作品

27

▲生活世界 馆藏现代设计展 第二板块 现代设计的先驱 -法兰克福厨房 1927年

第三板块:景观社会—从制造到消费

28

▲生活世界 馆藏现代设计展 第三板块 景观社会:从制造到设计.   百利金钢笔

设计在20世纪渗透到了生产、销售、消费和使用的全过程,并介入到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现代“景观社会”。正因为如此,对设计品的习以为常,让人们常常忽视了现代设计对生活世界的再造。该板块通过展示不同企业品牌的代表产品,来探讨现代设计如何介入产品制造,如何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如何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和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如何塑造品牌形象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该板块还设有一个定期更新的特别专题---"德意志制造同盟"(Deutscher Werkbund),以展示这一联合了艺术、设计、工业、商业、教育、文化传播等领域的跨界联盟。本着对时代与社会的责任,该联盟成功地促使上述领域的共同发展,并成为推动德国制造崛起和新时代文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29

▲生活世界 馆藏现代设计展 第三板块 景观社会:从制造到设计.  “情人” (Valentine) 便携式打字机 1969年设计

颠覆与重塑:馆藏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

30

作为博物馆开馆大展之一,“颠覆与重塑”是对过去一个世纪以来现代男装设计发展史的深度巡礼。马西莫·奥斯蒂出生在意大利博洛尼亚,早期是一位平面设计师,20世纪70年代进入服装设计领域,成为面料工程师和时尚设计师。他是第一批对军装发生兴趣并研究这些服装功能性特征的设计师之一。他整理归类不同的版型、口袋、扣件等配件,并研究服装磨损的外观所带来的复古效果。他把从军装、工装和运动服得到的创新理念和设计思想融入到设计当中,同时还发明了面向未来的全新技术,革新了服装领域的工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览基于马西莫在功能、材料、科技等方面设计理念,阐述他的设计与处事哲学——功能、创新、工业感、未来、实验、冒险。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展现了马西莫一生重要的发明和具有创新性的服装,同时辅以特殊创新面料、手稿和草图、历史性文献及影像。

31

▲ 冰夹克,石岛系列ICE JACKET,STONE ISLAND

32

▲ 护目镜夹克,CP公司系列 GOGGLE JACKET MIGLIA,CP COMPANY

33

▲ 可拆卸衬里夹克(系绳连接),石岛系列

第一板块:形式与功能

34

▲ 颠覆与重塑:馆藏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现场

“形式追随功能”:马西莫将 20 世纪 20 年代的包豪斯格言变成了自己的格言,并将其从设计转换到了时尚。他的系列设计都是基于对材料和形式深入而明确的战略研究,同时也保证了设计的美学价值。为了找到功能性的适用标准,他研究了大量自己收集的工作服和军用服装,这些服装都具有高度实用性。每一种功能的美感都使他着迷,都让他想要将这种功能放大再放大。

马西莫创造出许多多功能“混血儿”。每一季,他都精心赋予这些“混血儿”创新性的材料和一系列更深入的功能性细节。这些细节源自各种发明的融合,源自于他长久以来的收集:风雨天时手腕处的双排扣可以将袖口合起,兜帽可以用绳子拉紧,不用时还可以收进衣领里,袖洞的剪裁是为了方便手臂的运动,为了防水而采用的热粘合接缝…他最后的设计改变了 20 世纪 70 、 80 年代男装审美标准。

35

▲颠覆与重塑:馆藏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现场  第一板块

36

▲颠覆与重塑:馆藏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现场   第一板块

第二板块:织物创新

37

▲颠覆与重塑:馆藏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现场 第二板块 材料创新

马西莫对织物的要求极其严苛,如果一种布料太松垮,他会添加树脂涂层以达到“塑形”目的;如果布料太坚硬,他会用硅软化剂进行水洗处理。从生产商手中拿到的布料,如果不进行一番改造,他几乎从不直接使用。

马西莫将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以不同比例混合,成为第一个自产混合纤维布料的人。他在对布料在准备阶段和染色前的原始状态时就开始进行干预,因为他希望布料能够保留更多的天然光泽;他想让尼龙和棉更软,带有天然的收缩性。

他最突出的发明包括:成衣染色、星纹布、上胶缎面、丝绒羊毛、橡胶羊毛、橡胶亚麻、冰夹克、反光夹克、压缩纤维、热粘合材料、科技羊毛。他是唯一一个只使用单种材料就能创立完整系列服装的人。

38

▲颠覆与重塑:馆藏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现场 第二板块 材料创新

第三板块:军风系列

39

▲颠覆与重塑:馆藏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现场 第三板块 军风系列 

马西莫收集军用服装,研究它们数不清的各种功能,它们的口袋、褶皱、帽子、内部圈绳,双层设计、皮带轮、铰链等等都具有令人惊叹的美。他明白军事研究有大量的经费,可以测试最先进的技术,用以改良军用服装的方方面面。

受到参与“六八运动”的年轻人和因纽特人的着装的启发,从 1970 年起,派克大衣成为了马西莫每一个冬装系列最受欢迎单品。大大的兜帽,可以在脖颈处收紧,能在风暴和严寒中为穿着者提供最好的保护。他的设计汲取多方灵感。从美国空军在“极度严寒”中使用的派克大衣的设计中,他创造了塑性兜帽:在兜帽的边缘插入金属线圈,这样兜帽就可以与面部贴合,兜帽的缝合和宽度设计源于海员用的海军帽,可以让水从肩膀后滑落。

多年来马西莫设计的野战夹克衍生出许多不同的设计:正反面、羊毛衬里、可拆卸内层、内袋、拉绳收腰、可拆卸或可合并兜帽、皮质雨衣等。根据不同的布料呈现效果,野战夹克被设计出不同的外观和功能。20世纪70 年代马西莫把野地夹克和派克大衣囊入 C.P. 公司系列,至今仍是最受欢迎的男装单品之一。

40

▲颠覆与重塑:馆藏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现场 第三板块 军风系列

41

▲颠覆与重塑:馆藏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现场 第三板块 军风系列

42

▲颠覆与重塑:馆藏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现场 第三板块 军风系列

此次展览之后,会有一系列围绕该批藏品而策划的展览与项目陆续亮相,几万件藏品也将会作为永久陈列藏品陈列于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朱钦骐捐赠厅(The David Chu Hall),为新一代设计师全面了解男装发展史提供完美的研究性档案,也为社会留下了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人类文化及生活方式演进的一个标本。

迁徙的包豪斯:设计生活展

43

“迁徙的包豪斯”是为纪念包豪斯诞生一百周年而发起的大型国际研究与展览项目,包括了在中国以及日本、俄罗斯和巴西实施的展览项目,与将在摩洛哥、纽约、拉各斯和德里等地举办的联合工作坊。其中,四个版块——“应对”、“设计生活”、“借鉴”、“不灭的灵魂”——分别围绕四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包豪斯实物展开。该项目试图以此激发出有关具体案例、历史谱系与当代争论等不同议题。

不仅只有包豪斯被认为是 20 世纪进行设计理论反思与先锋实践的学院,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艺术学院之一——中国美术学院同样代表了一所与包豪斯理念相通的艺术场域。“迁徙的包豪斯——设计生活”作为中国美术学院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系列展览之一,除了有关于包豪斯的各种商业生产的原型外,还将展示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收藏的中国设计作品,包括平面设计、建筑和城市规划项目以及相关文献。通过展览,“迁徙的包豪斯——设计生活”希望探讨不同文化和政治背景下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如何将包豪斯理念加以发展、调整、扩展及再设计,以此揭示出 20 世纪至今包豪斯理念在前苏联,印度,朝鲜和中国的变化过程。

2019 年包豪斯诞生一百周年之际,在各地策划实施的展览及活动将同第四版块“不灭的灵魂”一起在柏林世界文化宫展出。

44

45

▲ 展览现场图片

46

▲“迁徙的包豪斯” 展厅  

47

▲ “迁徙的包豪斯” 展厅 

48

▲“迁徙的包豪斯” 展厅

49

▲“迁徙的包豪斯”,中国女性与钢管椅合影

50

▲“迁徙的包豪斯”,一部包豪斯电影-马塞尔·布劳耶

超越建筑的西扎

51

作为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建筑的设计者,1992年普利兹克奖获得者阿尔瓦罗·西扎(Álvaro Siza)是20世纪公认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本展览由西扎长期的合作伙伴卡洛斯先生(Carlos Castanheira)和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联合策划,展示了西扎在设计生涯中主要的创作成果,展品涉及建筑、雕塑、家具、工业产品等领域,创作时间从1960年代到2010年代不等,从欧洲到亚洲,从公共空间到私人居住空间不等。整个展览通过系列作品展现西扎的生活态度、美学思想以及对现代社会文化变迁的敏锐捕捉,个性化品质的形成等内容,给大众呈现出一个真实的西扎。

52

53

▲ 展览现场图片

54

▲"超越建筑的西扎“

55

▲"超越建筑的西扎” 

56

▲"超越建筑的西扎“

57

▲西扎的手稿

58

▲"西扎著名的建筑“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建筑设计方案文献展

59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由葡萄牙著名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Álvaro Siza)设计,历时4年。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博物馆从方案概念提出到施工完成的整个建造过程,展品包括为项目制作的工作模型、工程图纸以及一批珍贵的工作会议文档、工地照片和相关视频。所有资料均由阿尔瓦罗·西扎和卡洛斯·卡斯塔涅拉捐赠。

60

▲ CDM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文献展

61

▲CDM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62

▲CDM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63

▲CDM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展览信息

64

▲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展览海报图   

“先锋博览”: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系列展览

开幕时间:2018年4月8日

展        期:2018年4月8日-7月8日

展览地点: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1-9展厅

总 策 划:许江 

总 策 展:杭间 袁由敏 

展览视觉:俞佳迪

策 展 人:张春艳、王洋、胡佳、高原、高米叶、汪建军、米歇尔·费尔、Marion von Osten 、Grant Watson、Yann Debelle de Montby、Carlos Castanheira 

公共教育:刘一蓝 

“象棚-包豪斯人物空间剧场”艺术指导:胡臻杭 Torsten Blume 、Linda Pense

6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