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边界”无所不在。此地与彼地、此时与彼时、现实与想望、安全与探险之间,总有可见与不可见的边界。突破边界是引进任何科学、文化、社会革新的先决条件,也是“当代艺术”最广泛的定义。这是因为真正的当代艺术总是立足于现下瞬间去探索超出经验领域的未来,它赋予自己的使命总是突破现存的视觉语言和观念的边界,去开拓艺术表现中的新的空间。

1

▲ 《界》,装置、影像铁丝网,2017

多年来,王璜生游走于多重身份之间,在艺术家、编辑、策展人、美术史家、美术馆馆长等角色之间不停地转换,为艺术界呈现出一个多面而立体的王璜生。当然,每种身份的塑造都需要苦心经营、悉心琢磨,因为每个角色之间都有着高耸的专业壁垒,而王璜生深知这些专业的边界在哪里,他拿捏得恰到好处。

2

▲ 《墙1010116之三》,纸本水墨拓印

王璜生是广东揭东人,曾任广东美术馆馆长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他长期以杰出美术馆人的身份介入当代艺术的梳理和探索,创办并策划了 " 广州三年展 "、" 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 "、"CAFAM 双年展 "、"CAFAM 未来展 " 和 " 北京摄影双年展 " 等大型展览。而此次展览,则是他离开广东九年后,首次以实实在在的艺术家身份,带着作品重回故地,举办的大型个展。

3

▲ 王璜生在向观众介绍本次展览的作品之一《沙发》。

这样看下去,就可以看到不同的空间里,不同的呈现途径里,存在着一种共同的生态。空间把它们界开了,又让它们互为对照,互为僭越,形成一种特定的关系。这样就把整个展览看活了。我觉得“越界”有多重含义,这个展览的呈现方式本身,就是不断“越界”的呈现。

——巫鸿

4

▲ 巫鸿通过影像现场致辞

5

6

7

8

9

▲ 展览现场

王璜生的艺术实验充满对边界与空间的探寻和质问。如果说“边界”的传统含义离不开线性界限的意象,王璜生的线画和线的装置则通过打破这种意象显示出线与空间互动转化的新的可能,从而成为对视觉艺术当代性的一种表述。

这种线条的形态通过是漫长的、不断回环的、不断蔓延生长的,也就是通过线条的展开形成了图像,形成了王璜生关于“边界”和“空间”这个概念的总体图像。在这方面,璜生的线条已经成为他作为艺术家的一种有意味的形式符号或者说视觉符号,这也很引起我们的惊叹。虽然中国自古重视线条,中国绘画特别是水墨绘画也以线条为主干,由线构形,中国人的线条表达就构筑了绘画中的东方体系或称东方特征。但是璜生笔下的线条是当代形态的线条,或称线条的当代形态,他的线不是形的轮廓线,而是作为语言的线。他的作品越来越走向单纯、纯粹,越来越体现出线条作为一种生命存在的价值。它既是表意的,是现实感受的抒写,同时也是本体的,有其自主自发、独立存在的性质,有其形式魅力。由水墨线条开始,他的线条又为其他媒介和材料所转换,与特定的空间相关联。

——范迪安

10

王璜生出生于一个有着浓重书卷气的艺术世家,其父王兰若先生更是粤东地区著名的艺术大师。去年,广东美术馆主办了“与天为友——期颐晋五王兰若艺术展”,王兰若先生天真苍劲的笔底功夫既得古人笔墨之灵韵,又兼容西洋的创作理念,这与其求学于上海美专诸家不无关联。然而,王璜生并未沿着父亲艺术道路走向传统的中国画创作,而是将自己塑造成一位极具当代气息的文人艺术家,他用笔墨、铁丝、纱布、玻璃等等多种材料诠释出作为一个当代文人的社会思考,他在当代性和传统性之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11

▲ 《述影》,装置、影像,尺寸可变,2015-2018

12

▲ 《线象:心经》,138×69cm,2016

然而,王璜生未止于此,他是一个精力与魄力都极为旺盛的人,他为中国艺术界推出了众多优秀的展览和学术品牌的同时,也能够兼顾修史写作、传道授业,当我们所有人都惊叹其为中国的美术馆事业发展做出的成就时,他又拿出了今天这样一个体量的个人创作展,这无疑是在宣布一个艺术家身份的王璜生的强势回归。

13

▲ 《谈话》,装置, 90x110x55cm×2,2014

在一个最基本的层面上,他的作品中无处不在的线条 — 这是他从中国古典艺术接受的一份丰厚礼物 — 被赋予强烈的空间性甚至成为空间的内在构成因素。不论是在二维的《痕象》和《游象》还是在三维的《缠》、《界》、《溢光》和《隔空》里,水墨、拓印和金属的线条盘旋缠绕,犹如活物般营造和转化着空间。这些营造和转化消解了“线”的两个传统意义—或做为艺术表现的本体或做为描摹形象的手段。线因此既摆脱了“笔墨”概念中的自我边界,也不再服务于因物象形的“轮廓”或“体积”等实用目的,而是在自发的生成和游动中不断重新定义空间,同时也在对空间的重新定义中不断消解和转化自己。

14

▲ 《游象160312》,纸本水墨,69x69cm,2016

15

▲ 《箴象系列》,纸上作品,123x123cm,2017

“踰界”既诱人又隐藏危险,因为任何边界总是被习俗和常规把守,因为边界本身就是一个拒绝安全感的地带。王璜生的作品因其连绵流动的线条而富于诗意的抒情,但也通过流动的不稳定性激发出心理的紧张和对转化的焦虑。

在消费主义时代碾压一切的时候,不应被遗忘的“边界”与“空间”只有在当代艺术中才能被拯救出来。这批作品的创作过程无疑都渗透着某种观念的指引,这与当代艺术的创作思潮是一致的,这些观念无论持有何种价值诉求,其共同特征是把艺术内部的语言实践与外部世界以某种方式联系起来,从这两方面的张力之中实现当代艺术之于生活世界的真实意义。

——李公明

16

▲ 《封口胶1》,摄影、专业艺术微喷,60x45cm,2018

17

▲ 《线·构图·现实系列 》,摄影专业艺术微喷,46×36cm,2017

这种紧张和焦虑被一些关键细节放大,使抽象的线成为对历史记忆和现实政治的隐喻。当盘旋游动的线条化为带刺的铁丝网和蒺藜,它们优雅的流动同时在刺痛着观众的感知。我们想到历史上的偷渡者和现实中背井离乡的难民,都是为了闪烁的希望而经历踰界的危险,为求生而付出生命的代价。当铁丝网被烧灼再包扎以纱布绷带,当沾上红色和黑色的绷带在新闻纸上拓印,我们想到踰界造成的伤害以及疗伤的希望。 当铁丝网对照以虚无的玻璃并化为投影,我们想到人类的脆弱以及现实和幻想之间的转移。王璜生的抽象艺术因此总是具体和实在的,既从观念的反思中也从对历史和现实的关怀中获得生命。

18

▲ 广东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致辞

19

▲ 著名美术史家、艺术评论家皮道坚致辞

20

▲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致辞

21

▲ 艺术家王璜生致辞

众多艺术界领导、嘉宾出席了本次展览开幕式。其中,广东美术家协会主席、广州美术学院院长李劲堃,著名美术史家、艺术评论家皮道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及参展艺术家王璜生先后致辞。

22

▲ 王璜生向广东美术馆捐赠作品

在开幕式现场,王璜生向广东美术馆捐赠了两件作品,《箴·象》和《游·象》,广东美术馆副馆长邵珊代表馆方向王璜生颁发捐赠证书。

23

▲ 开幕式嘉宾合影

展览信息

24

展览名称:王璜生:边界 / 空间

艺术家:王璜生

策展人:巫鸿

展览地点:广东美术馆

展览日期:2018.3.31-2018.4.20

凤凰艺术综合报道)

2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