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艺术 2018-03-27 15:28
2018年3月25日,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0周年大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90年,45000名学子,凝聚成了三面旗帜:中国艺术的先锋之旅,美术教育的核心现场,学院精神的时代宣言。将每一句画的头一个词拈出,即成“中国·美术·学院”,这正是中国美术学院的校名,也是此次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展的主题。
2018年3月25日上午,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馆共同主办的“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于中国美术馆举办。
1928年,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诞生,同时也拉开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序幕。从建校伊始仅30多名教职员、56名注册学生的国立艺术院,发展到如今逾万名师生,地跨杭、沪两市,拥有四大校区的中国美术学院。90年深耕带来的不仅是扩大的规模,更是以四万五千师生的追求缀成的三面猎猎飘扬的旗帜:
“中国艺术的先锋之旅,美术教育的核心现场,学院精神的时代宣言。”
将句首拈出,正是学院的校名,也即在北京中国美术馆盛大开展的学院90周年纪念大展主题——“中国·美术·学院”。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开幕式现场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开幕式现场,嘉宾合影
这个遍布中国美术馆一层所有展厅的展览,在中国美术学院的教学实践中撷取了15个案例,以这些案例来呈现这三面旗帜的内涵,展示先锋、现场和宣言的力量。展现中国美术学院的文化坐标、教育理念和艺术成就,探讨中国特色美术教育的创生机制与动力机制,叩问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实践路径与发展路径。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开幕式上表示,中国美院有90年的践行,四万五千师生的追求,遂成中国艺术的先锋之举、美术教育的核心现场、学院精神的时代宣言,这样三面面面飘扬的旗帜。我们将其中的头一个词编织成“中国美术学院”,这正是大家的标题,也是大展的主题,我们在学院教学延创的现状中汲取和谋划十五个案例,用这些案例来展示这三面旗帜的内涵,揭示这种先锋、现场和宣言和力量。
十五案中,既有突出文化自信育新人的名师群体形象,又有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现场案例。既有高举人民旗帜制精品的代表力作,又有秉持东方精神、树高峰的新气象!
▲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致辞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表示,中国美术学院90年历史,有“五个一”:做起一批德高望重,在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大家;诞生了一批在中国现代史上金鼎之作;产生了一批德艺双馨的人民教师,名师大家、美术教育家;一条清晰的对美的审美价值的创造;开拓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现代美术学院教学之路。
▲ 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致辞
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在开幕式上发言,中国美术学院已经走过了90年的历程,这90年是跟中国民族的理想和梦想紧紧结合在一起,用艰苦卓绝努力走过来的。正像这个展览所标示的三个词,第一是中国、第二是美术、第三是学院。这三个层面都集中体现了我们中国美院的师生在这90年历程当中的理想和梦想。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美术学院有了更加大踏步的发展,扩建了象山校区,现在又在新建一个新的校区,这样的规模、这样的学术水准、这样的教学质量、这样的学生学科完备性在现在全世界的美术教育领域当中毫无疑问已经是世界一流美术学院!
▲ 浙江省委常委、省政协主席葛慧君致辞
浙江省委常委、省政协主席葛慧君表示,90年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和艺术家林风眠先生在杭州西子湖畔,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国内综合性高等艺术学校,国立艺术院。90年以来,中国美术学院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集聚和培养了一大批文明于世的艺术人才。林风眠、黄宾虹、潘天寿、刘开渠、李可染、吴冠中、赵无极等大师大家灿若星辰,被誉为艺术家的摇篮。
这次展览,以中国美术学院校民为题,展现学院90年来,以中国为文化坐标,以美术为志业,以学院为根基的艺术追求、教育理念和学术成果,是中国美术学院90年发展历程的精彩呈现。
▲ 许江院长为嘉宾导览展览
▲ 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肖峰、艺术家全山石、詹建俊、吴山明、孙景波等嘉宾在展览现场合影
▲ 油画艺术家全山石、钟涵在展览现场
▲ 冯远、高世名与《国美春秋》油画创作者何红舟、任志忠在现场
▲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中国艺术研究院刘万鸣与艺术家在展览现场
▲ 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与艺术家吴山明在展览现场
▲ 高世名与艺术家汪建伟、刘韡、青年策展人刘潇在展览现场
▲ 王冬龄、丘挺、张晴在展览现场
▲ 中国美术学院创办人蔡元培之子——蔡英多参观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周年纪念展,与校庆大展作品中自己父亲与姐姐的艺术形象合影。
中国美术学院是新文化运动的产物。九十年前,蔡元培先生在新文化的激越浪潮中创办国立艺术院,志存高远。九十年过去,历史车轮驶入新世纪,迎来的是一个迅疾变幻、多元复杂的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深刻影响并催生学习革命、教育变革与艺术迭代,文化艺术创造与高等艺术教育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与挑战,全球高等艺术院校也都面临着发展变革的转机和契机。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展览现场
面对时代的变革与发展的洪流,艺术教育应当坚守什么、如何前行,艺术家们应当担负怎样的责任,这是无可回避的时代命题和历史课题。这也是中国美术学院举办校庆系列活动的核心所在。
面对这个问题,中国美术学院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聚焦东方之学,构建国美模式。“汉字无疆”,聚焦蔡元培先生1928年4月9日国立艺术院开学典礼时的演说词,通过书法、新媒体、平面设计、动态海报、字体设计等不同媒介方式,对其进行重构。“无疆”呈现出双重意义,一是打破了传统与现代艺术媒介的界限,二是兼具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视觉代码的内涵。“东方丝竹”围绕东方人的生活方式,采用丝、竹之材料,设计的独具东方体验的衣饰和器物。90年前的图案学,已经演化为今日探寻东方文化本源、回应制造业和时尚产业发展需求的东方设计学体系。当面对展厅中的茶具、家具、器皿、丝绸、服饰,我们身体和记忆中的文化基因与面对未来的起居与审美生活被勾连起来,一种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当代生活方式正呈现在我们面前。
“凤凰艺术”专题采访
▲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接受“凤凰艺术”采访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在接受“凤凰艺术”采访是说,现在这个世界正在变的越来越复杂的时候,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从未有过的自信。在这样一个格局下,他觉得这是一个最重要的背景。
传统艺术样式和新媒体艺术样式互动共生的格局。一方面,中国和世界不一样,中国画、书法、绘画、油画、雕塑同时发展,新兴媒体也发展,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共同背景。
严肃的人文关怀与时尚娱乐潮流互动共生。一方是美术艺术担当的一样,敬仰人情、陶养人心的这样一个责任,另一方面我们今天确实接近一种文娱产业。文娱产业是广大年轻人特别喜欢的,社会通过文娱产业来联系青年、把握未来的一个方式。
这样三个互动共生的格局是我们所有的,包括中国和国际上的美术学院共同面临的背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美术学院如何发展?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事情。实际上就像我今天讲话当中讲的,主要是五种思考模式:
“第一个思考就是大学望境校园建造和校园文化的模式。所以就叫有一个世界独特的山水校园,不论是南山也好、象山也好,都是山水校园。山水校园大家今天来说建造的很美,其实不是很美,是有很多门窗、走廊、高台等等的界面,通过这个界面青年学生在这里远望青山,看到青春的事迹,了解自己的未来。这样一种心灵抚育,这样一种校园建构和心灵建构同化的这样一个模式,我觉得这是我们学校应对这样一个培养的很重要的机制。
第二个强调东方学。以东方学为核心建构一个世界文化的特色学科群。这个学科群今天有它的高点,有他的强项,成为中国一流学科的建设学校,走着一条自己发展的道路。这个东方不仅是地理的东方,也是文化的东方,更是强调今天我们作为一种文化主体重新出发的精神和力量。
第三个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精品、勇攀高峰的模式。高校是培养创作人才的,林风眠当年就说高校唯一的天职就是创造。一直到今天我们都强调高校的创造,创造其实是以人民为中心,能够创造出有质量的艺术精品。
第四个是学校强调四通要求的教学模式。四通是品学通、地理通、古今通、中外通,培养品学兼备的人才。
第五个哲匠思想为核心的学风师风的培养模式。我们学校强调哲匠思想,要求同学能够像匠人一样劳作,像哲人一样思考。
这里头有很多展览,无论编织也好、陶艺也好、建筑也好,不用说绘画,看起来都是一种手工,这个手工的后面都是一种心灵的铸炼,都是一种人生的思考,都是一种社会沉甸甸的责任。有哲匠精神也是我们学校很重要的一种模式。
这样五种模式之下,形成我们学校独特的应对,形成一系列的方法来建设我们的学校。一方面保证中国传统的继承和活化,一方面不断的跨界融合,有新的发展。”
▲ 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接受“凤凰艺术”采访
原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在接受“凤凰艺术”时表示,学校容纳量越来越大,各个层次的办学和各种不同的专业扩展使得这个学校在近20年来获得了最快速度的发展:
“这种最快速度的发展带来了大的好处就是,第一个是体量大。第二学科完整、全面。现在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基础平台,有了这么大的规模,有了这么好的条件,在一二十年当中,这个学校已经挤身于世界一流美术学院。
世界一流这一点是毫不夸张的,我对于全世界的美术学院非常了解,对他们的课程设置、学科结构、教学质量、教学方法和思路都很了解。”
▲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接受“凤凰艺术”采访
在介绍此次展览时,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在接受“凤凰艺术”采访说,这个展览总体来说,是国美90周年的纪念展览,历史散落在这个展览现场的若干个重要文献,它的目的像索引一样,来映射回当代:
“中国美术学院这个名字拆成三部分,就是中国、美术和学院,它背后隐含着三句话。第一句,是中国艺术的先锋之旅,因为我们这所学校是从建院一代人,就以推动艺术运动为志业的,先锋精神、实验精神、批判精神一直贯彻始终。
第二句,是美术教育的核心现场,这所学校在1928年创立的时候就是综合性的、最高的艺术学府,它一开始就有研究生教育,中国艺术研究生的教育始自这个学校,所以说它叫国立艺术院。从那个时候开始,每个时代,国美都是艺术教育史上的拓荒者。非常多的专业,像国油版雕书法,起点都来自这所学校。
第三句是学院精神的时代宣言。学院今天能做什么?今天当代艺术界一方面非常兴盛,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那么在今天,学院能够做什么?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中国,是我们的文化坐标,我们脚踏着的大地;美术是我们的平生志业,我们要不断地去创造它、批判它、重建它;学院是我们的基地,我们必须去拓展、去建设、去发展、去创新。
这三句话的背后隐含着的意思,其实是回应1928年建院的那一代人所创办的艺术运动社所发出的一个宣言,叫做“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它的核心是创造时代艺术,它要不断地重构当代,在解构和重构之间不断地往前发展。”
▲ 前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肖峰接受“凤凰艺术”采访
前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肖峰在接受“凤凰艺术”采访说,为了创造时代的意义,在一开始办校的时候,蔡元培先生和林风眠先生就提倡,反对少数人独享的艺术,提倡为人民大众的实际既得利益者,与全世界的艺术发展联合起来。这样的一些思想是什么呢?
“我们不仅在一流的世界前沿的艺术上,我们中国美院有很多的代表人物,赵无极、朱自清、吴冠中这样的一些人,而且我们反映人民的斗志,鸦片战争以来,我们的艺术在为人民服务,文艺为时代服务,弘扬我们中华民族的斗志,这样一种传统的意识上面,也是做了杰出的贡献。
比如像我们的王式廓、王朝闻、罗工柳等这样的一批延安文艺时候出来的知名的画家,代表了我们的方向。所以正是吻合了今天我们中华民族的特色,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文艺道路。我感觉它的意义,是我们全国文艺界的一个缩影,也是我们中华民族近百年的斗争,斗争取得胜利的一个缩影,不仅对我们文艺界,对我们整个国家人民的生活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我在这所学校已经待了快70年了,所以90年当中,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为我们学校这样的一个成就,而且艺术展览所体现的民族缩影,民族文化的缩影,我也感觉特别高兴。谢谢!”
中国美院教学实践的15个案例
布展在中国美术馆一层展厅的展览,从中国美院的教学实践中撷取了15个案例,全面展现中国美院的文化坐标、教育理念和艺术成就:其中,有献给建院、西迁、共和国、改革开放几代先贤名师的《国美春秋》四联大型历史油画和《烽火艺程》大型纪念浮雕;有展示学院高端学科绘画书法新创作的《天地绘心》《含弘写心》《千年版书》;有再现教学最新现场的《我织我在》《本土营造》《天工开物》;有视觉乡土、社会美育多年坚守的《乡土学院》;有铸炼新媒体本土关怀的《溪山行旅》《人文影画》《心印宇宙》;有现代设计教育与服务宣言的《汉字无疆》《东方丝竹》。作品涵盖国画、书法、油画、版画、雕塑、建筑、手工艺、视觉传达、服装设计、动画、纤维、新媒体、艺术教育等诸多门类的作品或艺术实践。
“历史巨擘”汇聚《国美春秋》四联巨幅油画,刻画了中国美术学院最为重要的四个历史节点。随着四个不朽时刻的再现,缓缓铺开的不仅是国美九十载艰辛拓展的历史征途,还有激荡与孕育了每一位学子的历代师者的品格和精神。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历史巨擘”部分
▲ 《国美春秋 清明》油画 300*900cm 许江、孙景刚、邬大勇
▲ 《国美春秋 芒种》油画 300*900cm 杨参军、周小松、来源
▲ 《国美春秋 端阳》油画 300*900cm 封治国
▲ 《国美春秋 中秋》油画 300*900cm 何红舟、任志忠、尹骅
“烽火艺程”主题浮雕所刻画的正是国立艺专师生们谱就的西迁历史图景。浮雕共分为六个部分:《沅陵会师》讲述的是国立杭州艺专和国立北平艺专于1938年在湖南沅陵会师的历史性时刻;《漂泊殿堂》展现的是西迁途中国立艺专名师荟萃,茅屋破庙也可成为艺术殿堂的感人画面;《开启东方》表现了以王子云、常书鸿等为代表的一代先师远涉西北大漠,护千年敦煌而铸魂的风采;《艺术救亡》展现的是师生们走上街头游行、示威,制作标语、墙绘,甚而怀揣艺术理想到最前线去奉献青春和生命的热血情景;《立史铸魂》记录着国立艺专一代雕塑家以雕塑艺术直面真实社会与人生的历史担当;《边城写生》描绘的则是雷圭元和庞薰琹等带领学生走入田野,深入土寨石林,引乡风民情以洗心,及滕固校长、徐梵澄先生于边城传道授业时难得的安宁岁月。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烽火艺程”部分
“天地绘心”是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所营造的书画殿堂,其集结了学院众多教师的最新力作,作品以碑林的形态静穆地坐落于展厅的中央,显示着传统绘画中造化世界的神变幽微,展露着其把握世界本质的独特气韵。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天地绘心”部分
“艺术家书”有如十余位画家的微型画室,他们在面向自我打开的“书”上,依各自不同的绘画经验和表达方式展开着自由绘画的创作。其为画家心之所向的自主表达,亦是把艺术融于日常生活的体悟和记录。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艺术家书”部分
“含弘写心”是一个由中国书法、篆刻以及中国画所建构的现场。作品被呈示在一条圆弧形的长廊之中,宛若一个幽静的书斋,邀引着人们去品味它们所承载的时间和意蕴。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含弘写心”部分
“溪山行旅”是一个由影像与空间彼此互文而构的山水世界,其为山水世界观于当代的一种表达,也是我们从过往的山水经验中提炼出的,一种对世界的山水化的初探。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溪山行旅”部分
“心印宇宙”是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开放媒体系的VR(Virtual Reality)空间。艺术家们以其不羁的想像力,在VR所构筑的大千世界中,驰骋着广泛的世界议题:未来中国城市设计、生态失控、信仰与权力、数据永恒、虚实反转、人机一体、时空穿越、记忆物化、基因控制等等。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心印宇宙”部分
“汉字无疆”展示的是一个跨媒介跨平台的汉字空间,是一次对汉字可能性的全面试验,其所意图挖掘与释放的是我们蕴藏在“汉字”之中的文化“基因”。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汉字无疆”部分
在一个时刻孕育剧变、发生剧变与后剧变的时代,我们如何想象一种关于艺术/教育的新方式,建构一所“没有学院派的学院”、一所“无墙的学院”?这种想象必须产生一种内外双向打通的学院机制,从今天新兴技术媒体的激进现实中,发展出一种充分介入日常世界的新艺术;并在对当下复杂纠结的历史感和现实感的切身把握中,提炼出一种深度参与社会进程的新艺术。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无墙学院”部分
在“我织我在”的空间中,数百条由师者编织的千变万化的绳结里,贯穿着数组学生的编织作品,仿如上演着一场上手技艺与日常材料交相共举的舞会;编织的意识与编织的行动在空间中彼此呼应,又如一个师生间相互问道、解惑的教学现场。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我织我在”部分
“东方丝竹”展示的是以“传统活化、设计转化、东方范式”的思路,围绕东方人的生活方式,采用丝、竹之材料,设计的独具东方体验的衣饰和器物。展厅中呈示的茶具、家具、器皿、丝绸、服饰等显像着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俗历史的物件,不仅联结起我们与过往文明的亲缘与血脉,还作为一个再构中国当代生活的坐标,重新感知与定位一种贴合中国人起居与审美的生活模式。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东方丝竹”部分
“本土营造”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营造的现场。对悠远生活经验的认知与对当代生活的直接感知,共同构筑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质与地域差别的劳作现场。借由每一位艺匠者对传统/当代、全球/本土、城市/自然的思考与行动,显示出一种心手相合的造物过程,其既是对“技进乎道”精神的承袭,亦是一种当代的领悟和再现。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本土营造”部分
“天工开物”是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的展示空间。在陶瓷、漆器、玻璃、首饰等与栖居空间相融相依的手工艺品中,我们感受着“身心发动、情意直观”、“艺道兼通、理事相应”与“劳作上手、读书养心”的东方艺术真谛。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天工开物”部分
“人文影画”展示的是来自中国美院影视动画学院的两类影像。第一类是“戏曲百折”中的重要作品,第二类是“我记录事实”的纪录影片。这两类看似截然不同的影像作品,越过其表达媒介的分野,实则都为对时间流转与人世百态的影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人文影画”部分
“乡土学院”所展示的是九十年来学院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实践长卷。在徐徐展开的《美丽中国图卷》及《之江清远图》中,我们跟随着时间的线索走过国美九十年来亲历的每一站中国大地。“地图室”则以地图的形式从不同的地理维度上梳理着学院的乡土历程,并对国美“乡土学院”的理念予以最新的展示。
▲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周年纪念展“乡土学院”部分
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周年12项重磅活动
重访孤山 九秩梦寻
时间:2018年3月16日
地点:杭州,孤山国立艺术院旧址
3月中旬,在杭州西子湖畔国立艺术院旧址的「重访孤山九秩梦寻」活动,是校庆整体活动的序曲。1928年的3月16日,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正式开始上课。之后,全体师生欢聚一堂,于孤山罗苑拍摄了一张大合影,成为了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经典图像。90年后,美院师生将重访孤山,完成一次影像拍摄。这将是一段跨越90年的时间影像,中国美术学院以这次影像行动向蔡元培、林风眠等建校的一代先贤致敬,同时也是希望重新唤起国美血脉中的「孤山精神」。
《国美之路大典》首发式
暨中国·美术·学院大展媒体导览
时间:2018年3月24日,14:30
地点:北京,中国美术馆
2018年3月,《国美之路大典》全部付梓。这部丛书由百余位中国美术学院的师生团队参与编辑,历时十载,共16卷39册,约1500万字、近2万图版,是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学术梳理,也是中国美术出版史上极具研究性的学术工程之一。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周年大展
时间:2018年3月25日,10:00
地点:北京,中国美术馆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周年大展着眼于「中国」、「美术」、「学院」三个由学院校名分开的关键词。「中国」一词意图探寻中国文化的自我价值与当代呈现;「美术」一词旨在追索于当今世界情境和艺术背景下,中国特色艺术观的表达与呈现形式;「学院」一词则致力追问,二十一世纪下学院教育的核心职责与使命为何?
大展将剖面中国美术学院当下教学的数个切片,汇聚历史巨擘、烽火艺程、山水宣言、溪山行旅、心印宇宙、含弘写心、汉字无疆、艺术家书、乡土学院、天工开物、本土营造、我织我在、东方丝竹、人文影画、无墙学院十五个核心创作型教学案例。
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呈现出「中国艺术的先锋之旅,美术教育的核心现场,学院精神的时代宣言」,这三句话的前两个字合在一起,正好是「中国美术学院」。
廿一世纪艺术/教育圆桌会议
时间:2018年3月26-27日
地点:北京,中国美术馆七楼会议室
适逢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周年,临近包豪斯与呼捷玛斯百年之际,学院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哲学家、策展人与教育者齐聚一堂,共同梳理艺术/教育的前沿讯息,共同辨析当下实践中蕴含着的发展之要素;共同追问,在全球艺术-政治的文化症候群中,我们如何界定创造?在当代艺术、知识生产的疲惫与迷茫中,我们何以谈论未来?
东方竹——亚洲竹生活艺术展
时间:2018年4月7日,11:00
地点: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民艺馆
校庆期间在民艺博物馆开幕的「东方竹——亚洲竹生活艺术展」将展出中国、日本、印度等亚洲国家、地区30余名竹工艺师、设计师、建筑师和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展览聚集于亚洲竹生活艺术,包括传统竹工艺、当代设计和竹营造三个板块,从学院的角度把竹文化放在「东方学」的层面上,放在当代亚洲竹文化艺术的版图中,进行展示和研究未来竹生活艺术发展的可能性。
我与改革开放40年——77、78级校友座谈会
时间:2018年4月7日,14:00
地点: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南苑
2018年适逢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间,改革开放大时代也成为恢复高考后首批入学中国美术学院的77、78级校友们绽放的舞台。不少人成为了推动中国文艺界、教育界的中坚力量。
值中国美术学院90周年校庆之际,为凝聚校友力量,共绘未来蓝图,特邀请77、78级校友聚首国美,论学会友,抚今追昔,同襄盛典,共谱新篇!
寄言2028——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周年特展
时间:2018年4月7日,20:00
地点:杭州,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南山校区)
「寄言2028」特展联合青年科幻写作者与在校学生共同创作与构建一个超时空对话情境,联结学院与社会、学院与艺术的过去与未来,以指向2028的信物为基点,寄言以立身、寄言以广意,饱含信息并给予信任。2028作为一个时间节点,贯穿着现实的过去与未来,在如同莫比乌斯环的历史进程中,「往前走」和「回头看」,本质上是一致的。从学院的传奇、典故与历史入手,讨论什么是未来的艺术?世界会如何变化?以何种姿态来面对想象的学院与被历史影响的未来。
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周年庆典大会
时间:2018年4月8日,10:00
地点: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8号楼
九秩国美,筚路蓝缕。1928年,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国立艺术院创立于杭州西子湖畔,揭开了我国现代高等艺术教育的伟大篇章。2018年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将举行建校九十周年庆典大会,共绘未来蓝图,寄望百年发展。大会上还将进行「之江文化研究院」授牌仪式。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仪式暨系列展开幕式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开馆仪式
暨「生活世界—馆藏20世纪西方现代设计展」开幕式
「颠覆与重塑—馆藏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开幕式
时间:2018年4月8日,11:30
地点:杭州,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象山校区)
「迁徙的包豪斯:设计生活」展开幕式
时间:2018年4月8日,14:30
地点:杭州,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象山校区)
「超越建筑的西扎—葡萄牙著名建筑家阿尔瓦罗・西扎建筑与设计」展开幕式
时间:2018年4月8日,15:30
地点:杭州,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象山校区)
将于4月8日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开馆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由1992年普利兹克奖(该奖有建筑界诺贝尔之称)得主、葡萄牙著名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设计。开馆当天将带来「生活世界——馆藏20世纪西方现代设计展」、「颠覆与重塑——馆藏马西莫・奥斯蒂男装展」、「迁徙的包豪斯——设计生活展」、「超越建筑的西扎——葡萄牙著名建筑家阿尔瓦罗・西扎建筑与设计展」四项重磅展览。
该馆将主要用于对「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设计系统收藏」的保存、展示与研究。并以「迁徙的包豪斯:设计生活展」作为包豪斯百年纪念全球系列活动的序幕。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奠基仪式
时间:2018年4月8日,15:00
地点: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
预计于2020年9月投入使用的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将于4月8日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为回应新时代发展大格局,开启「双一流」建设的辟新之路,杭州市余杭区政府与中国美术学院开启战略合作,着力携手打造一个全新的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良渚校区的建设旨在营造设计学一流学科发展新布局,培育艺科融合排头兵,激活设计教育最前线,是投身浙江制造大省、发挥高校创新驱动能量的拓展之举。
良渚校区将包括创新设计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设计研究院、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等,并建设全国美术与设计高层次人才培训基地、艺科融合实验基地、创新孵化基地,打造创新设计教育、研发和产业孵化新型校区。在校生规模约4000人。
「国美之夜」——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周年校庆晚会
时间:2018年4月8日,20:00
地点: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2号楼
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九十周年校庆晚会将分为三个篇章呈现一场隆重盛大、别样精彩的文艺晚会。节目形式包括歌舞、诗朗诵、小品、大型合唱、新媒体节目等。晚会现场还将邀请中国美术学院历史上数支著名校园乐团登台演出。
危机与潜能——国际美术学院院长论坛
时间:2018年4月9日,9:00
地点: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校庆期间,中国美术学院将主办「危机与潜能——国际美术学院院长论坛」,并邀请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等60位来自世界17个国家的国际著名美术学院院长以及研究型大学艺术联盟( a2ru )、国际美术学院院长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Fine Arts Deans)、艺术与设计独立学院协会(AICAD)等3家国际艺术院校联盟主席前来参加。
论坛上午将分别由法国著名哲学家Bernard Stiegler、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家研究中心主管Ute Meta Bauer、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和著名建筑师Rem Koolhaas进行主旨演讲。下午分四组进行主题讨论,四个主题分别为:自动化社会的艺术与教育、艺术院校的实践与担当、人的危机与艺术教育的责任、潜能。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