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凤凰艺术 作者:姜俊2018-03-02 08:42

2017年第二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ShanghaiUrban Space Art Season,简称SUSAS)已经结束,也正是我们可以反思得失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城市?空间艺术又在城市中扮演了如何的角色?这一展览到底展现了什么?凤凰艺术特约撰稿人,青年艺术评论家姜俊将为大家从两个关键词,“文化多元主义”和“划一化治理”来谈谈本次空间艺术季的得失。他提出相对于划一和文化多元,我们更应该强调“沟通的美学”(die kommunikative Ästhetik)。

1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浦东新区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

2017年第二届“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展场位于浦东新区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主题为“连接thisCONNECTION——共享未来的公共空间”,由四大主题展和12个特展共约200个展项组成。作为一个以“城市”、“空间”、“艺术”为关键词的双年展,我们更多的把它理解为类似于对威尼斯展览体制的借鉴,从策展人背景上来看,它的对标物必定是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建筑和艺术两个主题在威尼斯轮流交替,从1895年第一届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开始,威尼斯就不断打磨着它的文化展会经济。自1968年建筑部分就出现在威尼斯艺术双年展中,到1980年建筑才独立分离出来成为威尼斯建筑双年展(Venice Biennale of Architecture),构成一年艺术、一年建筑的安排。上海也可以说借鉴了这一流行的范本,当2017年是建筑主导,那么2018年将轮到当代艺术隆重登场。

2

3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浦东新区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

既然上海没有用“上海建筑双年展”(Shanghai Biennale of Architecture)来标识,而是用了“城市”、“空间”、“艺术”三个关键词来标示,那么势必放弃了一种科系本体论的原则,而在更庞大的网络视野中、在跨学科的综合讨论中展开。对于“城市”的关心正处于40多年来激烈的中国城市化背景中,只是聚焦建筑早已捉襟见肘了,建筑的问题当然更是需要被放入到城市化的语境中加以讨论。在艺术和文化的框架下,更实践性地讨论城市化所产生的各种问题和提出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并展开对过去的回顾、对今天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预测,这些成为了我们从这个展览三个关键词中获得的期待。我们甚至希望通过展览理解一些非常基础的问题:什么是城市?什么是城市生活?我们如何在其中生存?我们是如何描绘和理解它的……而不是仅仅观看一些建筑模型、效果图的展示,或游走于PPT式帷幔中,穿梭在一些空间性的当代艺术装置间。

4

▲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浦东新区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

5

▲ 展览现场中PPT式帷幔展示

整个展览除了制作工艺有待进一步提升之外,其中有一个部分给我们一种强烈的印象:从上而下地描绘出了一幅上海城市未来的宏伟蓝图:巨大的新图书馆、音乐厅、美术馆等文化设施将承诺被建造,浦东沿岸的花园绿地将连城一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各种不同的社区也将五彩缤纷的被重新美化……我们看到了一个伟大的时代将要呼之欲出,并以从上至下的方式推进,将由一批精干的城市精英和专家们操刀。这无疑是一种观察城市的视角(一种治理者、建设者的视角),但作为一个庞大的涉及城市议题的展览,单一视角如果太强势,是否显得过于匮乏?我们在全球化、后现代的今天应该义正言辞地要求多元视角的展示,这有利于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更有助于我们去理解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中的“他者”,有助于不同社群和族群的交流、沟通,以及达成共识和互信。

6

7

▲ 展览现场精英艺术家“不食人间烟火”的作品

划一的现代主义和市民的多元述求

建筑和城市规划并非我的专业、城市社会学、经济学也并非我所长,因此作为艺术批评家,我将主要讨论“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第三个关键词“艺术”:在城市中的艺术和文化生产-消费扮演了如何的角色?什么是所谓的文化创意经济?它对于城市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8

▲ 展览中建筑效果图展示

9

▲ 中国同质化的城市风貌

为了洞悉其中的关联——都市和文化艺术,我们就应该回顾一下这个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是怎样发生的,特别是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当中,非常快速复制、蔓延的同质化都市风貌。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现代化和高歌猛进的城市化进程造成了中国都市美学上的同质化灾难。大部分新城区都呈现出向上生长、反复重叠的格子平面,以至于成为密集恐惧症患者的“人间地狱”;在大部分的新城规划、区域功能布局图中,我们都可以认出其背后共享着“同一张图纸”、“同一个理念”、“同一个现代化之梦”——千城一面。这样的方案还在当下的城市化进程中不断地继续推进,它使得都市在向后工业和创意经济转型的发展道路上障碍重重。

10

▲ 底特律的黄昏

如果说现代化都市建设的方案源于工厂的布局,即生产型的功能分区,曼切斯特、底特律都是这样的由于工业生产而崛起的单一化城市,即生产型都市;那么在当下消费化都市转型期中,我们需要为消费化的都市配套一种都市营建的新模式——多元化的网络平台。消费化都市不适应现代主义都市的空间形式,强烈反对清晰的功能分区。它不需要为了高效生产而组织各个区块,而是需要为了获得无限可能的商业链接,提供高效的沟通和物流平台,它更多地提倡某种自发性的“块茎式”生长、或者网络式的自由连接。

11

▲ 欧洲前现代古城的代表——佛罗伦萨

在现代化之前,每个地区都有各自不同的风土人情、传说、神话、故事等等,虽然在某种共同的儒家文化、基督教文化或伊斯兰文化中,但还是构成了“和而不同”的文化生态群,闪烁着多元地方性的文化魅力。而相反现代化是一种同质化和划一化(uniform)的配套设置,它在激进的全球扩张中迅速地铲除了一切不符合其效率优先的老传统。在中国从新文化运动陆续展开的现代化中,作为反传统的革命不断地被极端化,特别是在共产主义的乌托邦运动下,而八十年代开始的新一轮市场化和城市现代化改革又给传统空间文化再次带来摧毁性打击。不同的“场所”在现代化划一下成为了几何同质化的“空间”,被归入到“明日之城”的无差别构建之中。

12

▲ 亚洲前现代古城的代表——京都

城市空间快速建起千篇一律的现代主义方块建筑,而这种源自于工厂的建筑形式以效率优先规定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各异的人也成为了划一下的劳动力资源,即一种原子化的个体存在。它塑造了非常像我们所说的鸽子笼似的生活方式,同时对于单功能城市分区的迷信使得前现代城市空间中的网状沟通被取消,个体间自由的关系网络被全部割裂成一一个格子间中,并被统摄到工业集体化的生产中。

13

▲ 貌似多元的消费主义都市——纽约时代广场

今天,如果吴晓波“2015年中国中产阶级元年说”可信,消费升级也成为日常现实,那么在中产阶级社会中,或者后工业化都市中,我们的确进入了一对新的矛盾:单一化的行政治理和多元化的文化述求之间的矛盾。当人们进入了一个中产阶级主导的社会,在中国特别是一二线的大城市,那么实现基础生存要求并逐渐富裕的中产阶级们不再满足于千篇一律的单一审美和文化。他们寻找自我的定位,并追求不同、差异和各种新奇的文化体验和感受,因此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和文化似乎就变成了可以创造差异化的媒介,它补偿了现代化中无处不在的标准化和划一主义。

政治上的多元主义革命和美学上的后现代

14

▲ 1968年巴黎的五月风暴

同样西欧和北美也发生过类似的故事,二战后的经济繁荣被人们称为“繁荣的三十年”,但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却爆发了多场“革命”,集中体现在欧洲68年的五月风暴和整个60年代的美国民权运动,这一系列“革命”并非意图推翻政府,它不同于为生存权(exisistence)展开的革命斗争,而是旨在宣誓多元的文化述求和边缘族群、社群的平等权,即为了承认权(recognition)。60、70年代跨大西洋两岸的女性运动、同志运动、少数族裔的平权运动、绿色环保运动风起云涌,其本质正是反对至上而下的划一化治理,即当时所谓的官僚主义和专家治国。整个“革命”对治理者的核心要求就是扩大民间参政范围、分享决策权、“平等对待”各种不同的声音,以及宽容和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差异;它对于民间的要求是如何从下自上的构建自主、自足、自助的社会共同体,积极地参与到各项政府议程中去。

15

▲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

同时,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法国城市学学者列斐伏尔提出了“城市的权利”和“差异的权利”两个概念,他发问:城市到底是谁的城市,只是治理官僚和大资本家的城市吗?每个城市居民应该如何以各自的文化背景参与其中,在差异中获得被尊重的权利?大都市是一个众多移民组成的空间,不同的人、习惯、文化、风俗、宗教如何和谐共生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事情。中国大城市对于移民的政策歧视和野蛮的整治,多少造成了本不必要的社会冲突。对于“城市的权利”和“差异的权利”的强调,以及通过美学(文化和艺术)的方式形成族群、社群间的理解、体认、尊重、融合尤为重要。每个在城市中的人、每个纳税者都应该获得城市各个公共部门同等而公平的对待,不应该就其身份而遭受经济和政策上的歧视。

16

▲ 法国城市学学者列斐伏尔

上个世纪60、70年代在配合整一套围绕“承认权”展开的政治斗争中,也伴随着反对划一主义的美学运动。现代主义美学宣称的普世性、功能主义受到强烈的挑战,后现代所代表的多元主义文化美学高歌猛进。它伴随着身份政治的觉醒,在美学和品位上首先强调差异和多元。不同的族群、社群的自我宣誓也必须要依附在某种新的审美建构上。在西方经过长期的斗争,上个世纪80、90年代开始,斗争双方才逐渐意识到艺术和文化在缓和上下矛盾,使得不同族群、社群间和平共处,促成理解和沟通所发挥的作用——文化艺术所创造的对话氛围。

多元美学和社群协商——“沟通的美学”

我们在西方城市化进程中不难看出多元主义和单一城市治理之间的矛盾、博弈。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到今天的城市治理中也看到了一种转变,从压抑多元主义转变为支持和提倡消费主义的多元化,即鼓励创意产业中的多元性。他们明白了文化艺术的补偿性原则,使之成为了治理术中不可或缺的法宝,因此对于多元艺术的支持和提倡既有效的标示了福柯所谓的“生命政治”(Biopolitics),也吸收了阿多诺对于文化工业(Kulturindustrie)的批判。

在上个世纪80和90年代,差异从反抗的力量变为了资本主义的生意经和政治的治理术。今天在后工业社会中,从上至下规划的城市成为了失败的案例,人们对它的抵抗并非运用政治斗争的方式,而是以一种跑路或拒绝消费的“非暴力”方式展开,中国有多少人为创造的“鬼城”和空置的产业园、凋弊的城市街区、废弃的大卖场。

在后工业社会的城市发展中,如何贴近每个不同的社群就变得无比重要,如何制造多元主义和差异化的生活美学就成为核心议题。今天新经济中也同样推崇差异的体验性、在地的差异性、差异化的参与性等等。

艺术和文化被认为是这一调和的媒介,它对于城市来说不只是补偿了大城市带来的强制划一性灾难,还塑造了多元主义的景观,带来了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这仍然是一种单一化的“治理术”视角,在这种状况下,艺术文化的多元主义是虚假的表象,是被从上至下的给予,是和大资本的共谋。

在动态的层面中对于差异的强调的确有助于抵抗划一化,但今天在差异所主导的后工业、后现代的社会中却产生了不断的封闭、隔绝和内卷化。差异经济所创造的多重蕃篱又不断在阻碍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和对话,那可能是时间、空间、技术设备、种族、性别、年龄、财富、偏见、品位、意识形态等等。在互不理解,缺乏沟通的社会中,自然容易滋生各种矛盾和冲突,因此对于治理者来说要想获得良好的治理,既要鼓励自下而上的自发性,还要积极为这种自发性创建开放的活动平台——沟通的美学。

17

▲ Suzanne Lacy,银色行动,2013年艺术家Suzanne Lacy邀请了400位超过60岁的女性参与一个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中的艺术行为“银色计划”。整个讨论活动共持续6小时,这些被邀请的女性都曾经参与过英国20世纪50年代到80年各种反抗运动。在活动前Suzanne Lacy还组织了一个妇女小组的工作坊,关于她们的政治,社会正义和其他的社会行动。

工具理性的现代社会不断分化、专业化,自从劳动分工诞生的那一刻我们就进入了自我异化的不归路,后现代中审美的差异化在资本的推动下更强化了这一深渊。相反,我们希望,文化和艺术应该做的是创造一种差异之间可以对话和协商的感性平台——深渊上的桥梁。它绝不是划一的美学,也不应该是区隔的差异美学,而是一种创造沟通的美学。如果说现代主义是划一的强迫,后现代是差异间的区隔,那么当下我们需要的是重新返回沟通(communikation)。由沟通美学引领的感性创造才会使得不同的我们又得以走到一起,这便是德国美学家,剧作家席勒所谓的“美育”、“自由的游戏”,或者是尼采所提倡的“酒神的力量”。

18

▲ Suzanne Lacy,银色行动

在艺术上我们面临这双重战斗,一种是抵抗划一化,另一种是抵抗差异造成的隔离。人们正是在“沟通的美学”中才可以跨出对于“他者”认知的第一步,这时,一切蕃篱才会逐渐被拆卸,我们才可以扩展对于“他者”的想象力,获得社会“共在”(das Mit-sein)的经验。

19

▲ 席勒,《人类美学教育书简》

当“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还只是停留在对于单一的治理者视角呈现的时候,我们只能看到庞大城市规划的展示、精英艺术家“不食人间烟火”的作品,那么我们的建议便是如何在城市叙述中编织入多元视角、从下至上的展示多元文化,特别是那些被城市所边缘化和忽视的人群们,并在“沟通的美学”中让他们的声音可以被看到和听到,让他们可以进入表达和对话。虽然文化和艺术无法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经济和行政的问题还是要用经济和行政的手段解决,但是“沟通的美学”可以用感性的力量在城市中创造一种氛围,它可以让不同主体、不同阶层、不同社区、不同族群间轻松地进入对话、交流和理解,只有在协商的机制下我们才能发现和解决问题,实现在同一座城市中不同“他者”间的和谐共生。

展览信息

20

▲ 展览海报

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连接 thisCONNECTION——共享未来的公共空间Sharing a Future Public Space

主策展人:斯坦法诺·博埃里 Stefano Boeri,李翔宁,方振宁

展场改造建筑师:柳亦春

参展人:Alejandro Zaera-Polo、B.I.G、詹姆士·康纳 James Corner、张轲、弗朗西斯·凯雷 Francis Kéré、张永和、北川富朗、奥拉维尔·埃利亚松 Olafur Eliasson、劳伦斯·维纳 Lawrence Weiner、黄永砯、吴为山、尹秀珍、吕越等,近200位国内外知名策展人、规划师、建筑师、艺术家

展场地址: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及周边开放空间(民生路3号)

开放时间:2017/10/15—2018/1/15,10:30-17:00,16:30停止入内(周二-周日)周一闭馆(10月16日、1月1日除外),对公众免费开放

关于作者

21

▲ 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姜俊,摄影:汪单

姜俊,艺术家,艺术评论家,毕业于明斯特艺术学院(Kunstakademie Münster),获得Prof. Aernout Mik的大师生称号。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理论工作室研究员,国际公共艺术协会(IPA)研究员。同时在中国美术学院和北京大学从事图像学和展示文化研究学的博士研究。当代艺术调查局发起人。生活工作于杭州、上海。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及网站页面设计、版式编排、软件等,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jingxin@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