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近日,苏富比拍卖行宣布他们收购了一家App创业公司Thread Genius,一跃升级为360度全方位的艺术服务平台。来自科技媒体《TechCrunch》的作者Ingrid Lunden将这款软件描述为“能够同时快速鉴别物品,并向使用者推荐相似物品图片的一系列算法。”

1

▲ 在Vimeo上的Thread Genius演示视频

由此,开启了由人工智能直接向藏家推荐艺术品的领域。在这一点上,作为传统的艺术经纪人和收藏推荐人的职业而言,这一由人工智能直接运用算法的推荐,将直接为这些介于藏家和艺术家之间的服务职业产生冲击。

世界上最顶尖的两家拍卖行之一,苏富比拍卖行将很快用上和推动Artsy的Genome项目、Netflix和亚马逊一样类型的机器学习能力,它们将无穷尽地为我们瞄准的群体提供类似的各种自助选择。

2

▲ Thread Genius演示

苏富比行政总裁施泰德(Tad Smith)表示,长久以来,促成交易的成功要素,取决于根据客户在不同价位的喜好取向,为他们配对合适产品,苏富比正拥有这三大要素的数据:

“透过运用创新技术,苏富比更能深入洞察并更快配对这三项要素,不但为员工提供更完善的工具,更为客户带来更优质的体验,为委托人缔造更卓越的成绩。苏富比致力吸纳及保留各方面的优秀人才,我们很高兴欢迎Richard、Ahmad 及 Andrew 加入苏富比。”

这次收购Thread Genius承接了苏富比于2016年引入Mei Moses Art Indices项目(已更名为 Sotheby’s Mei Moses)。此艺术品价格指数数据库涵盖八个收藏类别、近50,000项的拍卖成交追踪记录,为现正开发的作品数据库奠定基础。这些创新举措让苏富比更能灵活连系买卖双方,为不同预算的收藏家增加购藏机会。

Andrew Shum及Ahmad Qamar为Thread Genius 的共同创立人,分别担任机构的行政总裁及技术总监。Thread Genius于2015年成立,专门为电子商务企业引入人工智能,以图像辨识分析喜好特征。创立Thread Genius之前,Andrew及Ahmad分别于数码音乐服务商 Spotify担任软件工程师及机器学习工程师。

3

▲ 在谷歌人工智能“Deep Dream”眼中的米开朗基罗的《创造亚当》。创作者是数字艺术家凯尔·麦克唐纳(Kyle McDonald)

Richard Vibert加入苏富比前曾于香港创投公司Arbor Ventures担任顾问,专门负责大数据、机器学习、区块链技术相关的投资项目。

尽管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正在冲击着艺术市场领域,但部分观察家仍然对AI能否有效完成人类如此高度复杂的工作,是否能作出价值判断,持观望甚至是怀疑态度。

事实判断是否能为价值判断作出依据,其本身乃是近代哲学界的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在两种判断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的逻辑链,在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的今天,再一次将这一问题摆在了人类面前。

苏富比在新闻通稿中上的所展示的演示视频,提出了这样的暗示:

“想象下,如果你正在装修自己的房子,Thread Genius会推荐和你家具十分相配的艺术作品…它真的能做到。”

这看上去更像是根据视觉所进行的事实判断,而非价值判断。人们在装修房屋时,他们根据的是空间、颜色、样式等关于视觉直观的审美判断,这种审美判断,是一种更倾向于事实判断的方向。当然,读到这里的朋友,似乎认为审美判断绝不是事实判断,而应当是价值判断。但是请注意,笔者在这里所指出的审美判断是指的,装修房屋时,所做出的装修判断。不可否认,审美判断在最初的源判断中,价值取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事实上,当这种占有举足轻重的价值判断完成之时,剩下的装饰部分,则更依赖于事实判断。

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当屋主将空房间的整个价值判断基调定下来之后,那么,围绕着这种基调而做出的装饰选择,则成为了固定价值判断之后的事实判断。而事实判断,正是人工智能的能力。

4

▲ Google研发的DeepDream与伦敦艺术家Memo Akten合作的一组GCHQ(英国通信总部)作品

这正如音乐网站、购物网站中,平台根据用户浏览记录、点击记录和购买记录而做出的推荐一样。用户在完成了第一时间源上的价值判断之后,剩下的,围绕这个价值判断而做出的推荐,正是事实判断的领域。但我们也不能说,在这样的人工智能的推荐中,每一项推荐都是用户所钟意的,但这样的推荐可以起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便是大大缩短了从海量数据库中去搜寻符合用户价值判断的物品的时间成本。人们不再需要像一个一个商店这样逛下去,去寻找自己钟意的、符合自己价值判断的产品,这些产品将会随着取货机,自动送到用户面前,由用户自身来做最后的选择决定,这完全大大降低了用户与海量数据库之间的时间消耗成本。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所冲击的艺术领域还不仅仅是艺术市场领域。早在之前,谷歌与微软野心勃勃的设立了指向艺术的A.I.项目“MAGENTA”、“The Next Rembrandt”,人工智能策展项目“Recognition”也获得2016年泰特美术馆设立的IK Prize。荷兰某公司还推出了能够画出和照片一样真实的肖像产品。由人工智能进行肖像绘画创作成为可能,至少看上去其运算结果是肖像。

5

6

▲ 图为荷兰公司推出的产品杰作

该公司宣称,用户只需要在该产品的输入界面简单地画出事物的轮廓,几秒钟后,该产品就能在此基础上输出完美的绘画作品。几秒钟后,该产品就能在此基础上输出完美的绘画作品。此前该产品已经发布了一个“把你的简笔画变成猫”的初级版本,画风大概是这样的:

7

但是,人工智能似乎在此方面,仍具有着瑕疵。这种瑕疵是算法本身的局限性造成的,在一些用户使用一些更为“抽象”和“简洁“的绘画轮廓之后,人工智能的辨识度和运算度明显走向了另一个奇异的领域。当欣赏了部分用户和人工智能系统一起创造的“美术”作品后,一些用户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

8

9

10

11

12

13

14

15

▲ 网友们通过该产品制作出“鬼斧神差”般的作品

对于这种状况,该产品的开发人员解释说,这项技术的原理,是基于生成器和判别器的协同工作,前者的任务是生成与用户输入的简笔画尽量相似的图画,后者的任务是使图画的效果尽量接近照片。因此,要想使系统画出不错的肖像画,需要用户首先输入相对不错的简笔画。

于是,这样的人机结合,到底是AI调戏了人类,还是人类调戏了AI?对于开发商的解释,网友似乎并不买账,人们纷纷对该系统的绘画才艺开启吐槽模式:

16

17

▲ 来自网友的吐槽

但无论人工智能目前技术水平的好与坏,它似乎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无限蔓延开来。运用人工智能进行艺术创作,或是将人工智能展望及焦虑注入在艺术创作之中,所有这些都难免让今天的人类染上面对未来的焦虑症。

18

▲ 超模Karolina Kurkova身穿“认知礼服”,这条具有认知能力的裙子由服装设计工作室Marches和IBM的人工智能Watson联合设计,裙子上装饰的LED灯可以实时根据Twitter上用户对Met Gala的反应改变颜色,表达出当下用户的情绪。

19

20

▲ 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人工智能机器人为李开复完成了素描肖像作品。图片来源:搜狐科技

今天,数字技术发展的速度随时挑战人类的认知能力,在技术与认知的隔岸相望中,艺术帮我们建起穿梭其间的桥梁,视觉化地呈现技术操控下的世界及人类的处境和精神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媒体艺术家与传统艺术家之间只是创作媒介的区别,他们所做的仍然是反映时代精神的当代性。

21

▲ “Y世代之歌”的展览现场

2015年12月在OCAT上海馆举办的“Y世代之歌”的展览,展出了一批与互联网同岁的“互联网原住民”艺术家以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媒介的作品,对于这些被称为“Y世代”的年轻人来说,所谓计算机编程、机器人技术、3D打印、社交网站传播等等已是信手拈来的工具和媒介。

林科在展览中将他的电脑屏幕桌面展现给观众,桌面上的每一个文件夹是他在电脑上漫游、下载、点击等记录,观众的目光跟着屏幕上的鼠标点击、开启桌面上的文件,但很快你发现,这些漫无目的的网上冲浪本身就是林科夜以继日的艺术创作,或者这就是一个典型的Y世代年轻人的生活本身。

22

▲ 林科的作品常展示自己的电脑桌面(提供:BANK画廊)

互联网时代消融了国家之间的界线和人与人之间区分私密与公开、真实与虚拟的空间距离,网络24小时无时差,电脑不分昼夜随时处于在线状态,然而网络创造的虚拟现实依旧需要面对真实世界的社会现实。

23

▲ 苗颖,《手拿菜刀砍网线》

世界如此迅猛变化中,人类应该如何应对?德国艺术家在艺术馆的户外平台上用59名工人和大批木棍在24小时内通过每分钟调节木棍的位置展现时间的形状,这是数码时代的现代人回望机械手工时代的冥想。而技术创造的奇观是在验证计算机的超凡能力呢?还是考察我们人体自带的感官如何被艺术改变和迷幻呢?

24

▲ 高谷史郎、乌尔夫·朗海因里希、克里斯蒂安·巴托斯,《3D水阵》(提供:上海PSA)

在这个讨论身体、媒体和技术的展览上,身体首先是体验的工具、发言的工具和表达社会意识的工具。正如居伊・德波(Guy Debord)在《景观世界》(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中所言:“在景观世界内是没有行动自由的,一切真正的活动都是被禁止的,是被全球范围的总体管理制约着的。”

25

▲  皮尔维·塔卡拉,《真正的白雪公主》(© Pilvi Takala)

2017年3月,歌德学院在上海组织了在“数据梦想”的框架下针对后人类、赛博格的讨论,并推出林白丽女士策划的展览“异体”。韩国艺术家申承帛与金容动(Shin Seung Back+Kim Yong Hun)在一块浸在海水中的岩石上安置了多个感应器,通过电脑接收海浪冲击岩石的声音。

26

▲ 申承帛与金容勋,《石头》,2017,声音和录像装置(© 申承帛与金容勋)

后人类理论在描绘人类未来的时候,极大程度地依靠技术的发展和技术对人类的改变,完美人类的下一个阶段将会进入自我强化的更完美的后人类。这样的未来展望冲击着人类社会即成的道德、伦理、法律、家庭构建的基础,甚至是对立于人类理性思维的设想。

展览上中国艺术家田晓磊用VR动画呈现一片令人惊悚的后人类狂欢图,长出机械手臂的无性人和被解剖重置的人脑传递出异托邦的悲怆情绪。当我们拥有更完美的后人类的身躯,享受着不死的生命和储存着计算机一样的海量信息的时候,我们人类还存在吗?

27

▲ 田晓磊,《伟大》(© 田晓磊)

28

▲ 吴梓宁 ,《GFP 自耕农—套件使用说明》 ,2016,录像1分32秒(摄影:曾也慎、女模:巫亮萱、男模:李品辰)

在上海歌德学院的“异体”展览上,台湾艺术家吴梓宁的作品《恒空出世》塑造了脱离母体、切断脐带、无子宫孵化生命的后人类的诞生。从达・芬奇的完美人类,到计算机算法控制的超完美的后人类,让这些思考和实验有意义的缘由,是因为生命意义这个恒古不变的话题对人类的困惑。困惑让人类的祖先走出洞穴,直立起来成为智人;困惑让人类飞出地球,在月球上迈出第一步。

艺术家、策展人在未来何以生存?是否会被取代?这是否是一场真实的危机?他们对于AI等技术、媒介如何看待?日本艺术团体teamLab表示,AI不会成为一个艺术创作者。AI可能会像梵高一样画出一幅作品,但那并不是艺术。艺术使人觉得某一特定概念具有审美价值,而那个概念可能以前从未被意识到是“美”的,这种新的“美”并不是一个逻辑上的正确答案。

29

▲ 利用人工智能创作的作品。作者:Google 员工 Mika 

对于AI等技术、媒介的引入,是否会在拓宽人的边界上产生限制和反噬?艺术家林科认为,所有的技术手段都可能变成创作的契机。人使用技术获得最优化的工程解决方案,其间被代替的是机械化的重复劳动。至于反噬,他能想到的就是虚拟的经验在创作经验中的比重会加大,现实经验在创作中会变成更彼岸的经验,我们需要返回现实世界,就像鲁宾逊需要返回文明世界一样。

人对机器的所有想象都是人的浪漫。印第安人相信的是万物有灵,所以他不会去揣测一张桌子在想什么。相信人类中心论的欧洲先哲们很早也提过这个问题,但到今天我们反而要在机器上相信万物有灵,艺术家aaajiao则认为:

“简单地以你为中心去想象它,还要把这种想象变成理性的理论,我觉得这是非常可笑的。艺术家的角度反而更直接——没有定义它,也没有能力定义它,因为不再是上帝视角在使用工具了,你终于被你制造出来的东西反吞噬了。”

从某种意义上是科学的终极形式,是科学这个“宗教”的神的具体形式。在所谓的“奇点”以后,AI是一个人类已经无法理解的存在,但是它能轻易解决人难以解决的事情,AlphaGo就是这个状态的预演。所以艺术在这个状态下,人的主体性可能就没有了,主体可能是AI,而人是跟随者。这倒是回到中世纪了,但是人从AI受到的不是圣灵的恩典,而是算法控制的世界。

或许,在未来,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还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更加深入,不过,它对于整个世界的冲击却是实实在在巨大的,而艺术领域亦不能幸免,2018年,或许正是这一问题得到更进一步深入的起点。

凤凰艺术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