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伦敦时间1月2日,英国艺评家、小说家、画家和诗人约翰·伯格(John Berger)在巴黎市郊寓所去世。这位刚刚在2个月前过完其90岁生日的著名的“观察者”,在历经了近一个时代的沧桑变化后,闭上了早已布满皱纹的双眼。

image002

▲约翰·伯格

约翰·伯格,英国艺术史家,小说家,画家,被誉为西方左翼浪漫精神的真正传人。1926年出生于伦敦。1946年从军队退伍后进入Central School of Art Chelsea School of Art学习。1948年至1955年以教授绘画为业,曾举办个人画展1952年,他开始为伦敦New Statesman杂志撰稿,并迅速成为英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此后他更有多部艺术专著问世,如《观看之道》、《看》、《另一种讲述的方式》等,他亦写小说,名篇G.(1972)获英国布克奖及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最近20年间,伯格一直生活在阿尔插斯山脚下的一个法国小村庄中,濒临消亡的传统山区生活方式令他着迷,并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1972年,伯格与BBC合作的四集电视系列片《观看之道》的问世在图像批评中为观者观看标示出了应有的位置,使得伯格顷刻之间红遍了英伦南北,并奠定了其在艺术批评中“大师级”的地位。这一电视系列的总长和典型好莱坞电影差不多,它不仅将西方艺术史娓娓道来,更重要的是将历史置于其意识形态和经济环境中。接受与观看之间的理论相似,以及伯格始终保持艺术家的气质而抵制学术体制化对自我的束缚,从而在表达上呈现出散文化、实验性的书写风格,甚至改变了整整西方一代人观看艺术的方式。

随后,基于本片的书籍出版。全书包括7篇文章,其中4篇,图文并用,其余3篇,纯用影像。每篇文章讨论一个主题,诸如:艺术与政治,女性作为观看的对象,油画自身的矛盾以及广告与资本主义白日梦。30多年来,本书激起的争论历久不衰,其观点几成此一领域的常识。2015年11月,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

image003

▲《观看之道》(约翰·伯格著)

伯格对于艺术史的理论框架源自瓦尔特·本雅明1936年的论文《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在伯格之前,西方艺术界及社会精英们对于艺术品的鉴赏是充满了对于细节、技法、风格发展、生平、颜色、创作者等渐渐近乎牛角尖般的分析再分析,“人人都沉浸于巴特和法国结构主义”。而伯格以其犀利但不晦涩的语言,打破了艺术世界对内对外的坚硬堡垒:在他的笔下与口中,艺术不再是专属于精英的莫名难懂的事物,转而以平凡生活的外衣进行包装——事实上,在他看来,不只是彼此间距离的缩短,甚至是观赏艺术的原理也都来自于每一个大众的潜意识。

image004

▲约翰·伯格

伯格常常从画中所表现的生活出发,如一件衣服、一件物具,甚至是一个发型,配合上政治与社会环境的常识性描述,将一件件作品所蕴含及表达的故事娓娓道来。在他看来,现代技术打破了艺术阐释的作者迷思,破除了笼罩在艺术之上灵韵。当艺术从“防弹玻璃保护”的博物馆走向日常生活,艺术就将自身的意义“借贷”给了当下的人们,而再一味追求作者的“天才”所赋予艺术的意义则成为了一种“虚伪的虔诚”。在“作者之死”等共鸣下,观者看待任何对方的方式,其实正是进一步肯定对自己的看法的有利时机。

而在如今,艺术大众化、艺术生活化等名词仍然堪称时髦,人人是不是艺术家的话题也被不断讨论,然而,就在艺术进入大众生活的同时,其话语权小范围化的状况仍未更改。简单点,说话的套路简单点,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似乎仍然如《观看之道》的片头一样需要一把刀子割破高高在上的虚假。此外,在摄影术进入寻常大众手中伊始,约翰·伯格就早已抱有极大的热情,而在如今人人都离不开掌中机的时候,观看与被观看者间又该如何相处?人与艺术作品之间的距离、人与媒介的距离、人与人的距离、人与自然的距离,直到人与自己的距离,都无时无刻不在被提起,又被遗忘。

艺术,甚至种种文化作品都试图被以故事的方式叙述,这一源自本雅明的趣味与倾向在约翰·伯格的笔下被充分发扬。约翰·伯格说,送给你们一个故事,你们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故事之所以是故事,就是因为我们并不完全确定,因为我们对其充满怀疑。而生命最终只能用体验的方式去充盈神秘,丰满智慧。

image006

▲ John Berger 1980 Photo © Jean Mohr

image007

▲《约定》《我们在此相遇》《讲故事的人》三书封面

image008

▲约翰·伯格作品五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7月出版

image009

▲从左至右:《观看之道》,1972年10月出版;《肖像:约翰·伯格谈艺术家》,2015年11月出版;《风景:约翰·伯格谈艺术》,2016年11月出版,图片来源:Pelican Publish,Verso

我认为一个写作的人,应该勤于见证身边正在发生的重要事情;即使书写所立即产生的力量,可能看似微不足道、或一时被人忽略,但不要顾虑这些,还是要写。“书写”有着一种非常潜沉的生命(a subterranean life),它蓄积着能量,在某个时刻,会对读者产生一些微小或不小的改变。

image011

▲ 'A Fortunate Man' by John Berger

image012

▲‘A Seventh Man’by John Berger

image013

▲‘Into Their Labours’ by John Berger

生活中越是习以为常的事件,就越能令人惊奇,而惊奇之处就在于在别处缺席后对世界的重新发现。观看之于伯格,重要而深邃。他指出观看先于语言:语言之于理解,如同图像之于观看,尽管我们用语言解释了世界, 可是语言并不能抹杀我们处于该世界包围之中这一事实,恰恰正是观看才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命题是哲学久远探讨的悖论,诸如爱情、生死、记忆、远方、孤独以及永恒。就如四季一样,亘古不变。电影《昆西四季:约翰·伯格的四幅肖像》(The Seasons in       Quincy:     Four Portraits of John Berger)于2016年2月13日在第66届柏林电影节上首映。

本片由4个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纪录短片组成:《聆听之道》(Ways of Listening)《春》(Spring)《政治之歌》(A Song for Politics)和《收获》(Harvest)。它们分别由英国演员蒂尔达·斯文顿(Tilda Swinton)、英国影视文化学者柯林·麦凯布(Colin MacCabe),以及克里斯托弗·罗斯(Christoph Roth)和巴泰克·茲耶多斯(Bartek Dziadosz)执导。这4部短片每部都摄制于一个不同的季节,由冬日起始至秋天结束;每部短片也各自关注伯格生活中的一个方面。

image016

image015

image014

▲《昆西四季:约翰·伯格的四幅肖像》剧照

image018

▲伯格与斯文顿在工作室

image020

▲伯格昆西果园里的山莓和画像

电影《昆西四季:约翰·伯格的四幅肖像》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物传记片。伯格明确表示不希望这部电影成为他成就的编年史。因而电影关注的乃其人本身。它并不强调伯格生命里的重大事件,也不刻意追求叙述结构,而是通过伯格和亲朋好友的对话,以散文诗般,一字一句、一笔一划描摹出这位智者的人性。影片不仅给予了观众了解伯格的契机,也在提醒人们观看自然应有的方式。

看似平静生活的背后,伯格却对未来与人生常常抱有某种不信任与焦虑,尤其体现在马克思主义者的他对于现代社会的商业文化进行的血淋林的剖析。“广告以未来式做出种种许诺,但美好的未来似乎永远没有达到的一天”,“广告的主要作用不是针对现实世界,而是瞄准白日梦”......事实上,早在在《观看之道》的结尾部分,他就“艺术结合金钱”的危险性提出了警告,而这样的现实而今正环绕着我们。今天,在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同一目的又在得逞,它使用的手段是把判断事物吸引人与否的虚假标准强加于人。“如今,艺术原作都笼罩着一层虚假的宗教性,这种宗教性最终是以市场价格为依归。”

image022

▲约翰·伯格(Jean Mohr 摄)

在他看来,所有的广告都在利用焦虑,也在售卖幻想。而历史上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像我们这样,充斥着这么高浓度的影像,这么高浓度的视觉信息。在如今我们的当代社会,“广告”这一词早已远远脱离了其诞生时的狭隘定义,而发展成为任何一个诱惑人们向往更高一个“阶层”的苹果,它可以是一段朋友圈的视频或照片,可以是一幅画,可以是一个新闻,如果心存幻想,那这个世界的任何一种资讯,不论其是否有直接的商业支撑,而都在某种程度上变为了“广告”,艺术也是如此,“绘画的意义变成可以传播的东西,也就是说,它变成了一种资讯,而且就像所有资讯一样,如果派不上用场,就不会有人理会。”伯格曾说道。

image023

▲玛吉·汉布林所绘约翰·伯格,2000年,图片来源: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London

伯格观看理论的历史性出场,与复制技术、广告影像等文化现实的快速扩张密切相关,因此观看理论一经出现便具有强烈的“介入”立场。同时,现代社会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变化也在不停歇地刺激着每一个敏感的思考者与观察者。在不停延伸或扭曲的宇宙中,艺术可以做些什么,又应该以何种形式与不义不公产生对抗或其它关系,也在如今“艺术何为”的呼喊声中扬起又沉默。艺术早已在其发展的历程中被各式的力量所介入,而在如今网络文字与视觉化信息剧烈爆炸的时代,艺术,又可以做些什么?

对于伯格来说,艺术是一件大事,他告诉我们图像如何承载了思想、情感以及看待历史的方式。“我无法告诉你艺术何为,或者艺术怎样完成自己的使命,但我知道,很多时候,艺术审判那审判之人,为无辜之人伸冤,向未来展示过去的苦难。”他在1992年的文集《约定》中写道,“我还知道,有权势者害怕艺术——只要做到这一点,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艺术——而且,在民众中间,这些艺术有时就像谣言和传奇那样发生作用,因为它赋予了生命之残酷以它自身所不能拥有的意义,正是这种意义把我们联合在一起,因为它最终与正义密不可分。”

image025

▲约翰·伯格《虚构》封面,2016年出版,图片来源:Penguin

“每样东西都始于死亡,随后才是诞生。之所以会有诞生,是为了要给那些打从一开始就坏了的东西,在死亡之后,有个重新修补的机会。这就是我们为何出生在这世上的原因,来修补。”

现在该我们看了。

(部分文字与图片来源于网络)

凤凰艺术 综合报道  撰文 王家北  责编 db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