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凤凰艺术独家报道

近日,沸沸扬扬的“基弗事件”趋向平缓,艺术圈内众说纷纭,其中不乏深刻而理性的观点和声音。就此,“凤凰艺术”已相继推出了数篇观点文章。今日,“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特约撰稿人蓝镜关于基弗事件的最新评论文章,笔者将从文化交流平等的角度出发,为基弗事件作出深度解读。

“凤凰艺术”秉着客观呈现事实与多元观点的态度,有意愿在此为这些探讨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希望能有各类观点的积极参与。

从文化交流的平等到基弗风波的反思

48.pic

▲ 艺术家 基弗

今天的《西德通讯》又报导了基弗事件,比《南德报》更详细地披露了一些细节。报导内的是非评判部分虽然都是在客观地复述第三者的观点,但记者对德国贝尔文化中心及德方策展人贝阿特的态度倾向已经流露得非常明显,但具体内情如何还不能只听一家之言。不管怎么说,基弗画廊代理人的目标指向已经不再把央美作为焦点了,谜一样的矛盾只能由迷局中的人自己去解开。

49.pic_hd

▲ “基弗在中国”开幕式现场

关于央美这次事件中的经验和教训,央美的学术部主任王春辰已经总结的非常到位。我作为一个局外人,同时又是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生存的局外人,我还想说说我们这些双重文化身份人更感兴趣的事。

基弗事件说到底是由两种有差异的文化在交流中引起的冲突。(经济利益的分配或公平竞争的原则以及美术从业人士的职业道德问题说到底都属于文化的广义范畴)那么我们在这场由文化交流产生的冲突中,能否总结出一些有益于改善现实社会的经验呢?

52.pic

▲ “基弗在中国”展览现场

在瑞士前驻华大使,著名收藏家乌利西客的一个讲座上,我最后向他提了一个问题:您作为大使来到中国, 主要的责任是维护您本国的利益,推广您本国的文化,同时您又用您的收藏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当代艺术,您是怎样把这两个身份隔离或融合在一起的? 您以收藏家身份出现的时候,有什么办法能保证您用您的眼光选择的艺术是最有代表性的和最客观地反应了中国文化本质的艺术, 而不是最有利于您行使大使职责的选择?您选择的艺术作品被当作中国文化的代表拿到欧美去展示,会导致不了解中国的人去用您的眼光看待中国艺术,您能保证这个结果不会导致欧美对中国艺术的误解吗? 还是这行为本身就是在履行大使的职责-把本国文化渗透到中国, 然后又用推广这些艺术的方式鼓励中国艺术家继续按这个方向发展,并且以此来影响整个中国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

51.pic_hd

▲ “上帝,耶稣、真神”,“基弗在中国”展览作品

补充一下,我对大使的问题不带有任何民族亲疏倾向, 如果瑞士大使推介的文化价值吻合我口味的话,我巴不得他使劲地在中国推介,并且快快地开花结果才好,好的东西就是好的东西,谁给你的不是要点。我提了这个问题只是想听听大使本人对此的解释,而不是在用刁钻的问题去为难他。

53.pic_hd

50.pic

▲ “基弗在中国”展览现场

大使不愧是大使,他回答说:您的问题要讨论的其实是文化交流平等的问题。文化交流是双向的,我做为交流的一方, 只能提供给我能提供的, 和索取我能索取的。在中国还比较贫困的八十年代,这种交流的确是很难平衡,但是现在的中国已经很富有了, 比我有更多可能性对西方输出和索取的人力物力非常充沛,我做为已经退休了的前大使,非常希望能和中国做平等的交流,甚至是反差的交流, 以弥补我们八十年代所占的便宜。

54.pic_hd

▲ 基弗作品 圣洛雷托 丙烯,铅,木头 190 × 330 cm 2009-2010 MAP 收藏

因为时间上的原因, 西客给了我一张他的名片,意思是以后再找个时间“约架”。 拿着这张名片,我竟然没敢前去约架,因为我觉得在我们的对话中,大使在事实面前已经完胜了:中国现在的确已经很富有了,富人们已经快把香舍丽榭大街用金钱占领了,在艺术市场的拍卖会上, 也经常会把若干个外国藏家吓掉下巴。但是我们的文化交流就此平等了吗? 中国人在挤入国外各个领域的市场时给他们输入了中国的哪些文化? 对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哪些影响?是传统的孔夫子?禅宗?易经?风水? 还是当代人的潜规则(有人以此论证中国人比其他人聪明,所以也可以称为中国式智慧)?或者只有中国才能弄懂的人际关系规则(有人认为这是中国人特有的人情味)?实践证明,这些中国特色的文化在国外推广得都不太成功,传统的文化对他们来说太晦涩太神秘,而且连大部分中国人自己都没弄通的东西推广起来确实困难。那些现代的东西倒是比较容易理解, 但是因为和西方当代文明价值取向距离太大而不容易被接受。而且,就算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西方某些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国人并不会以此为荣,被影响了的西方人也不会以此为荣,只能偷偷摸摸地给和取,不能大张旗鼓地宣扬, 所以仍然不被主流文化所容纳。总而言之,我们只是在经济上平等交流了,文化上并没有。

55.pic

56.pic

▲ “基弗在中国”展览现场

央美这次之所以莫名其妙地陷入了不受自己掌控的迷局, 根本原因在于中国艺术事业整体机制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内部操作资金的囧状,我们有富丽堂皇的展馆,但是没有与其相配套的流动资金,一个美术馆如果没有独立的资金, 就不会有独立的意志,这个问题我在《基弗风波的问题其实不是央美的问题》一文里说过。美术馆没有独立的意志, 就失去了国际上的话语权。中国的艺术家常常以参加了国际上某个著名美术馆的展览而自豪,因为被有独立意志的美术馆选中是一个艺术家水准的标志,美术馆一旦失去了标识艺术家水准的功能, 就会沦落成一个博览会上的展示大厅。在美术馆有足够资金的情况下,还依然存在“中国式智慧”和“人情味”的问题,只要这些东西还是主导的游戏规则,美术馆还是不能避免成为博览会展示大厅的命运。(我这次之所以把和自己无关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一样关心, 是觉得央美至少在选择艺术家的水准上是问心无愧的)。

再回到我和希克讨论的问题上:中国都已经那么富有了,为什么中国一流的美术馆不能和国际一流美术馆拥有同样的话语权?没有话语权,谈何文化交流的平等?没有平等,在冲突中自然就会处于被动状态。这难道真的是只有央美才有的问题吗?这些问题真的是在出现了基弗风波之后才出现的问题吗?

展览信息

57.pic_hd

▲ 展览海报

“基弗在中国”(巡展北京站)

开幕时间:2016年11月19日(周六) 下午15:00

展览时间:2016年11月19日—2017年1月8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三层A展厅和B展厅

总策展人: Prof. Dr. Beate Reifenscheid(德)

联合策展人:鲁晓波、王璜生、马跃、顾丞峰

学术指导:中央美术学院

德方主办机构:德国贝尔艺术中心

中方主办机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清华美术学院、艺铭东方文化传媒、百家湖国际文化投资集团

支持机构:

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

(凤凰艺术 独家报道  撰文 蓝镜 责编 林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