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何香凝美术馆维修后开馆系列展览

2016年11月19日,何香凝美术馆经过一年多的维修改造,重新开馆携系列展览开幕。开幕当天,国务院侨办、深圳市领导,以及各大美术馆馆长和艺术人士都纷纷到场祝贺。其主办的展览分为“何香凝艺术精品陈列”展和“取借与变革:二十世纪前半期美术留学生的中国画探索”展。

何香凝美术馆自1997年开馆,至今建馆已有19年。为了解决美术馆的设备、设施的老化和安全隐患,并加强美术馆的研究、展示、教育等基本功能,2015年3月,启动了维修工程。对馆内的基础设施、设备上进行了全面的修缮和更新改造,对空间采取了优化调整,增加了何香凝文献库、图书馆等研究空间功能,希望给广大观众提供更适宜参观、鉴赏何香凝的艺术,以及感受当代艺术的环境,加强并提升公众在何香凝美术馆的体验、互动和审美教育。以下是“凤凰艺术”带来的最新现场报道及对何香凝美术馆常务副馆长乐正维女士进行专访。

15.pic_hd

▲ 维修后重新开馆的何香凝美术馆外景

16.pic

▲ 维修后重新开馆的何香凝美术馆内景 携系列展览开幕

17.pic_hd

▲ 嘉宾开幕合影

18.pic

▲ 开幕剪彩现场

19.pic

▲ 冯博一主持开幕仪式

20.pic

▲ 国侨办宣传司司长 许玉明开幕致辞

21.pic

▲ 何香凝美术馆馆长 任克雷开幕致辞

22.pic

▲ “取借与变革:二十世纪前半期美术留学生的中国画探索”展策展人华天雪开幕致辞

谈到何香凝美术馆,必先要了解何香凝这位兼备中国近现代集政治活动家和艺术家于一身的伟大女性。她的艺术生涯始于1903年与丈夫廖仲恺东渡日本求学的经历,同时她的政治之路也在1905年加入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于辛亥革命、讨伐军阀等斗争,后又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所开始。何香凝自去日本生活几年后,便在1909年进入日本本乡女子美术学校学习绘画,师从端管子川,专攻山水花卉,并在日本帝室画师田中赖璋名下研习狮、虎等动物画。所以在何香凝此次的”艺术精品陈列”展中狮子、老虎、动植物处处可见。

23.pic

▲ 何香凝雕像及生前摄影照片

24.pic_hd

▲ 艺术家何香凝

25.pic_hd

▲ 艺术家何香凝生前与毛泽东合影

26.pic

27.pic

28.pic_hd

▲ 艺术家何香凝生前照片

为了纪念和研究这位祖籍在广东省南海县棉村的伟大艺术家,于是1997年在深圳这座最早进去现代化的城市建造了“何香凝美术馆”,或许在现代化不断加速的文化中,我们更应该去坚守对传统文化的追溯,更何况何香凝也是中国较早将中西文化融合进入现代意义的艺术家。而此次取借与变革:二十世纪前半期美术留学生的中国画探索”展,正是把中国早期曾赴日留学的十一位艺术家汇聚,进而以何香凝为原点,延展至对同时期艺术的研究。

空间的艺术憧憬

34.pic

35.pic

33.pic

32.pic

▲ 策展人为嘉宾导览

从空间的角度来讲,何香凝美术馆在维修之后其定位上更强调何香凝艺术的研究和推广,同时也围绕着她同时代的画家、艺术家,从艺术史的角度进行系统性的关照,让她的艺术更加的丰厚起来,使得她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能得到全面的强化。

36.pic

▲ 嘉宾观赏作品

在开幕仪式中,何香凝美术馆馆长任克雷表示:“时值何香凝美术馆维修后重新开放之际,‘何香凝艺术精品陈列’以一个新的展览形态与公众见面。何香凝的艺术创作与她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在长期的艺术活动和创作中,她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画作气度恢弘,是她70年革命生涯和高尚人格的生动写照。我们馆维修后开馆的典藏陈列,从馆藏千余幅作品中遴选出何香凝早、中、晚各个时期代表作品41件,以及毛泽东1937年致何香凝的信,在呈现何香凝艺术创作发展脉络的基础上,表现何香凝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及苦斗不屈的精神。”

38.pic

▲ 学生临摹艺术家前辈们的画作

关于“取借与变革”展览,何香凝美术馆得到了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北京画院、广州艺术博物院、君匋艺术院、丰子恺纪念馆和私人藏家慷慨的借展作品,以及得到了海内外艺术收藏机构、藏家和专家学者的支持。加之策展人华天雪的策展,以此促成了此次展以20世纪中国美术史贯穿“留学”的线索,以“留日”为起点,以留欧、留美、留苏等相续接从“留学”角度研究中国美术的现代生成。此次画展是何香凝美术馆对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中一次梳理与反思,画展所选择的11位代表性画家,均致力于探讨中国艺术内在的精神品格和思想诉求,在“中西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把宝贵的中国精神文化遗产注入到本土社会思想的构思之中,创造出极具时代特征的中国画并取得了相当成就。

何香凝艺术精品陈列

43.pic

42.pic

41.pic

▲ “何香凝艺术精品陈列”展现场

44.pic

▲ “毛泽东致何香凝的信”(复制件)

何香凝美术馆主要以收藏、研究、展示何香凝的艺术为宗旨,坚持将馆藏何香凝书画作品以多维的视点和角度进行阐述与呈现,并以国内巡展、专题展、常设展的形式,回馈社会与大众。本次“何香凝艺术精品陈列”围绕41件馆藏何香凝书画精品、“毛泽东致何香凝的信”(复制件)、若干何香凝生平历史的文献资料和图片、何香凝汉白玉雕像构成。这批书画作品多数是何香凝生前一直留存在身边的代表之作,也充分展现了她在创作历程中意义深远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展览方式以何香凝书画创作发展脉络为主线,全面呈现何香凝早、中、晚期三个艺术阶段的代表性创作。值此何香凝美术馆维修后重新开放之际,“何香凝艺术精品陈列”将以一个新的展览形态与公众见面,即以1937年“毛泽东致何香凝的信”作为此次陈列展的主旨,在呈现何香凝艺术创作发展脉络的基础上,意在表现何香凝独具特色的人格魅力及苦斗不屈的精神,并以此为设计元素贯穿展览的整体视觉效果。

45.pic

▲ 狮 何香凝 1914 年63×49cm 设色绢本

46.pic_hd

▲ 松菊 何香凝1931年 172×273cm设色纸本

47.pic

▲ 山水 何香凝1929年 34×76cm设色纸本

48.pic

▲ 绿梅 何香凝1943年 57×36cm设色纸本

49.pic_hd

▲ 虎 何香凝1910年  26×30cm水墨绢本

50.pic

50.pic

▲ 祖国山河 何香凝 1951年90×37cm设色纸本

51.pic_hd

▲ 踏梅赏雪 何香凝940年代130×65cm设色纸本

52.pic_hd

▲ 高松立海隅 何香凝1960年 135×140cm设色纸本

53.pic

▲ 延安来信 

“毛泽东致何香凝的信”,原件现藏于中央档案馆。1937年1月,廖承志平安到达延安。3月,周恩来从延安到杭州与蒋介石商谈国共合作条件,后到上海与何香凝相约晤谈。何香凝取出一套上好的狼毫湖笔、一本自己的画集和一本廖仲恺的《双清词草》,托周恩来转交毛泽东,向他表示问候和谢意。时值“七·七”事变前夕,毛泽东对于何香凝的革命救国言行和苦斗不屈的精神,早已十分景仰,收到她所赠送的礼物后,于1937年6月25日致信何香凝,表示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毛泽东的书法,笔走龙蛇,遒劲有力,在现代书法史上独树一帜。因此,在展陈中复制了毛泽东信笺,以突显这件展品的文献感,同时也将毛泽东书法的艺术性作为展览的一个视觉补充,与何香凝晚年画作中历届多位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和赞美交相辉映。

取借与变革:二十世纪前半期美术留学生的中国画探索

54.pic

▲ “取借与变革:二十世纪前半期美术留学生的中国画探索”展现场

在对何香凝艺术进行研究和展示的同时,我们也将与何香凝同时代的艺术家和艺术创作作为考察的对象。作为维修后开馆系列展览之一,由何香凝美术馆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华天雪等策划的“取借与变革:二十世纪前半期美术留学生的中国画探索”展览,将于2016年11月18日下午在何香凝美术馆开幕。

56.pic

55.pic

▲ “取借与变革:二十世纪前半期美术留学生的中国画探索”展现场

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线索可以用“留学”来贯穿,它以“留日”为起点,以留欧、留美、留苏等相续接,由留学生们带回的从技巧、方法到观念、制度等各个方面的“新知”,逐步地改变了传统中国美术的生态与格局,从“留学”角度研究中国美术的现代生成,也就成为中国美术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但限于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局限,围绕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和专题性的展览始终有所欠缺。为此,以“取借与变革:二十世纪前半期美术留学生的中国画探索”为专题的展览,即意在探讨20世纪美术留学的经验对中国画探索所造成的影响。考虑到展览规模和研究的深入,展览范围限定在1905-1937年间,有留学日本背景的美术家的中国画改良实践上。

57.pic

58.pic

▲ “取借与变革:二十世纪前半期美术留学生的中国画探索”展现场

59.pic

▲ “取借与变革:二十世纪前半期美术留学生的中国画探索”展 关良作品

“留学”在1937年之前的留日中始终是一个包含了“游学”的宽泛概念,这一点也适用于“美术留日”。“美术留日”通常以1905年黄辅周考入东京美术学校为起点,1905-1923年达到繁盛;1919年一战结束、留法勤工俭学运动高涨起来后,“美术留欧”逐渐结束“美术留日”一花独放的格局,进入二者平行发展期,直至1937年“七七事变”后,“美术留日”“戛然中止”。在1905-1937年间,以东京美术学校为核心的日本近20处美术教育机构接纳了约六百名中国留学生,其中约72人为正式毕业生。中国留日美术生大多选择学习西画,此外对雕塑、建筑、陶瓷、漆艺、图案、美术史、日本画等也均有涉及。他们回国后遍布于各地“新美术”领域,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由古典向现代转型初期最重要的开拓者和践行者。

60.pic

▲ 朱屺瞻《杜鹃花》

61.pic

▲ 黎雄才《云南曲靖沾益道中》

62.pic

▲ 关良《三打白骨精》

受日本画坛“日洋融合”探索的影响,留日的中国美术家中,回国后改画或继续从事中国画的现象,在整个美术留学史上相当突出。这个群体包括黄辅周、何香凝、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郑锦、鲍少游、汪亚尘、朱屺瞻、关良、丰子恺、张善孖、张大千、陈之佛、丁衍庸、髙希舜、方人定、黎雄才、杨善深、黄独峰、黎葛民、谢海燕、林乃干、苏卧农、傅抱石、阳太阳等约26位画家,颇为可观。其中丰子恺、关良、陈之佛、朱屺瞻、傅抱石、丁衍庸和岭南画派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方人定、黎雄才等11位画家,成就最为显著,他们为20世纪中国画改良实践提供了异彩纷呈的改良方案,做出了探索性的贡献,其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对待与关注。这次展览试图通过这11位代表性画家的48幅作品的并置,直观地呈现出他们在中国画改良方面的创造性成果。同时,我们还将“摹借”问题特别提示出来加以探讨,即以这11位画家为代表,反映出20世纪前半期中国画改良实践对日本的借鉴情况的复杂——与传统中国画渊源颇深的日本南画体系,偏于装饰、甜美、雅致的日本画体系,以及所谓“二手西方”一脉等,所呈现出的日本画坛东西洋融合与杂处的多元状态,直接造成了中国画家“摹借”上的多元性、复杂性以及转化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可以说,在他们的风格形成中,对日本的“摹借”是首先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希望借此引起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研究领域对该问题的重视。

63.pic

▲ 高奇峰《猛虎图》

64.pic

▲ 高剑父《昆仑雨后》

65.pic

▲ 傅抱石《山水》

66.pic

▲ 丰子恺《香稻》

在展览开幕后第二天,将举行由华天雪主持的“借路扶桑:留日画家的中国画改良”学术研讨会,邀请有郎绍君、王中秀、袁宝林、洪再新、杨小彦、朱万章、华天雪、佐藤道信、山梨绘美子、阮圆、吴孟晋、前田环、富泽ケイ爱理子、苏文惠、李超、万新华、蔡涛、张鹏、彭飞、杭春晓、魏祥奇、徐翎、林夏瀚等20余位国内外相关学者就此研究方向撰写了专文。希望在这11位留日画家的中国画改良基础上,适度扩展讨论范围,将“留日”乃至“留学”作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一个整体现象给予观照与研究。研讨会将有论文集正式出版发行。

67.pic

▲ 丰子恺《人民的西湖》

68.pic

▲ 方人定《闲日》

69.pic

▲丁衍庸《粉墨登场》

70.pic

▲ 陈之佛《迎春》

71.pic

▲ 陈树人《淡黄杨柳舞春风》

该展由何香凝美术馆乐正维副馆长担任展览总监,联合策展人有何香凝美术馆艺术总监冯博一,助理策展人有苏文惠、房桦、易东华。展出的作品得到了广东省博物馆、广东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北京画院、广州艺术博物院、浙江桐乡市君匋艺术院、丰子恺纪念馆及私人藏家的慷慨借展和支持。

在2016年11月19日-2017年3月19日的展览期间,何香凝美术馆还将配合展览和研讨会,举办一系列的宣传、讲座、推广等公共教育活动,扩展何香凝美术馆维修后开馆系列展览的普及、作用和有效影响。

展览信息

72.pic_hd

▲“何香凝艺术精品陈列”展海报

展览名称:何香凝艺术精品陈列

展期:2016年11月19日—2017年3月19日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1-3号展厅

73.pic_hd

▲  取借与变革:二十世纪前期美术留学生的中国画探索海报

展览名称:取借与变革:二十世纪前期美术留学生的中国画探索

参展艺术家:高剑父 高奇峰 陈树人 关良 朱屺瞻 陈之佛 丁衍庸丰子恺 方人定 黎雄才 傅抱石

主办:何香凝美术馆

协办:广东省博物馆 广东美术馆 浙江美术馆 北京画院 广州艺术博物院君匋艺术院 丰子恺纪念馆

展览总监:乐正维

策展人:华天雪 冯博一

助理策展人:苏文惠 房桦 易东华

展  期:2016年11月19日—2017年3月19日

地  点:何香凝美术馆4-8展厅

“借路扶桑:留日画家的中国画改良(1905-1937)”学术研讨会

学术主持:华天雪

与会学者:蔡涛、曹庆晖、杭春晓、胡斌、华天雪、李伟铭、林夏瀚、彭飞、苏文惠、王中秀、徐翎、杨小彦、张鹏、郑工、朱万章(按拼音排序)

时间:2016年11月19日上午9:30-下午18:00

地  点:何香凝美术馆报告厅

“取借与变革:二十世纪前期美术留学生的中国画探索”系列公教活动 

公教活动一:不改不填——我的青葱我来画

嘉宾:熊文韵

时间:2016年11月26日(周六全天)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公教区

招募对象:50—70岁的老人

招募人数:10人

报名截止时间:2016年10月31日

公教活动二:不改不填——互“绘”互爱

嘉宾:熊文韵

时间:2016年11月27日(周日全天)

地点:何香凝美术馆公教区

招募对象: 带有6-10岁孩子的家庭

招募人数:15个家庭

报名截止时间:2016年10月31日

(凤凰艺术 深圳报道 采访 Lee 摄像 李凯 责编 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