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2016年11月17日星期四晚间,一条来自《艺术新闻》(The Art Newspaper英文版)题为“艺术家安塞尔姆·基弗(Anselm Kiefer)要求取消本次‘基弗在中国’个展”的新闻被刷屏,瞬间引爆微信朋友圈。“凤凰艺术”带来相关报道。

image001

▲来自《艺术新闻》(The Art Newspaper英文版)题为“艺术家安塞尔姆·基弗(Anselm Kiefer)要求取消本次‘基弗在中国’个展”的新闻

 

2016年11月17日星期四晚间,一条来自《艺术新闻》(The Art Newspaper英文版)题为“艺术家安塞尔姆·基弗(Anselm Kiefer)要求取消本次‘基弗在中国’个展”的新闻被刷屏,瞬间引爆微信朋友圈,轰动国内艺术界。这位71岁高龄、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在世的艺术家针对将于11月19日在中央美术学院展出的基弗个展一事感到“深深的失望”,因为这是他本人“没有承诺或同意”的。

基弗在一份声明中说到:“在我绘画生涯中,所有重要的国际性展览我都会深入参与;这是一个极大的遗憾和疑惑:我在中国的首个个展的组织者们显然把我排除之外。”基弗否认支持这个展览,并写信给组织者们澄清自己的立场,他“要求取消展览”。基弗还补充说道:“中国的观众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也很期待很快可以在中国举办我的大型回顾展。但是,这次的展览,我无论如何不能同意,而且肯定不会参与或出席。”

与此同时,基弗的伦敦画廊代理白立方也发出表声明:“我们非常震惊地发现中国可以不顾艺术家的反对而执意展出基弗的回顾展。基弗其余所有的展览都是通过他许可的。我们证实,艺术家本人不会以任何方式支持或同意这次展览,更不会出席跟展览有关的活动。”

“凤凰艺术”获悉此消息后,第一时间连线采访本次展览联合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虽然此刻王馆长正在汕头陪伴生病住院的母亲,但他还是通过微信接受了记者的简短采访,以下为谈话实录。

王璜生对话“凤凰艺术”

image003

▲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

 

王璜生,1956年生于广东省汕头市。美术学博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美术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州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特聘教授。

2004年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2006年获意大利总统颁发的“骑士勋章”,2013年获北京市颁发的“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创办和策划“广州三年展”、“广州摄影双年展”、“CAFAM双年展”、“CAFAM未来展”和“北京摄影双年展”。策划“毛泽东时代美术(1942-1976)文献展”和“中国人本·纪实在当代”摄影展等大型展览。2000年至2009年任广东美术馆馆长。

(为了方便您的阅读,以下“凤凰艺术”为Q,王璜生为A。)

Q:王馆长好,您看到今晚那则被刷屏的、关于基弗要求取消11月19日即将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的他的作品展的消息了吗?有何感想?

A:我看到了《艺术新闻》的有关报道。但是其实这个事情,比较早我们就已得知,而且我们也一直敦促德国主办方去和艺术家基弗本人进行更好的沟通。因为这次作品的来源是基弗的最大藏家,还有德国的科布伦茨路德维希博物馆。主办方也说过他们会去和艺术家沟通好,我就不知道这个情况大概是怎么回事,这里面有什么特别的问题。但是作为我们美术馆还有学院,我们觉得这个事情,只要主办方和德国方面认为在法律上,还有在程序上没有问题,我们就觉得还是可以做的。

从情理上讲,基弗本人如果能热情的参与当然是非常好的;但是从道理上讲,作为一个藏家、一个博物馆要去组织一个他的展览,我们觉得这个也是成立的。因此我们的原则就是,只要德国主办方,希望德国的主办方可以更好的沟通这件事。他们觉得没问题,这个从法律层面没有问题,我们也就觉得没问题啊。但还是表示一种遗憾而已,因为事情不像想像的这样。

基弗的展览,无论是我还是范迪安院长都是从十年前都在努力要做成的,但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资金的原因,因为基弗的展览是很难做的,都没做成。那么这次德国方面投入了这么大的精力,送来了这么好的作品,其实这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觉得应该努力促成这件事。能够促成,如果基弗也很开心,或者各方面都顺利那当然是最好的事了。但是作为我们美术馆方觉得能够引进这样一个展览,这个展览的作品来历也是非常清楚的,而且在学术的策划上也是非常认真的,其实是可以的。

Q:面对争议,你们准备怎么应对?

A:我觉得科布伦茨德维希博物馆的馆长贝娅特·海芬夏特教授(Prof. Dr. Beate Reifenscheid)特别认真,她说她从八十年代起就一直在做展览。她也非常自信,说要做出一个很好的展览。那么目前看来,这个展览的作品非常不错。老范的意见就是说,大家还是等看完展览再来谈谈或者探讨一下这样一些事情吧!

你们看完展览之后就会觉得这是一个太难得的展览了,而且应该非常感谢德国主办方花了很多很多的资金,其实我们央美美术馆是捡了个漏促成了这个展览。大概是这样吧!

Q:也就是说这些争议将不会影响此次展览的正常举办,是吗?

A:这次展览将正常举办,一切都很正常,还会有一个讲座的。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关于“基弗在中国”展览的声明

对于安塞姆·基弗此前通过媒体的表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也于今日做出正式回应:

中央美术学院关于“基弗在中国”展览的声明

我们关注到英国《艺术新闻》发布的"安塞姆·基弗要求取消他在中国的首展"的报道,现就“基弗在中国"展览相关情况声明如下:

一,“基弗在中国”展德方主办机构表示,本次展览的所有展品都得到了收藏家及收藏机构的授权,这一展览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

二,“基弗在中国”展德方主办机构表示,展览主策展人,德国路德维希科布伦茨美术馆馆长贝娅特女士曾多次主动与基弗先生联系,德国藏家及德国藏家机构也多次向基弗先生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参与此展,但由于种种原因,都没能顺利沟通。

三,作为“基弗在中国”展中国合作伙伴之一的中央美院美术馆,本着对基弗先生的高度敬佩和对他艺术成就的认知,也本着引入这一无论是艺术性或学术性都极为严肃和意义重大展览的意愿,接受了德国主办方策划和筹组的这一展览项目,并作为中国巡展的第一站。我们也为这个展览的推广、学术研讨和公共教育做了大量准备,相信这一展览将在中国文化艺术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四,在与德方主办机构签定展览协议后,我们曾获知基弗先生並不赞同举办这个展览,但鉴于这个展览作品的合法性,我们没有理由中止与德方主办机构的合作。我们也非常遗憾这次展览基弗先生没有直接参与,并再一次来中国访问交流,使这一中国艺术界等待多年和努力多年的基弗展览更为完美更为完善。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美术学院和重点美术馆,我们希望与基弗先生在未来有进一步的合作交流。

五,我们非常感谢所有为这一重要展览付出艰辛劳动和巨大投入的机构与个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6年11月18日

艺术圈众说纷纭

从11月17日晚到今天上午,此事引起中国艺术圈一片哗然,微信朋友圈的相关议论此起彼伏,以下为摘抄内容:

李国华:从活动策划角度看,基佛展明显是一个空手套的典型案例。组织者利用了德国基金会和收藏者想出货给中国人的心里,促成此次基佛中国行。因为近年来不断有欧洲机构或者个人卖家希望打包出售基佛的作品给中国土豪。而组织者也可以用此在国内赚中国土豪或者机构的钱。前期的国内承接方百家湖明显当了炮灰,当活动几乎成行时,或许德国那边觉得中国民间机构不够有分量,于是组织者又拉上了央美美术馆。央美美术馆原来以为捡了个大便宜,但深入后发现里面有很多问题,但此时骑虎难下。再说中国人总是做大事“不拘小节”。而基佛发声或许出于三个原因:第一老人家完全不知情,忽然知道后很愤怒;第二,他知情,但是对组织者的名声很担心,没同意;第三,所谓学术展背后的商业活动损害了基佛和他现在的代理商白立方的利益,又或者三者兼有。总而言之,这就告诉我们,只要能办成事,在中国大家对忽悠和骗子的容忍度是很高的。因为中国的观众不会介意基佛不同意,他们还是会去买门票看的。至于什么合不合理法,我觉得没有必要讨论,都能把作品拉过来了,还讨论什么合法。只是道义亏空了,再好的作品展览也无法弥补和掩盖。以上仅为个人判断。

何雨:德国美术馆和艺术家工作室/代理画廊之间的沟通还是存在很大问题。虽然收藏机构拥有作品的所有权,和展览权,但是艺术家始终保有作品的图像版权和知识产权。像这样大规模的展览,任何用于宣传、画册刊印的作品图都应该需要经过艺术家工作室处理图像版权的吧?从法律的角度来讲,央美可以做这个展览,但是Kiefer可以拒绝批准任何宣传图像。

高洁:1,应该理解美术馆展览是什么。从艺术史概念的意义上说,如果美术馆是展示艺术的尸体的地方。问题是,尸体的灵魂还不干,这是强制杀死这些作品。艺术家参与是因为自以为这些作品还未死透,这就逼着他放弃抢救,强制安乐死了。

美术馆的职能不是媒体!美术馆也不应该是沙龙!这个概念要搞清楚。美术馆是艺术文化工作中的一环,是在建设中的一环。还有,策展是什么?艺术家在策展中重不重要?是把艺术作品当成工具,插图,还是景观?策展也是概念创作,也是文化工作中的一环,不仅仅是实务操作。

当这些都没有的时候。中国的艺术环境就是媒体导向。也就是说,我们缺的,是美术馆。

岛子:基弗的声明极有张力,展览并非展览作品。

基弗尔的重要性在于:持续追问艺术与存在(哲学意义的)问题,人类是否面临一个即将到来的史诗般程度的灾难?信仰和精神在当代能否被表达?所谓全球化,似乎审美、资本丶娱乐和宣传之间的界线已经不复存在,那么艺术家的道德责任又是什么?在传媒主义主宰的时代,如何保存记忆和历史?一一尽管已经不多的历史哲学的反思性历史?在主体性死亡之后,艺术的精神支点在何处?

赵子龙:基弗一个正常而合理的表态,让国内众多精英如获圣火令,各种引申拔高上纲上线。文人们令人失望的地方在于,分不清“喜不喜欢”与“应不应该”之间的区别,在于总是仰仗缺乏理性公道基础的正义感。不知道各位义士究竟获得了多少信息就匆忙做出判决?我与双方都无利益关系,说这几句话只是认为:客观公道是一切道德正义的前提。

在没有一手详细资料和证据的前提上又要硬加评论,只好假设别人意图。然而,假设别人意图是不符合批评伦理的。

各位看官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并没有站到任何人一边。我是说有理说理,有据说据。不是不能道德批判,而是说如果真要道德批判,请不要赋予自己额外的道德豁免权——比如当你假设执行方因利失义,那么你得先确认自己从来没有因利失义才能有资格说出口。如不能,只好说法理。我觉得这逻辑一点都不绕。

陆兴华:我认为参与买卖的画家无权利干预藏家的展览。买画,是收购画家的欲望,藏家是展他对画家的欲望的欲望,体验主人位置,不能如此,他当初为什么要付款?拉康在《四项基本原则》里说,画家是待雇的上帝,给我们生产客体小a,也就是撩,供我们自己撩~

徐娟:希望这次的争议会推动艺术家版权与作品所有权关系的进一步理清……

章锐:转发某律师观点: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请德方出具已经取得基弗同意展览的授权的相关证据。拿得出,展。拿不出,撤。以遵守与德方协议为由执意展览,是不懂法,且引火烧身。#展览权是著作权的一部分,不随作品转移而转移#

Crystal baoxi:参考一下artist re-saleright . 各国法律不同,适用性不同。作品与艺术家分离,艺术家不再拥有作品所有权,销售利益分配权,甚至大多数情况下剥夺知情权与参与权--确凿商品化。如果类比artist re-sale right,在没有立法的国家合法性当然通过,但是情理上可考虑立法,况且尊重知识产权的先进国家都开始以此为鉴。

徐累:(艺术家要求取消展览的声明)活着就有用,死了没用。物权归藏家,版权归艺术家,既然以艺术家名义展,艺术家有冠名权。 央美本意是好的。

     林天苗:我去巴黎访问过他的工作室,他很在意在中国展览,她太太为此事来中国两次在选地方,所以他是谨慎在中国做大展览。如果收藏家先展览了,就有可能破坏了他的展览节奏。从他的生活品质上就能判断,他是非常强悍的艺术家。他派太太来中国,他一定不能忍受在大学的美术馆展览。(艺术家要求取消展览的声明是否有效)要看从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他是个很厉害的艺术家,他亲口说:不喜欢布什,8年我不在美国做展览,也不去美国。资本的权利已经伤害到艺术。

    王功新:我家有基费所有的大画册,都是他本人寄来的。关键是他本人从巴黎寄来的。

    周晓雯:艺术家还活着呢!不是在哪里展览的问题!一个在世艺术家的大型回顾展,没有艺术家的参与和认可,这是不妥当的,也是不尊重的。看看蓬皮杜的展览,和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的展览,这样的展览,艺术家对自己负责,更对于喜爱他的观众负责。

    倪军:作为八十年代应该是第一个用中文介绍这个德国人的我(发表在当时很火的《中国美术报》),今天下午会接受雅昌艺术的采访谈一下基大佛……我转自肖戈领导的凤凰艺术的王家北的微信 家北说:"罗兰巴特说作者之死是个问题"。 所以这个事件是个当代哲学问题 我认为作者已死是当代艺术的一部分 就像美国的政治体现的是总统已死一样 因此这个月是文化上的一个转折点 凸显了社会觉醒和法律新课题等等问题 也凸显了所谓作者的尴尬症 作者的概念正在消亡 这和版权还不是一回事儿 在大谈IP的时代完美的智能人正在悄悄走到你身边 基大佛的背后哪有那么简单 大家娱乐一下得了.

谢晓冬:基弗个展央美应该是有展览权的,合法性上没问题,或者说是符合中国法律规定的。中国著作权法第十八条规定:“美术等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但美术作品原件的展览权由原件所有人享有”。注意,这条特别规定展览权归藏家或收藏机构。当然,还要看德国的法律如何规定,以及这次展览的合作方-德国的收藏机构是否与基弗有特别的约定。至于,“回顾展”是否需要基弗夲人同意并参与,是另外一个问题。当然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我们还需要了解更多细节和通常惯例再做判断。

伍劲:现在的话题点成了到底谁有展览权!是艺术家还是收藏者?这个让律师们来发言。但是这个展览走到现在这步,也在意料之中。关于德方主办单位信用上的质疑,之前就成过网络热点。中方主办各方不可能完全没有耳闻。至于是否白立方画廊搅局,目前还未证实。但是艺术家对于此次展览的不合作,也是明摆着的。热脸贴上冷屁股,也大可不必。西方大师入华,现在是票房保证,又有学术姿态。大家都在赶潮流,反而让基弗们不屑,不就这么回事吗?想起三月份崔西艾敏香港展览接受外媒采访,大意是:此地人傻钱多速来……还不够说明问题么!

靳卫红:商业展览在中国为何变身为学术展?这与多方面的利益太密切。央美在声明说本展展品合法性没有问题。但是冠以“基弗在中国”,并且“回顾”这些暧昧的主体性宣誓就显得非常耐人寻味了,俨然基弗参与了一般。基弗特别声明提出这一点,没有同意与授权。借展也是展,大大方方地,你挣你的钱,我看我的画,都不是坏事。央美有必要替此展包包扎扎,描红画绿吗?!你们对基弗有兴趣是你们的事,人还活得健健康康的,哪能由得这般戏弄。商人要挣钱,学术家想要名声。我感觉,本来这坑是别人挖的,但现在,同志们都掉进去了!

杨千:各种信息透露出德方主办机构和德方策展人没有第一时间与基弗沟通并征得同意,以至于造成先斩后奏的局面,损伤了艺术家的尊严。而央美馆并不知情。央美馆在做一件好事,让我们能见到如此完整的基弗大展。所以,我支持基弗,一个令人佩服的大师!我也支持央美美术馆!期待大展!

......

布展现场

image005

▲布展现场

“基弗在中国”北京展览目前正在紧张布展中,将于2016年11月19日下午三点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正式拉开大幕。这将是首次在中国举办安塞姆·基弗艺术创作的大型回顾展,展览作品为来自德国MAP收藏和路德维希科布伦茨博物馆的藏品,包括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基弗创作的绘画、雕塑、装置、摄影作品共87件,部分作品尺幅巨大,是基弗的代表性作品。

image006

▲《莉莉丝的女儿们》综合材料:纺织物、干燥植物   286.1x141.5x10.1cm   2010 年

安塞姆·基弗是德国新表现主义的主要代表,也是当代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德国新表现主义艺术风格始于20世纪60年代。它的兴起在现代主义行将结束之际延续了欧洲长久以来的绘画传统,一度在上世纪80年代掀起关于绘画的回归的讨论。它以德国表现主义为基础,关注当下的历史和现实,推动绘画语言的革新,打破了美国波普艺术、极简主义和抽象艺术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成为当时西方艺术的主要形态之一。

基弗的作品包括绘画、雕塑、装置、摄影等,但每一种类型又都超越其本身的固有形态。他的作品无论从体量上还是主题上,都具有史诗般的特质。在其中,他直面德国历史中曾经的黑暗,挖掘隐藏在集体回忆中的禁忌,并将它们与日耳曼式的神话、宇宙观以及对信仰本质的深入思考交织在一起。他拥有同时把握强烈情感因素与严肃主题的非凡能力。他的艺术创作为欧洲艺术的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基弗曾于1980年,与乔治·巴塞利玆一起,代表德国参加第39届威尼斯双年展。

image007

▲《上帝、耶稣、真神》油彩、乳化剂、丙烯、物品   280 x 380 cm  2011年

人们初次接触基弗的艺术,总会在瞬间被其强烈甚至是震撼的视觉效果紧紧抓住。他的作品中充满宏大、壮阔、凝重的空间场域,具有强大的视觉力量。除了尺幅庞大之外,这种力量,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的作品材料中对“物性”的借用、转换和表达。铅、钢铁、泥土、水泥、水、灰烬、感光乳剂、石头、柏油、塑料、树枝、干花、麦秆、纸片、照片等等,都参与到作品的建构之中。对此,基弗曾谈到,“我把绘画当作对材质的检验。”他又说,“我觉得在物质中存在着精神”“当我使用稻草或铅等物体时,我发现这些物体的精神,我提炼它们并展现它们”。

image008

▲《莉莉丝在红海》综合材料   115 x 101 x 228 cm  2015年

然而,基弗并不止步于“视觉”的魅力,而是借由它,将人们的眼光引向共同历史的深处,也引向个体记忆的深处。基弗说过:“我很了解历史,所以当我看到风景的时候,我不只看到的是纯粹的景色,还有战争和历史的痕迹。所以风景对我来说不是纯粹的风景。”他的作品探讨战争、民族、集体意识、文化、神话与传奇等等问题,他以各种方式不断地去重新唤起人们对它们的反思,刺痛民族集体记忆的神经。曾有评论谈到,“他努力正视纳粹时期的恐怖及德国的历史、文化和神话,并且希望为德国理想主义疗伤,助其复兴”。安塞姆·基弗是首位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的造型艺术家,这个旨在奖励全世界在文学、科学和艺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并致力于和平的人士的奖项的评委们一致认为,安塞姆·基弗是一位“迫使所在时代面对那令人不安的废墟般的、瞬间即逝的道德信息”的艺术家。

image009

▲布展现场

安塞姆•基弗与中国当代艺术渊源很深,远在“85’新潮”如火如荼并开始转入理性及批判性思考的时候,基弗就被介绍到中国。1990年代初,基弗已在中国艺术界受到普遍关注。而1992年,基弗本人来到中国,逗留了3个来月,从北京到西安,进入新疆,走到丝绸之路南线,最后辗转到巴基斯坦和印度。在20多年之后,基弗的作品终于得以在中国展出,无论是对于艺术史研究,还是当代艺术观念、认识论、方法论等方面的碰撞,以及对于历史和现实的认知、思考与反思等方面,都可能带来不同寻常的反响与震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作为巡展的首站,希望借助此次难得的机会,从中国历史现实与艺术现实的角度来展开对基弗的解读和研究,以期对中国当代艺术文化的发展,以及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艺术责任感的树立,有一些帮助和推进。

image010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由德国贝尔艺术中心与中央美术学院及其美术馆,清华美术学院,艺铭东方文化传媒及百家湖国际文化投资集团共同主办,经过各方长期艰苦的努力,终于使展览得以实现。除了作品的展示之外,本次展览还将开展研讨会、系列学术讲座、特别主题开放日等多种学术和公共教育活动,并出版展览画册和学术文论集。

该展览为特展,将从11月19日持续至2017年1月8日。

展览信息

image011

▲展览海报

“基弗在中国”(巡展北京站)

开幕时间:2016年11月19日(周六)下午15:00

展览时间:2016年11月19日—2017年1月8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三层A展厅和B展厅

总策展人: Prof. Dr. Beate Reifenscheid(德)

联合策展人:鲁晓波、王璜生、马跃、顾丞峰

学术指导:中央美术学院

德方主办机构:德国贝尔艺术中心

中方主办机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清华美术学院、艺铭东方文化传媒、百家湖国际文化投资集团

支持机构:

北京靳尚谊艺术基金会、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

(凤凰艺术综合报道  责编 Soph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