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凤凰艺术 作者:邱家和2016-05-10 09:29

4月中下旬之交,笔者有幸作为中国文化代表团成员,随团前往以色列考察其当代艺术的现状,诚如代表团团长、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所指出的,这次考察日程紧凑但层次丰富,让代表团有机会经历一次“考察以色列的艺术生态之旅”,用一个他特别喜欢的词汇来描述,就是进入了以色列当代艺术的“现场”。

以色列博物馆雕塑公园里,印第安纳的希伯来语版本的《爱》

以色列博物馆雕塑公园里,印第安纳的希伯来语版本的《爱》

笔者将就此次考察发布系列报道,这是第一篇序篇。

“邀请1000位各界精英去以色列”

考察团由以色列大使馆邀请组成,从组团到出行时间很短,在出发前才拿到了日程表。5天考察,日程安排非常紧凑,每天4到5个考察项目,对象大体是四类:首先是美术馆、博物馆体系,由以色列博物馆和特拉维夫美术馆为首的大大小小的艺术空间;其次是艺术院校;第三是艺术家工作室;第四是专业艺术机构:包括画廊、艺术家工作坊与雅法的摄影节。

代表团在耶路撒冷老城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王璜生、邱家和、张芳、范迪安、魏明,邹玲、靳宏伟

代表团在耶路撒冷老城合影:从左至右依次为王璜生、邱家和、张芳、范迪安、魏明,邹玲、靳宏伟

接待考察团的主人是以色列外交部主管文化交流的部门,据其主管官员透露,这次考察团得以成行,出自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下令规划实施的一个庞大计划,因为明年是中国和以色列建立外交关系25周年,所以他们打算邀请1000位中国的各界精英到以色列与同行们交流。所以在规划这次考察团的日程表时,重点考虑让中国同行能够看到以色列当代艺术的各个侧面,并与艺术家、策展人、馆长、画廊主乃至收藏家等艺术生态链上各个环节的专家进行交流。

有意思的是这位官员还谈到了她个人的理由:长期在欧洲担任外交官从事文化交流的她发现,欧洲近年来反犹主义日益猖獗,令她十分担忧。反过来,当中国文化代表团来以色列考察的消息传开,在当地引发热烈反响,周末也电话不断,希望能安排机会与中国代表团交流。这表明不仅以色列官方,而且其民间都对中国很有兴趣,希望与中国同行交流。

犹太人的圣地:哭墙

犹太人的圣地:哭墙

敏感而陌生的国度

在飞往以色列的长达十多个小时的飞行途中,机舱前的显示屏上随时都在呈现飞机的飞行线路,十分形象地展示了中国和以色列的空间关系:中国在太平洋西岸,以色列在地中海东岸,当中隔着亚洲大陆,而数千年来连接两地的,就是驰名全球的“丝绸之路“。

耶路撒冷圣殿山上的哭墙与阿克萨清真寺

耶路撒冷圣殿山上的哭墙与阿克萨清真寺

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看,这个人口仅800多,面积仅2万多平方公里的小国,却引人注目,这不仅因为其首都耶路撒冷是世界三大宗教的圣地,也不仅因为其作为犹太国家的特殊身份及其背后的悠久文化传统,更因为其在战争中崛起,却成长为中东地区经济最发达、商业最自由繁荣、高科技产业化程度最高的经济体,与中国有很大的互补性。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的衰微,中国确立了“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以之间展开合作,加强文化交流,是一个历史新动向,将改变中东、远东乃至整个亚洲大陆的格局。

然而,以色列对中国人来说,还是显得陌生而神秘。正如代表团团长对笔者所指出的,在中国美术馆当了9年馆长,多次想与以色列的美术馆有接触,但一直没有实现。以色列的艺术,不管是传统的还是当代的,在中国展出的也比较少。

同行的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也对笔者表示,在考察中发现以色列人对中国都很陌生,很多人都没有到过中国。很多学校和机构跟欧美同行有密切联系,但与中国同行都联系很少。2015年央美美术馆做了第二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主题叫“陌生的亚洲”,其中有一位以色列策展人和四五位以色列的艺术家参加,都是第一次和亚洲接触。他们也没有把自己看作亚洲的一员,好像是在西方文化体系里生长出来的文化分支。

代表团在艺术家工作室

代表团在艺术家工作室

考察团的综合性堪称特色

“印象很深,收获颇丰。”这是范迪安对这次考察的小结。无论是大大小小的美术馆博物馆,还是顶级的艺术院校,各种艺术机构与艺术家工作室,让范迪安觉得兴奋的是,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进入到以色列的艺术生态的现场。

不过他认为这次考察还有一个特点,由于以色列外交部的精心安排,这次考察团的成员结构比较特别,有来自艺术院校与美术馆的专家,也有来自画廊、私人美术馆的老板,有著名繁荣私人藏家,还有艺术专业媒体的同行,构成了难得的综合性。

这种综合性,不仅让考察过程直接带来未来中以之间的文化交流项目,也深化了考察过程。他指出,今天对当代艺术,光靠对一个机构、某个领域的考察都是不够的。因为其建立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艺术的生产、传播、教育、以及社会接受,需要作一个整体观。这次考察很有特色的一点,就是这次代表团有综合性,与以色列方面的交流之外,还有代表团成员自身的交流,大家有不同的兴趣点,和以色列方面的交流就丰富了。这也提供了一个经验。对当代的艺术生态的考察,应该多角度、多视点、多话题,不再是单向的专业话题,而是有了交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