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凤凰艺术 作者:肖戈2016-01-11 13:26

486884258636495954

策展人、艺术家肖戈致辞

2016年伦敦时间1月15日中午,来自中英两国的艺术家与各界嘉宾齐聚伦敦伯德菲尔德公园(Potters Fields Park),以一组巨型“大茶壶”为载体进行联合艺术创作,共同完成“中英文化交流年伦敦闭幕艺术庆典暨中英联合公共装置艺术项目”——“融”。

 

以下是策展人、艺术家肖戈致辞致辞内容——

茶通六艺,雅俗共享。作为茶具的 “茶壶”更是中英两国人民日常生活中颇受欢迎的“重器”。中国乃茶之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中竟有4700年历史与茶有关。中国人所说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与“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都离不开“茶”;而英伦风尚的崛起与英式生活礼仪也都与“茶”息息相关。考古发掘表明,中国最早的茶壶出现在西汉时期;而英国的茶文化约始于十七世纪中叶,英式茶具也来源于中国。“茶壶”不仅是中英两国传统文化交流的媒介,也成为融合古今文明,与艺术、 民间工艺、 社交礼仪、日常生活等紧密联系的文化载体。

2015年是中英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交流互鉴,共享未来,“凤凰艺术”有幸在首个“中英文化交流年”接近尾声之际,承办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的 “中英文化交流年闭幕艺术庆典”。以“茶”为主题,为2015年度充满创意的两国文化交流活动划上完美的句号。

2015年10月20日,习近平主席在访英时曾谈到:“中国瓷器曾经令当时整个英伦为之倾倒,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则使世界制瓷业脱胎换骨。中国的茶叶为英国人的生活增添了诸多雅趣,英国人别具匠心地将其调制成英式红茶。”千百年来,中英两国在茶与瓷之上,以深沉悠远的文化软实力,春风化雨般影响着彼此的历史进程、濡染着市井民生。以茶为礼、以茶会友、以茶修身,茶文化对于中英两国人民都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而“瓷器”与“中国”的英文翻译皆为China,取其双关之意,就是“凤凰艺术”创意团队选择“茶壶”作为“中英文化交流年闭幕艺术活动”公共艺术作品主题的出发点。

2016年1月15日“中英文化交流年闭幕艺术庆典”当天,在伦敦著名的伯德菲尔德公园草坪上将陈列由“凤凰艺术”出品、我创意设计的公共艺术装置作品——“融”。这组大型充气装置是由一只中国茶壶与一只英国茶壶组成,两壶相对,壶嘴相连贯通,好似架起一座彼此连接、融为一体的桥梁。作品高达6米、长为18.5米、占地面积约7立方米。

作为公共艺术项目“融”的核心作品媒介——气模装置,通常会让人联想起儿童的充气玩具,不光令人乐于触摸,还带有几分幽默与妙趣。马塞尔•杜尚曾于1919年将50毫升的药瓶倒掉药水装入空气做了《50cc巴黎的空气》,他将此作为礼物送给在美国的朋友,为他们带去“巴黎的空气”。意大利观念艺术和行为艺术的先驱皮耶罗•曼佐尼则从 1959年开始尝试用这种前所未有的未知材料创作了一系列作品,如“空气的身体”是一个正在充气的橡胶气球;而“艺术家吐的气 ”则是很多气球里面装有他自己吐进的气体。其后,在 20 世纪 60 年代的欧洲还出现过不少做充气艺术的重要艺术家,如帕纳马朗科、克里斯托、汉斯·霍莱因、马里努斯·柏赞等。

在美国,安迪•沃霍尔于1966年创作过充气装置作品“银色云朵”。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偶发艺术的先锋克拉斯 · 奥登堡,他从20 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创作充气作品,对充气艺术的发展起过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他提出:充气艺术作为"软雕塑",可用不刚性的材料去制作大型的纪念性雕塑。在奥登堡手中,美国快餐食品如汉堡包、三明治或热狗等,都被做成巨大的充气雕塑,成为以日常生活物品为形象的经典佳作。以此通过其幽默感,使充气艺术与波普艺术的时代精神相呼应,也是他对20 世纪 50 年代美国守旧和保守社会的讽刺与挑战。之后,这一流行艺术的风格整整影响了一代艺术家,如2014年法国FIAC艺术博览会期间,保罗· 麦卡锡在巴黎旺多姆广场展出一只巨型充气圣诞树,曾因舆论争议被人放气,引起过极大的媒体轰动。相对麦卡锡的挑衅,荷兰艺术家弗洛伦泰因·霍夫曼于2007年推出了“萌萌哒”的大黄鸭,迄今为止,它的漂流足迹已遍及世界各地,作为和平的象征,散播快乐与爱,受到全球 “粉丝”们的热烈追捧。

很显然,充气艺术开辟了公共艺术的新途径。艺术家们还喜欢使用这种材料去模拟其它材质,比如大理石或铜质感,这也是喜欢经典的麦卡锡本人所热衷研究的课题。或者,还有英国特纳奖得主、艺术家杰里米 · 戴勒在其作品 “巨石阵”中,将充气艺术作为好玩的游戏平台,去吸引公众前来娱乐——而眼下,最值得期待的是这一次,英国的空气也将在中英两国的茶壶之间流动。 

在即将揭幕的“融”作品现场,“凤凰艺术”邀请了十位中英两国优秀的艺术家:John Court、冷冰川、Pink、缪晓春、Nigel Rolfe 、Paris、盛奇、奚建军、肖鲁,以及朱哲琴,请他们以各自不同的艺术媒介与参与计划,共“绘”茶壶,这也是我作为策展人的一次全新策划经历。艺术家可以直接在壶上涂鸦作画,亦可围绕茶壶展开行为表演,还能借用多媒体影像进行交互创作,甚至与中英两国的现场观众实现互动创作,形式多元。希望通过他们的精彩演绎,与我一起,集体完成这件公共艺术作品“融”的综合呈现。

当代艺术强调作品的“现场性”,公共艺术作品更关注现场的“互动性”。我希望这组气模茶壶装置不仅仅是一个静止的充气雕塑,而是一个变化莫测,在中英顶尖艺术家们的交流合作中不断完善、共同完成的公共艺术作品。这是一次以“茶”会友的约会,也是通过艺术行动融汇中英两国文化,推进艺术家交流的一场庆典。

肖戈

2016年1月6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