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凤凰艺术独家 2015-11-20 18:15

1446684320744

▲小野洋子(Yoko Ono Lennon)    

从11月15日开始,林冠艺术基金会很荣幸地为大家呈现国际知名艺术家小野洋子(Yoko Ono Lennon)在北京的首次个展。此次展览将为公众提供参与小野洋子艺术互动的机会,体验她坦诚的、乌托邦式的、却也充满力量的宇宙和生命哲学。

  

▲ 金梯子 2015 木/竹制梯子 24K纯金箔(展览现场)    

小野洋子在文章《察觉》(写于2014夏天)中写过这样一句话,“ 我们必须自身平和而能获得和平”。显然,平和与和平的关系,在这里是本于一种个体的精神诉求。通常按照“和平”所指涉的政治、世界等多方意义来看,用平和去敌对“暴力性”,或许略显无力,像是把和平置于“理想化”后的真空当中。但对于小野洋子来说,恰恰这种“真空状态”更像是当下所宣扬的“和平”的口号,只是作为一种普遍性腔调,并无解决性的实践行动。微观个体在面对“和平”这样大的议题时,去如何体现其行动性?此次“金梯子”展也向我们抛出了这样的的观念与问题。 

看得出,小野洋子是在向往和平,同时她把自身所诉求的平和驾驭在一种对世界地察觉当中,而并非“暴力”。从普世的角度来看,“察觉”的动因早已成为个体习以为常的“生活惯性”的定论,当“察觉”在暴露其表面性与反自觉性时,反而会瓦解自我对待和平的态度。好似展览中《我们都是水》(2006/2015)中的水;《空气之言》(1971/2015)中的空气;《金梯子》中的梯子,如果只释放出它们其中无“色泽”的物的属性,那“察觉”只能承担其单一的属性本身。反之,细度展厅中的作品,似乎能冥视到小野洋子既柔软又坚固的“自我和平观”,专注地呈现其自我向心的“力”,也在极力推翻平和与和平之间看似有的矛盾。 

 ▲《我们都是水》 2006/2015 118个玻璃瓶,水,纸质标签 尺寸不定 (展览现场)  

▲ 《出口》 1997/2015 木质棺木,松、梅、竹,音效 尺寸不定 (展览现场)

 终究,对于艺术家而言,行动的武器直指作品本身所延展的思想性。展厅中的作品看起来十分“冷却”,大都像《空气受贩机》(1971/2015)一样,显现出异常的空洞、冷静、平等感。空气在这里被看作是唯一被分享的事物,加之类似糖果售贩机的模式进行售卖,营造出一种虚拟价值的商品营销结构。其“虚拟”也等同于被忽略的空气,而对这种唯一性进行公开的、平等地分享,也算是最感性、最直接的和平方式。和平在消减掉最激烈的斗争之后,所剩余的是无色无味到处弥漫着的残留——空气,它也永远是最安全的。作品《我们都是水》(2006/2015)与之相契合,118个透明玻璃瓶装着相同体积的水,并贴有不同人名的标签,把人从视觉拉近到一种虚无。往往虚无的等同,好比持有同等的权利,进而名字的特殊性在时间等量的控制下变得消逝,凸显出水作为最本源的物质。这种平和的叙述看似具有最真实且最坚硬的语言。《出口》(1997/2015)与《我们都是水》(2006/2015)相衬,在看似沉重的棺木的烘托下,树象征着挣扎和黑暗之后的胜利,强调着希望,这也是源自小野洋子的生命哲学。 

整个展览体现出的停滞、凝固、唯一的属性,都将构成一种涉及“无限”的哲学:无限平等的水的物质,无限边界、广度的空气,甚至是无限种高度,无限永恒等。这里的无限亦如无界的启发。某些时候,这只象征着一种愿望,而艺术的形式却能赋予其短暂的真实时间。好比作品《看天空》(2015),它是按照行为心理学的角度可供观众参与,当登及高峰时,才越发感受其不安全感——当自由超脱之感来临时,恐惧也将来袭,喻示了意识觉醒和开启的微妙体验。展厅中形态各异的作品,整体并隐秘地贯穿着一条被小野洋子的内心挤压过的“中线”(兼具对和平地期望与哀悼),它可以无限攀升,也可以落地。就像《金梯子》这根没有高度限制的线,为之方向而选择,选择即构成了理性,也同样在承担结果。 

可以说,小野洋子把展览的落点放到了最低,放在人最具自我选择的本性上,去达成艺术家作品的参与性——选择与拥有、制高与不安全、获取与转之视而不见。对《愿望树》(1996/2015)的自我暗示;目睹《只语篇》(1964/2015)后内心的一触即发。这都将决定于人的选择,也是艺术家为自己埋下来的伏笔,同样人们也在选择性地涉足自身。换而言之,此次展览并非仅限于对物的探讨,实则是透过物来激发对人地反思,预示我们自我平和究竟能战胜什么?

凤凰艺术 李宁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