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凤凰艺术 作者:特约撰稿人邱家和2015-11-03 12:00

在下周揭幕的北京第一轮秋拍中,嘉德是领头羊,其书画板块今年虽然作了微调,总数缩减到1100多件,但仍然坚持精品路线,其最集中的体现,就是在其名闻遐迩的大观夜场中推出李可染、潘天寿、傅抱石、黄胄、齐白石的6件“重器“。笔者在嘉德秋拍上海巡展现场,请嘉德书画部总经理郭彤女士,为读者详解这6件重器的分量。

“永远不知道下一颗巧克力的味道”

“每一次都有一个新闻眼,是一场拍卖的重中之重,一般来说可能会有一件或两件这样的作品,像今年春季大拍的潘天寿《鹰石山花图》与李可染《井冈山》。”她表示:“这次我们有6件作品,能够体现国际大藏家对嘉德的信任。同时希望通过我们的专业介绍,使我们的新老藏家能够对作品感兴趣。现在的顶级收藏里面,包括资源型结构的意识,那么,这几件作品就是这样的藏品,属于有限的、可数的、卖一件少一件的作品。”

“市场永远是这样,不知道下一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提到这6件重器,郭彤首先指出,人们每每从媒体上能见到高端艺术品拍出天价,这两年西方的印象派、当代艺术也能够看到类似的报道,但并不意味着这6件作品今年一定会“万山红遍”。

“市场永远是这样,不知道下一颗巧克力是什么味道。”郭彤指出:“拍卖尤其是拍品的征集,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机缘巧合,很大程度上是委托方自身的一个判断,比别的判断更重要:一、来自于他自己的一个判断;二、是他对嘉德这个平台的信任;三、最需要来自市场的呼应。只有这个三个方面都同时达到了一个契合点,才可能会带来非常良好的反响。”

她表示:“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展现一个拍卖平台的力量,把这些作品的背景、在市场上的位置以及整体的价值感,通过拍卖公司的专业将其确立好,推向市场,推荐给藏家。但是,对拍卖结果,却只能是顺其自然。”

李可染 万山红遍

李可染《万山红遍》

李可染《万山红遍》:

出自“爆发期”

《万山红遍》在郭彤看来,是中国书画作品中大家都熟悉的作品。在1962-1964年之间,类似题材的作品李可染集中创作了7件。是他对中国画的思考、探索和他的笔墨成熟集中的体现,也代表艺术家对国家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爱。“万山红遍不”是独指哪座山,而是他心中祖国山河的体现。他经历了早年的笔墨传统的探索,又经历了拜齐白石、黄宾虹为师,到慢慢脱离两位巨匠的影响,从1954年开始进入写生的征途,走遍各地为祖国山河立传,直到1962年是他的一个爆发期,他走出自己的内心,用真正代表李可染的笔墨创作了这几件作品。这是一个里程碑、一个符号、一个响亮的印记。嘉德在今年秋季有幸收集到这个作品,对市场也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现在这7件作品中,4件在像中国美术馆,北京画院等公立博物馆、艺术机构里,还有3件在私人可流通的领域,其中有一件在前两年以2.9亿元成交,是尺幅比较大的。这次上拍的这件是荣宝斋的旧藏,2000年在荣宝拍卖公司以500万元的价格成交,500万的价格在2000年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

潘天寿 朝霞

潘天寿<朝霞>

潘天寿《劲松》《朝霞》

构图奇崛

《劲松》以一棵苍松撑起整个画面;《朝霞》则描绘晨曦中立于磐石之上一只桀骜不驯的秃鹫。郭彤提到这两件潘天寿作品时表示,潘天寿的作品很稀少,他的家属把最最重要的绝大部分作品都全部捐献给了潘天寿纪念馆,因此能有机会遇到潘天寿的真迹就已经非常困难,何况是他的巨幅作品。

郭彤表示,这两张作品都创作于1960年代初,一张是1961年,一张是1964年。都是巨幅的,大概在二十五平尺到三十平尺之间,这是他喜好的一种尺寸。这样的尺寸除了今春嘉德拍的《鹰石山花》,还有以前的经手过的《春堂水流图》,在市场上难得一见。

潘天寿对中国画最大的影响和贡献,就是他在构图上的雄强有力。在郭彤看来,新中国17年的课题是要改造中国画,山水、人物相对容易一点。如黄胄可以画新时代的人物;山水画可以增添新时代的各种元素;可是花鸟画比较难,而且花鸟画家整体上受传统笔墨影响深厚,很难突破自己。潘天寿又在南方,有孤军奋战的感觉,一定要达到中国画改造和他自己理念。他在创作上的这种倔强个性让他在中国画的画史上有一种很雄强的地位,影响力也很深厚。这也和他的市场有一定关联度:他的作品在市场上十分稀少,但气场却非常强大。

傅抱石《郑庄公见母图》

傅抱石《郑庄公见母图》

傅抱石《郑庄公见母》:

十分罕见

“为什么研究人员对这件作品最感兴趣呢?我想就是因为傅抱石在1940年代中期历史人物画创作的成熟度。”傅抱石的这件作品在郭彤看来是件很神秘的作品:题材很有意思,是大家很熟悉的,讲的是孝道、亲情 、道义和权谋,又有善报恶报,有各种中国人推崇的伦理观念在里面。

她指出,平时傅抱石笔下的有些题材如渊明载酒或者说赤壁,都是反复画的,但这件作品他只画了一次。他在1940年代中期很受外国人的追捧,而且那些外国人多数都是些外交家,对他的历史人物画是最最推崇的。这件作品送出去后一直没出现,珍藏到现在60年了,直到现在重新出现在市场上。

她还指出了作品有画面之外的研究价值,其落款是“中华民国三十四年”。她指出,傅抱石很少这样落款,只有给外国的几个收藏家的落款都是这样写的。也许是因为写天干地支人家不会算年份,写中华民国多少年就很容易明白,他仅有这几件作品有这样的题款。

黄胄《听琴图》

黄胄《听琴图》

黄胄《听琴图》

行情最稳定

黄胄的《听琴图》在郭彤嘴里可谓如数家珍:那是1985年的作品,就是画家最擅长的一种题材与构图,很奇妙,有大格局又有小细节,包括地毯、琴、人物眼神的交流和在喧闹当中安排一个熟睡的婴儿,有一种动与静的结合。这张画就是黄胄成熟期的代表作品,也有很多的出版,也是第一次在拍卖场上出现。

她指出,黄胄的大幅作品、重要作品多数都是这种大构图,如嘉德拍卖过的《高原子弟兵》、《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营造场面感,他是新中国画家里这方面达到最高成就的一个,《高原子弟兵》在他30岁的时候就是解放军日报的封面封底,可见当时中国画坛对他的肯定。他影响了一代人。到1985年创作这件作品时,他的成就感、自信、在中国画坛上的地位是很不一样的,这件作品在当时很自信、状态很好的条件下创作的,肯定是他非常好的创作之一,当时到日本展览,也有十几二十几个出版纪录,也是在拍卖场上第一次出现。

她还透露,这件作品的估价1200万元,是这6件作品中估价最低的。她表示,黄胄的市场十分成熟,他的作品在市场的存储量、交易量之大,在20世纪大家里面都应该说是市场基础最深厚的,比齐白石的量更大,有点类似于陆俨少。他们作品是有层次的,有非常顶级的,也有非常潦草、应酬的作品,所以他们的市场架构是非常成熟的,每个级别每个段位的作品都有相应的市场定位,这样的画家不太受行情波段的影响,这几年的市场调整里,黄胄应该是行情最稳定的画家。

齐白石《吉寿永昌》

齐白石《吉寿永昌》

齐白石《吉寿永昌》

传奇故事

还有一件是齐白石大幅的寿桃。郭彤指出,这件作品第一是大,桃子多;第二是上款人罗隆基很有名。那么他为什么要给这个人在90岁画这样一幅作品呢?因为这个罗隆基当时地位很高,民盟中央副主席,森林工业部部长,他和老舍,艾青等这样的人在解放初期都很推崇、爱护齐白石老先生,在生活上方方面面帮他解决了很多问题。所以白石老人很信任罗隆基,以至于他送给毛主席的《松鹰图》、砚台与对联等,都是通过罗隆基呈献给主席的。在罗隆基1965年去世的时候,来参加葬礼的人很少,其中包括齐白石的儿子。他们之间的友谊是相当深厚的。

“在他的所有作品里,‘九桃图’到目前为止我自己也就见过2件,而在市场里流通的唯一就是这一件。”她表示,这是齐白石1950年的作品,在他晚年比较有力量的时候创作,能够控制这样大的一个画面,用他的“九桃”来表达非常吉祥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