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方力钧“光头泼皮”的形象似乎已经代表了一个时代,成为了一种符号化的认知。2015年10月10日在泉空间开幕的“方力钧作品展”中汇集了他近两年最新创作的水墨、油画、陶瓷和版画作品。各种媒介的作品互相交织地呈现于空间中,呈现出艺术家对“痛感”、“幸福感”与对创作中“临界状态”的探索。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1月30日。

IMG_7142副本.JPG

▲ 展览现场

这种心理层面“痛感”,对方力钧而言是一种生命重要体征的表现,也可以看作是生命力达到饱和的状态。这是艺术家九十年代以来对个体生命状态探索的一种延续,是他在油画、版画创作中长时段的规划。而这次展出的水墨作品,则体现了他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想与在旅途中的感悟。

开幕式现场

IMG_7105副本.JPG

▲ 开幕式现场, 左起:策展人舒可文、艺术家方力钧

▲ 开幕式现场,左起:艺术家杨千、郭伟、曾浩、方力钧、陈文令、俸正杰

▲ 开幕式现场,左起:艺术家方力钧、策展人廖雯、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张子康

▲ 开幕式现场,左起:艺术家武艺、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艺术家谭平、艺术家李津、艺术家方力钧、艺术家刘庆和、艺术家王易罡

在本次展览中,并没有按照艺术家作画的媒介来划分展区,创作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都隐没于方力钧所讨论的问题之外。艺术家除了将其标志性的“光头”带入展厅之外,还让我们看到了他大量的水墨新作,或者说是手稿。水墨的随性与不可更改性,与能够层层设计与覆盖的油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水墨更加灵动、自由,所受到的创作条件的限制以及其他外在条件的限制会少很多,它更能够反映出艺术家的心性,并且,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它更具表现力。在方力钧与舒可文的对谈中,他提到水墨的即时性就是狂喜,这种语言特性提供了一种自由的可能性。水墨对方力钧而言并非是最完美的设计,因为其中会出现无法“覆盖”的败笔,但是它代表了一种自由的状态,是一种真实的呈现。我们能够在方力钧给他朋友画的水墨肖像中,感受到一种平和、亲昵和幸福感。

IMG_7030副本.JPG

▲ 2015.9.11 三哥李津像 44.3x59.6cm 纸本水墨 2015

版画的表现是最不能“伪装”的,而油画这种不断地能够被“覆盖”和“涂抹”的特性,赋予了它最能“伪装”的特征,在油画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可以反复思考,不断修改,直至达到心中的“完美状态”。然而,当它达到“完美的境界”时,它本身就已然残缺了,因为,在不断调整画面的同时,很多“真实”已经被抹杀掉了。在油画中,画家是“导演”、“占有主动权的谋划者”。

而根据方力钧所言,陶瓷语言有着其自发的特性,我们只是单纯地去使用其物理特性并显示其“物性”,让作者本身退到媒介语言之后。相对于水墨而言,它的可控性就更差了。艺术家给自己的陶瓷雕塑定了一个标准:”薄、透、露、轻、脆、空、美丽......“ 然而,需要同时满足这些标准是很困难的,在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每一个因子都在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会形成让人意想不到的结果。而艺术家就在这种零界点的探索中小心翼翼地摸索材料的“物性”,需找一种平衡,在毁灭和存在之间寻找一个点。

IMG_7074.JPG

▲ 2014 10.5x7.5x9cm 陶瓷 2014

展览现场

IMG_6993副本.JPG

IMG_6988副本.JPG

IMG_7137副本.JPG

IMG_7155副本.JPG

▲ 展览现场

▲ 展览现场,艺术家方力钧(中)和收藏家谭国斌(右一)

▲ 展览现场,艺术家方力钧和保利拍卖执行董事赵旭合影

▲ 展览现场,艺术家方力钧(中)和宋庄美术馆馆长方蕾(右)合影

▲ 展览现场,艺术家方力钧和艺术家杨茂源

参展作品

IMG_6998副本.JPG

▲ 2014-2015 400x720cm 布面油画 2015

IMG_7006副本.JPG

▲ 2014 40x50cm 布面油画 2014

IMG_7008副本.JPG

▲ 2014春夏 140x180cm 布面油画 2014

IMG_7023副本.JPG

▲ 2015秋 137.7x72.4cmx4 纸本水墨 2015

IMG_7025副本.JPG

▲ 自画像 100x98.5cm 纸本水墨 2015

IMG_7043副本.JPG

▲ 2014-2015 400x700cm 布面油画 2015

IMG_7050副本.JPG

▲ 2013-2015 244x122cm 套色木刻 2015

IMG_7034.JPG

▲2015. 6.1 王广义像 45.7x35.2cm 纸本水墨 2015

IMG_7064副本.JPG

▲ 2014夏 139.5x72.5cm 纸本水墨 2014

IMG_7072副本.JPG

▲ 2014试验稿 6x3.5x3cm 陶瓷 2014

IMG_7084副本.JPG

▲ 2015春 48x45x40cm 陶瓷 2015

IMG_7131副本.JPG

▲ 2014 43.3x37cm 纸本水墨 2014

IMG_7135副本.JPG

▲ 2015.6.6 214x150cm 纸本水墨 2015

IMG_7149副本.JPG

▲ 2013.12.19 36.8x25cm 纸本水墨 2013

IMG_7152副本.JPG

▲ 2015秋 59.5x44cm 纸本水墨 2015

80年代方力钧在看到远征军的烈士公墓之后,曾对于历史的教育产生过巨大的怀疑,可能从那之后就是一直在两个极端里。从1988年以来创作的“光头泼皮”经典的视觉符号开始,到90年代作品中“水”的元素的出现,1997年的“阳光题材”的创作阶段,2003年更加自由的形式,更深层次的文化隐喻与调侃,2005年画面中的“鸟、鱼、苍蝇”等动物形象,和因女儿的诞生而出现的“婴儿”和“白云”的新的母题,再到目前的陶瓷系列雕塑和水墨肖像,方力钧在自己的经典“光头泼皮”的形象之外,开始了一些新的摸索。

对他而言,痛是一种生命力达到饱和的状态。方力钧说道:“艺术是让人疼的。具体到我个人,我所关心的话题,对于我最重要的命题,都是通过痛感来提示我的,比如说眼睛里进去一粒沙子,那么一粒沙子就是我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当然具体操作不会因为沙子这件小事情去联系,从而创作出一幅作品,我会持续体会内心的各种痛感,如果这些痛感保持下去,那么一定会产生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主题。”这或许也是他并没有放弃他经典“光头符号”的原因,因为相同的问题存在着,相似的东西仍在继续,方力钧也仍在用他那或哭或笑的光头来“旁观”或者“介入”这个社会。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事情都会看得淡一些,方力钧也不例外。艺术家画面中的幸福因情感、自由和偶发而生。而在这些随性、平和的水墨肖像之外,方力钧也依然强势,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不可能永远坚持所谓的符号,当然别人也不要妄想剥夺我使用自己符号的权利。”他能够在“光头泼皮”符号的框架之内或之外,随意行走,继续进行自己关于生命、关于痛感的探索。

展览信息

方力钧作品展海报.jpg

▲ 展览海报

艺 术 家:方力钧

策 展 人: 舒可文

展览日期:2015.10.10 至 2015.11.30

开幕酒会:2015年10月10日4:00pm

主办单位:泉空间

展览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797路(五号停车场对面)

凤凰艺术 Rebecca 北京报道 责编伯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