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2015-09-07 20:40

本周上海艺术展进行得如火如荼,继昨日M50联合开幕之后,今日又有一批优秀的展览接踵而至,令人目不暇接,其中包括阿拉里奥画廊呈现的倪有鱼个展《隐力》、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带来的双个展《未有烛而后至——陈传兴摄影展》&《冲积——黄宇兴》、东画廊的张云垚个展《晚祷之后》、MAO SPACE带来了影像艺术家丁世伟的首次个展《西风凛》、柯恩画廊带来了个展《李珊: 新作和七十年代精选作品》、至美空间呈现了《白色之上,黑色之下——陈彧凡个展》等。

凤凰艺术小编马不停蹄奔赴现场,为您带来最新展览讯息。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双个展《未有烛而后至——陈传兴摄影展》&《冲积——黄宇兴》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在这个九月保持着自身一贯的学术水准,推出了黄宇兴的个展《冲积》以及陈传兴摄影展《未有烛而后至》。展览于2015年9月7日开幕,《冲积》由策展人朱朱策划,展出艺术家黄宇兴自2005年至今创作的30余幅作品。陈传兴的摄影展《未有烛而后至》展出艺术家于1973-1978年间在台湾拍摄的140余幅黑白与彩色照片,其中近一半的作品为首次展出。

海报-冲积

图注:展览海报

“冲积”:黄宇兴

黄宇兴看上去似是个寡言之人,然而讲起自己的作品时能够滔滔不绝。有别于同代人向观念主义的集体倾斜,黄宇兴的创作更加突出个人体验的表达。听着黄宇兴讲述自己的创作历程,我们会发现,引发艺术家每一次创作转向的几乎都是生活本身,而非观念。黄宇兴通过一种个性化的实践,触碰并融汇了现成图像的挪用、“创作过程的客观化”、媒介实验、身体政治学、生命科学、后抽象表现主义等一系列当代艺术的核心议题,最后进化成了今天的他。

DSC08755

图注:展览现场

艺术家强调绘画过程的保留,痕迹和色彩经过不断地叠加,一如经历过反复磨洗的冲积层,浮现在画布之上,在设色赋形方面暗合着中国的“工笔重彩”传统。

DSC08746

图注:展览作品

黄宇兴自2005年至2015年间创作的作品,大致可以划分为“黑色”,“改变中的生命史”,“光芒和栖息地”,“河流”等几个时期。这些阶段组成了本次展览的结构原型,但在他的具体创作实践中呈现出交错状态,并且,往往在上个阶段看似带有偶发性的元素,很可能孕育和提示着未来的另一阶段。

本次展览将全面呈示与考察黄宇兴的创作形态,为中国当代绘画语境提供一种极具个性与启示意义的个案。

艺术家简介

黄宇兴,出生于1975年,200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现工作生活于北京。

海报-未有烛而后至

图注:展览海报

“未有烛而后至”:陈传兴摄影展

掀开帘幕,走进展厅,置身于老照片之中,恍然之中如同时光倒流,让我们回到了几十年前台湾。

“未有烛而后至”,引自《礼记·少仪》。原句为“其未有烛而后至者,则以在者告,道瞽亦然。”少年执烛立于暗夜长路等待未知陌生宾客,为迟到的赴宴者引路,指明位置,但不能指名。此即“少仪”,是少年成长仪式,是礼与伦理关系的学习和实践:“少年尚未是迎纳宾客的主人,他只是延迟的伦理关系见证者。”

DSC08784

图注:展览现场

    展览主要分为“芦洲”、“荒场:林家花园”、“悼亡”、“艋舺”、“花莲轮”、“兰屿:交通轮”、“兰屿”、“淡水”、“台北车站”、“子弟戏”、“戏班”、“坤旦”、“午后流浪艺人”、“复像”及“色”等十五组作品。随着这些作品,我们将回到四十年前,看到一位少年精神通过仪式的出发点。

DSC08786

图注:旅客群像,艺术微喷,1976

1973-1974年的“芦洲”,是本次展览的序曲。当年,陈传兴以芦洲这个小镇的生活作为拍摄内容,呈现了小镇的变化。1976-1978年的“艋舺”,与其说陈传兴呈现的是夜市摊位上的孤离之光、华西街老餐厅里惨淡的光,不如说他更在意那围绕着背景与摄影者置身的黑暗,那个在移动中、难以固定下来的凝视位置。1975-1978年的“子弟戏”、“坤旦”、“戏班”、“午后流浪艺人”系列,是艺术家记录的野台戏班与流浪艺人的生活。

DSC08821

图注:红头达悟肖像,艺术微喷,1974

陈传兴自1975年举办个展《芦洲浮生图》后不曾再举办个展,这些底片自拍摄以后即封入黑箱。本次展览所呈现的正是一场内在于时空跨域间的多重“观望”,展场将变成一架特殊的“时空装置”,取消了通常意义上的“摄影展”的位置。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四十年前艺术家已经在图像中呈现出的对戏剧、电影、绘画的美学审视,而艺术家则是个在暗夜长路上等待为陌生宾客照明的“执烛少年”。他并不言说,只在沉默中反身自照。这是一个少年的成长礼,也是一种隐而不发的伦理态度与哲学思考。

DSC08884

图注:命运,艺术微喷,1978

    展览期间还将定期放映文学电影纪录片《他们在岛屿写作》,其中《如雾起时—郑愁予》、《化城再来人—周梦蝶》由陈传兴执导。

关于艺术家
陈传兴,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语言学博士,行人文化实验室创办人,台湾清华大学副教授,2012年获颁法国艺术与文学勋位(军官勋章)。

展览信息

展期:2015年9月5日—10月4日

地点:上海市长宁区淮海西路570号红坊创意园区F座(地铁3/4/10号线虹桥路站)

展览时间:周二至周日早十点至晚六点(每周一闭馆)

640_副本

图注:展览海报

阿拉里奥画廊:倪有鱼个展《隐力》

阿拉里奥画廊上海空间于2015年9月5日至11月1日推出中国新锐艺术家倪有鱼的个展 “隐力”,这是继2012年倪有鱼在上海美术馆的个展“简史”之后艺术家第二次在上海举办个展,届时,倪有鱼将在画廊位于衡山路的新空间内展出以“时间”和 “星象”为主题的一系列作品。

DSC08944

图注:展览现场

倪有鱼认为,他的创作原本就不在乎“时效性”,如果一件作品早十年做和晚十年做都成立,才会让他兴奋。时隔三年回到上海的这个展览,其线索已经在艺术家脑中潜伏了更长时间。

6408

图注:尘埃(Thomas Ruff:17h 38m-30°),综合材料,193x282x14 cm,2015

题目“隐力”来源于展览中体量最大的一件作品的名字。所谓“隐力”,即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量, 但它又客观存在,并且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对观看者造成干涉。艺术家试图用一种很沉重的物质性反衬出一种极为轻盈的“虚空”之境。展览中另外一组名为“尘埃”的重要作品, 是基于艺术家于2010年创作的第一件《尘埃》发展而来。

640-

图注:坐标,布面综合材料,200x150 cm,2013-2015

作为一个专题线索的完整呈现,展览还将综合展示艺术家在布面绘画、纸本刀刻画、小型静物装置、摄影图片等多个领域里的探索和实践,其中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 

关于艺术家

倪有鱼,1984年生,2007年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他的作品多以围绕自然、时间和传统文化展开,充满反省和思辨。

展览讯息

展期:2015/9/7-11.1

地点:阿拉里奥画廊,徐汇区衡山路890弄7号

LEO XU PROJECTS:刘诗园个展《从幸福到别的一切》

DSC08986

图注:从幸福到别的一切,2015

LEO XU PROJECTS于2015年9月7日至10月10日展出中国年轻艺术家刘诗园个展《从幸福到别的一切》。此次展览亦是这位现居于北京与哥本哈根的女艺术家的首个上海个展。《从幸福到别的一切》展出刘诗园近三年内在国内外亮相且具有代表性的摄影与装置作品,以及一系列为本次展览和空间特约创作的最新作品。

DSC09003

图注:像泥巴一样简单,摄影装置,2013

展览《从幸福到别的一切》源自从艺术家内心一连串的困惑——譬如“怎样才是活得好”、“怎样才是真正的健康做人”等等——它是一次通过艺术家本身介入的视觉生产和表演而达到的存疑、解惑的过程,从问询何为“幸福感”开始到其它诸多个体感性的体验。

DSC08993

图注:展览现场

关于艺术家

刘诗园,1985年生于北京,2009年毕业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数码媒体艺术系,2012年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摄影系。

展览信息

展期:2015年9月7日-10月10日

地点:LEO XU PROJECTS,徐汇区复兴西路49弄3号

640

图注:展览海报

柯恩画廊:李珊个展《新作和七十年代精选作品》

上海柯恩画廊推出北京艺术家李珊在本画廊的第二次个展。展览将于2015年9月7日(星期一)开幕,并将持续至10月17日。 本展将包括22件李珊去年创作的新作品,从《帕绍胡同》或是《白色教堂》等信手拈来的欧洲街头场景到如《雪场的早晨》这样视觉上清冷的雪景,以及《压雪》中非常神秘的夜景,旅行在李珊的新作中占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次展览的作品持续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旅行中的场景,就如她广为人知的1970年代作品主要描绘北京及其周边。李珊相信,正如她所常说,“每件作品都在诉说一个故事。”

DSC09030

图注:展览现场

同时展出的还将有精选的12件作于1970年代的早期作品。其中有在她的创作中常常出现的经典题材:河边的场景、海岸线、中式建筑与花园、树和花,如《丁香》,《金色柳树》,《槐花》和《小院》——这些都是艺术家在多年以后重新回归的题材。

DSC09044_副本

图注:李珊, 街灯下的樱花, 纸上油画, 18.5 x 28 cm,2014

在保持她“无名画会”时期的精神方面,李珊继续在方便携带的尺寸的画布或纸上作画。并且,初看这些作品似乎非常不时髦,甚至在今天或现阶段的标准下显得反当代。然而,李珊的绘画仍保持着和当下极其相关的创作和态度。如艺术家所言,如果“每件绘画都在诉说一个故事”,那她的作品告诉我们的也将是李珊独特而唯一的体验以及她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可能,也包括了我们为什么会驻足停留。

DSC09046_副本

图注:展览作品

关于艺术家

李珊(生于1957年)从1971年开始作画。她的作品曾在很多美术馆的展览中被展出。李珊居住和生活在北京,是一个热忱的滑雪者。

展览信息

展览日期:2015年9月7日 - 10月17日

地点:柯恩画廊,上海市岳阳路170弄1号楼1楼, 200031

DSC09018_副本

图注:忧郁者, 张云垚, 布面油画, 75 x 68 cm,2015

东画廊:张云垚个展《晚祷之后》

DSC09026

图注:展览现场

东画廊在这个艺术周中呈现了张云垚的个展“晚祷之后”,展览于2015年9月7日开幕持续至11月1日。展览展示艺术家最新的油画作品,这批新作根植于艺术家的内心独白,与周遭世界无关。在这里,由绘画所构筑的关于信仰的话题因被怀疑、戏解而显得隐晦。继装置绘画和张云垚独特的毛毡绘画之后,这批油画作品更多的是艺术家向传统绘画领域的探索。

DSC09009

图注:展览现场

展览标题“晚祷之后”虽然给人含有宗教暗示的第一感觉,但当我们看着这件同名作品的时候,感受到的不是“晚祷”——行为本身,而是一种强烈的情绪,一种“事后疑惑”的状态,“嘈杂”甚于平静。今天,绘画到底是什么?对此,艺术家们确乎有很多种不同的表述,语言可诉诸文字,而本质上作为一种内省行为的绘画,则让这种讨论变得无意义而难以进行。

关于艺术家

 张云垚1985年生于中国上海,2007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现工作、生活于上海,是一位活跃在当代艺术领域的青年艺术家。

展览讯息

展期:2015年9月7日-2015年11月1日

地址:东画廊,上海市复兴中路1331号26室

开幕:2015年9月7日,周一,下午4-7点

DSC08949

图注:MAO SPACE外景

MAO SPACE:丁世伟个展《西风凛》

DING SHIWEI_Disparate Illusion_Poster

图注:展览海报

影像艺术家丁世伟的首次个展《西风凛》将于9 月7 日在MAO SPACE 衡山坊开幕。此次展览是丁世伟一个时期创作状态的总结和呈现,除了单屏影像《双簧》和五屏分屏影像《再见,乌托邦》外,尚囊括其两件影像作品的水墨手稿,以及特别为此次个展筹备的创作;此外,MAOSPACE 也首度以全空间环境营造为观众创造身临其境的乌托邦理想国世界。

DSC08966

图注:展览现场

艺术家丁世伟用黑白画面保留传统灵韵,在非线性叙事框架充满私语化的表达欲念外,添以低沉凝重的配音,营造主观上的隔阂感。他擅于捕捉日常知识系统中的意识符号和时代表征,形塑出作为艺术家阐述政治美学和社会立场的斗争姿态。这些特色构筑出艺术家作品视觉的基调,并在时间与空间的交叉维度上搭建了一个辽阔的舞台,让记忆深处的宏大形象和事件汇集于此,谱成一阙黑金之词。

 

DSC08954

图注:展览现场

然而,知识的本质是经验,经验具有根本的局限性,我们无法单赖感知以求进入艺术家所要抵达的境界。图像只是自我表达语言中的一种形式,透过视网膜的接受传递出作者希望给予的定义,此转译过程需借助在场的交流和分享,才能激发共鸣与互动。

关于艺术家

丁世伟1989年生于黑龙江省;2012 年自中国美术学院取得学士学位,现于国美跨媒体艺术学院攻读硕士学位。《西风凛》展期为2015 年9 月7 日至10 月15 日。

展览信息

展期:2015年09月07日至10月15日

开幕酒会:2015年09月07日 (周一) 4 – 7pm

展览地点:MAO空间衡山坊上海天平路320弄3-5号

Jewelvary :《Small is Beautiful》 

64044

图注:展览信息

“小”,伴随着这样的一种描述,你会直接感受到亲切的、自然而随性的特质。今天,庞大的信息量无休止地挑战和挤压着我们的神经,艺术作为精神感官最最敏锐的部分,在特意选择了“小”作为审美的主体的时候,在精巧纷杂的画面之下,我们看到了每一位艺术家最直接的哲学思考;最灵活的力量体现;最自由轻松的创作态度和潜藏在脆弱及细微中的可能性。

DSC08973

图注:展览现场

展览汇集的23位艺术家,多元的作品形式涵盖了油画,纸上以及摄影作品。共同点即是选取了艺术家作品尺幅在1米以内的作品,以最“小”的创作形式来表达每个艺术家最显著、最直接的创作风格,试图以回归人类感知的最初大小比例来探寻人与艺术之间真正的需求关系和观赏感受。

参展艺术家:

周铁海、张恩利、欧阳春、赵洋、余友涵、浦捷、邬一名、耿旖旎、方巍、得译工作室、曲丰国、胡子、张如怡、刘任、雷本本、韩家泉、肖江、Aki Lumi、王一、小西纪行、潘小荣、胡昀

 展览信息:

展览日期:2015年9月7日-11月25日

展览地点:JewelvaryArt & Boutique, 上海市徐汇区衡山路842号(近天平路)


安信信托·至美空间:《白色之上,黑色之下——陈彧凡个展》

场景3

图注:展览现场

2015年9月7日下午,《白色之上,黑色之下——陈彧凡个展》在上海三至喜来登酒店38层“安信信托·至美空间”开幕,本次展览由张冰女士担任策展人,共展出陈彧凡《大悲咒》《衍生物》《不确切的风景》等9组作品,旨在让艺术家富有代表性的作品较为系统全面的阐释其近三年的创作和思考。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5年10月15日。

策展人张冰表示,此次展览是陈彧凡最近三年来一次重要的阶段性小结,也是其创作的一个转折点。 

作品8

图注:衍生物,布面丙烯综合技法+霓虹灯管+电线,180 x180cm / 灯管部分50x14cm,2015

 关于艺术家

陈彧凡是最近几年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倍受关注的艺术家。在他从美院毕业到今天将近二十年的艺术历程中, 一直试图探寻绘画的可能性,绘画从二维平面、三维立体到立体装置,如何形成形式、内容到观念的外在整体性和内在关联性。

展览信息

展期:2015年9月7日-10月15日

地点:上海三至喜来登酒店38层“安信信托·至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