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凤凰艺术 作者:特约撰稿人 邱家和2015-07-25 23:22

7月25日,《丝绸之路上的千年佛光——从龟兹到敦煌》在上海“廿一”会馆举办。展览所呈现的,既是历史的遗迹,也是当下的现实:新疆艺术家马江红采用当地出产的葫芦精雕细刻;而甘肃艺术家王亚林则运用与敦煌壁画相同的传统矿物颜料绘制作品,使之能够更加清晰的表现出绘画的形、色、肌理,具有强烈的材质美感。她们都以沉睡千年的佛教壁画为创作的源泉,只不过前者以龟兹壁画为中心,后者则以敦煌壁画为中心。

从龟兹到敦煌

位于甘肃境内的敦煌莫高窟,无疑知名度更高,其兴建始于公元4世纪,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可谓老幼皆知。相比之下,作为古代西域大国之一、丝绸之路新疆段塔克拉玛干沙漠北道的重镇,龟兹向来是西域史的热点:早在公元初年就有佛教传入,一度成为佛教国家,其佛教石窟包括6个主要石窟群,其中的克孜尔石窟从公元3世纪起率先开凿。遗憾的是,“龟兹”壁画却有点默默无闻。

从龟兹到敦煌,两地的洞窟艺术由西到东,两地洞窟的开凿相隔百年,见证了佛教艺术经由丝绸之路从中亚、西域传入中原的传播历史,也见证了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与亚洲腹地乃至欧洲的贸易往来之路,也是亚欧各国文化交流之路,而佛教则堪称其中的纽带。由这两个洞窟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宗教内涵,激发了两位女艺术家的创作灵感,赋予了她们的当代创作以历史的厚度和宗教的情怀,让观众在感受丝绸之路所经历的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时,体验佛教与佛教艺术永存的魅力。

葫芦雕刻荟萃绝技

“以丝绸之路为线索,以龟兹洞窟壁画为主。”马江红是新疆工艺美术大师,其声名鹊起源自她在葫芦上雕刻龟兹壁画。她的作品《阿舍王梦境灵浴图》(《龟兹系列》)曾选入初中二年级的教材,获得过第二届中国民间艺术大奖,第四届中国民间工艺品博览会民间文化品牌艺术家奖;其作品《库木吐拉新二窟壁画雕刻》获《中国七夕文化节》银奖。她2008年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成功举办个人作品展;2014年9月20日在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举办《马江红葫芦壁画及绘画作品专展》;2014年11月29日在西藏萨巴嘎藏画艺术展厅举办葫芦壁画个人展;2014年中国工艺美术馆双年展在国家博物馆展出了她的《柏孜克里克20点本行经变》、《新疆克孜尔石窟38窟的音乐窟》微雕立体葫芦壁画等作品。这次她带来二十几件作品,创作题材既有龟兹克孜尔洞窟的壁画,也有敦煌的壁画,还有近期的唐卡,她甚至还带来4件绘画作品。

“面对龟兹壁画,既要了解题材,了解其中故事的意义;也要了解媒材,看那些壁画使用了什么矿物原料;还要观察线条,屈铁盘丝还是凹凸法;再考虑用什么样的雕工去表现?怎样把一个二维平面的壁画做在葫芦上,甚至包括眼神、动作、衣纹全部都要考虑到位。在不破坏原有风格基础上注入当代元素。”她在雕刻中融汇了木刻版画、玉雕、木雕的多种技艺,为此还远赴玉雕、木雕产地拜师学艺。她常常在雕刻六七层后加入新的刀法。她的探索还包括色彩,如在原来的红色的色调中加入黄色与赭色等。因此她的葫芦雕刻十分抢眼。

记得在新加坡举办个展时,专家认为她的葫芦雕刻作品非常新颖独特,很好地利用了葫芦的曲线,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雕工也很精致很到位,加上色彩的度的把握得好,既保留了原始的风貌,又有当代性。尽管如此,她仍然不断创新,近年来她又尝试以唐卡作为创作对象。在马江红看来,唐卡的线描很微妙,因此在葫芦雕刻上技法要求更高,主要采用浅浮雕,同时又要把多种刀法综合运用。甚至包括打磨、晕染等工艺也更加考究,如上色的晕染,每件作品都是4到5遍甚至十几遍。她却不以为苦,把她的创作过程当作在修行。

1.柏孜克里克20窟本行经变

马江红作品《柏孜克里克20窟本行经变》

3.龟兹石窟托提卡王和王后

马江红作品《龟兹石窟托提卡王和王后》

4.榆林石窟3窟普贤菩萨

马江红作品《榆林石窟3窟普贤菩萨》

2.柏孜克里克20窟本行经变 局部

马江红作品《柏孜克里克20窟本行经变 局部》

5.榆林石窟3窟普贤菩萨 局部1

马江红作品《榆林石窟3窟普贤菩萨 局部》

8.唐卡弥勒菩萨

马江红作品《唐卡弥勒菩萨》

9.唐卡莲花生大生

马江红作品《唐卡莲花生大生》

6.榆林石窟3窟普贤菩萨 (2)

马江红作品《榆林石窟3窟普贤菩萨 》

10.唐卡黄财神

马江红作品《唐卡黄财神》

11.黄财神1

马江红作品《黄财神》

13.黄财神3

马江红作品《黄财神》

7.敦煌藻井底部

马江红作品《敦煌藻井底部》

12.黄财神2

马江红作品《黄财神》

14.黄财神4

马江红作品《黄财神》

17.一葫开天

马江红作品《一葫开天》

16.黄财神5 (2)

马江红作品《黄财神》

15.黄财神5 (1)

马江红作品《黄财神》

工笔重彩展现佛韵

来自甘肃的艺术家王亚林是敦煌本地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敦煌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政协委员。她2014年的作品《峥嵘岁月》入选甘肃省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获奖作品;2013年创作的《传·承》获“朝圣敦煌·第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作品奖;2010年作品《心.象》获“全国首届现代工笔画大展”优秀作品奖;2008年作品《千秋福娃》获“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银奖。

这次展览,她带来了二十多件作品,其中一半是佛像,可谓佛像庄严、佛韵生动;还有十几张舞乐图,描绘着各种姿态的飞天,舞姿生动,线条劲飞;更引人注目的是类似说法图等描绘佛教活动的作品,尺幅都很大,还有描绘当时世俗生活的民间嫁娶图以及王公贵族的狩猎图等,也是那种大尺幅作品。看过她的作品,一定会对其重彩工笔所创造的绮丽风格印象深刻。她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并不仅限于绘画本身,也包括那些历经千年岁月磨蚀仍未褪色的矿物颜料。在采访中她还向笔者透露,她一直在敦煌周边寻找并开发可作为绘画颜料的矿物,已经建立了一个800平米的矿物颜料工作室,还在申请成立一个空间规模达1000平米的一个颜料工作室,也在做一个中国传统美术中矿物颜料的挖掘整理工作。

莫高窟及其壁画让王亚林从小就对其心驰神往,同时也充满了神秘感。好在她父亲从小就带她去玩,激发了她对绘画的兴趣。她记得学校里办了一个美术班,让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的老师利用晚上时间为学生上课,给了她学画敦煌壁画的机会。“上学后,美术老师让我做拓片,再上色,我开始有了感觉,开始临摹壁画,最后学着以壁画的素材画画。”这段往事至今她还是记忆犹新。之后她到当地工艺美术厂做美工,跟老师傅学做彩塑,学了4年后又转为美工,有了更多的机会去看洞窟、临摹壁画,直到她以敦煌壁画为素材的作品受到买家追捧,她早在1990年代初辞职做了职业画家。如今她会在每年上半年进修2个月,参加一到两个全国性展览,到了下半年则专心致志画壁画。近年来她的作品获奖不断,更被全球瞩目的酒泉航天基地选中,为宇航员接待中心“问天阁”绘制大型壁画。就在上海展览开幕前她刚刚接到喜讯:2015年创作的新作《大国之行·观自在》在“朝圣敦煌·第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荣获优秀作品奖。

8.新舞乐图225cm×94cm

王亚林《新舞乐图》225cm×94cm

7.飞天赞145cm×78cm

王亚林《飞天赞》145cm×78cm

5.敦煌莫高窟第321窟双飞天 初唐 46cmX68cm

王亚林《敦煌莫高窟第321窟双飞天》 初唐 46cmX68cm

6.榆林窟第25窟观无量寿经变  中唐 250cm×136cm

王亚林《榆林窟第25窟观无量寿经变》中唐 250cm×136cm

4.敦煌莫高窟112窟百弹琵琶午乐图 初唐 66cmX103cm

王亚林《敦煌莫高窟112窟百弹琵琶午乐图》初唐 66cmX103cm

1.观音菩萨(敦煌莫高窟第57窟。唐)138×56cm

王亚林《观音菩萨(敦煌莫高窟第57窟》唐 138×56cm

2.榆林窟第45窟普贤菩萨 吐蕃 140cm X 96cm

王亚林《榆林窟第45窟普贤菩萨》吐蕃 140cm X 96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