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2015年6月20日下午3时,“2015新作展-詹滢”在北京798桥艺术空间正式开幕,展览由祁志龙策划,展出了詹滢于2015年创作的“梦侍霜天”、“如去如来”、“山岳自在”、“山之上”、“天香无味”五个系列的23幅作品。此次展览策展人祁志龙表示,2015年詹滢的新作品具有更强的精神性、宗教性、东方性和神秘感。这种由东方性的佛、梅或山形等传统中国符号所构成的画面传达出的是其画面的神秘性意境,而这恰恰是詹滢绘画的意义所在。

1

▲展览海报

2

▲ 展览外景,798艺术空间

3

4

5

▲展览现场

6

▲ 现场嘉宾合影,詹建俊(左一)、靳尚谊(左二)、祁志龙(右二)詹滢(右一)

展览开幕现场,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原中央美院院长靳尚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詹建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家喻红等到场表示对詹滢个展表示支持并给予了高度评价。

祁志龙作为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他对策展本次詹滢展览也做出了详细解读,他说:“策展本次詹滢展览并非是机缘,而是基于们长期相处,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结果。我也并不想因此而走上策展人这条道,也没想从中获得额外的名声或者好处。我也不想吹嘘自己有什么预先设计好的理念。但他确实想强调詹滢的绘画没有沾染那些时髦的艺术潮流。这是我欣赏和学习的”。

7

▲ 艺术家詹滢(左)和父亲詹建俊(右)

8

▲ 靳尚谊(左一)和詹建俊(右一)

9

▲詹滢(右一)和友人

詹滢作品

10

▲梦侍霜天2015作品三号 直径60cm

11

▲梦侍霜天2015作品五号 直径50cm

詹滢的绘画以佛、梅、山形为题材。她的绘画有四个基本特征:其一是装饰性——画面没有明显的空间感,主体和背景的关系处于被压扁的视觉中;其二是单纯性,主体孤立于画面中心,仿佛与任何事物无关;其三是内容的东方性,佛、梅或山形,均是传统中国文化符号。其四,也是詹滢绘画的意义所在,即由上述元素构成的画面,所传递的信息,其绘画的神秘性意境。在詹滢的绘画里传统因素,无论来自中国山水图或花卉图,都成为被重新解构后自己独一无二的绘画语言材料,山已非山,花已非花,天和地 成为一种内心的自然,这让詹滢自己达到一种内心修炼的境界, 也让绘画达到了高雅而清璞。

就装饰性来说,这是一种常态的手段,我找不到理由发现其独特性,但也可与单纯性相提并论。就单纯性来说,不能不联系到詹滢这个人加以理解:她总是能以明快的形象展现在朋友面前,带给人们快乐,似乎生活中那些复杂的事物总不会干扰她的心境一样。这一特点无疑体现在她的绘画中。

策展人祁志龙对詹滢以佛、梅、山为题材的作品有以下看法:“对于佛、梅、山形等,我在展览评论里亦有评论,就不再多说了。其实学绘画的改做评论不是什么新鲜事,比如圆明园时期的杨卫,他因为鼓吹"庸俗艺术"(更流行的叫法是"艳俗艺术")而从艺术家的身份蜕变为今天人人尽知的批评家和策展人,而艺术家的身份被人遗忘了。更重量级的例子比如栗宪庭老师,其实是中央美院国画系毕业的。就象艺术家把艺术创作做为安身立命的方式,策展展览也是职业策展人安身立命的方式吧,而艺术家做策展人其原因则应该因具体情形是有差别的”。

12

▲天香无味2015作品二号 直径50cm

13

▲天香无味2015作品三号 直径50cm

同样的,詹滢在绘画的语言探索上一直就是非常的执着,从她近几年不断的尝试与努力出来的作品成果,就能看到这一点,最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如来系列”,以及充满古意的“山之上”与“鎏金江山”几个重要系列,不管作品在色调处理与材料变新方面带来多少变化,詹滢始终保留了属于自己的对艺术的独到理解力和把握能力。追求意境,呈现气质。

14

▲山岳自在 2015作品二号 80x45

15

▲山之上2015作品三号 80x80

16

▲山之上 2015作品二100x60

艺术家李迪在评论詹滢新作时说道:“詹滢的新作一方面延续她入心入意的景观题材,看似源于传统绘画的启发,实际上完全是詹滢对传统绘画样式的一种独自的解构方式,并以借用与延伸的传达渠道,拓展开她的作品阅读方式。新作品在色彩处理上更加简洁,特别是大景观江山题材的黑灰银风景系列,比以往的作品更加变得高骨,简洁和朴素。她的绘画首先是用质把观者带入一个她独自拥有的视觉逻辑通道,在理解物质产生的肌理美感的同时,能让人在宁静思考的过程中打开一个新的视觉体验,这个体验是来自于内心的感悟系统的。眼留素色,心存五彩,色彩不是在画中,而是呈现在心里,这是理解詹滢绘画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詹滢此次画展结合了中国传统元素,对于如何看待西方绘画媒介与中国传统元素的结合,策展人祁志龙这样说:“詹滢绘画的材料主要是水泥,纤维,金银箔,纱布,麻布,棉布,丝绸等,是综合材料运用,不能用油画来定义。如果说使用材料本身有什么独特性未免夸大其辞,但以中国画题材入画的角度讲,与传统中国画的区别,却正在于其材料的使用(当然也包括色彩)。而材料的不同,与意境的传达是不无关系的”。

17

▲如去如来-之一2015作品 90x70

18

▲如去如来-之二2015作180×60

19

▲如去如来-之五2015作100×60

关于作品如来如去,策展人祁志龙说:“如来本是佛的名字,如去却是针对如来的汉字对应。这种思路存在于汉字自身的特性,也在绘画的命名中有对于绘画形象产生意义消解作用。也即我们不必过分在意绘画对象的具体身份和宗教意义。无论是山石花荷还是人形,均非从现实攫取的题材,又非仅仅是对绘画物的形式再现。作者要诉诸的情感,是超验的,非现实的,也不是需要明确的,也是神秘的。我说过这种神秘感正是詹滢绘画的价值所在”。

所以,理解詹滢的作品是需要一些用心和时间去读解的必要,否则很难充分地感受她的感觉系统通过绘画传递出来的那种朴素之美,看似作品里没有夸张的形象,喧哗夺目的色彩,是因为她知道这些习以为常的惯用方式不是打开理解之门的钥匙,必须另辟途径,用心灵感应的密码才能走入她的作品中,感受她的微妙与抒情的再创心灵之境。

艺术家简介

20

▲詹滢

詹滢,是当代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女性画家。如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原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先生所说,“詹滢在材料的使用上有着自己的特点。”她将麻布、丙烯、金箔、水泥等多种材料和中国画传统题材的佛、梅、山水巧妙地结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

在材料的使用和表现上,一方面,詹滢将二维的架上绘画延展成了三维形态,绘画感和雕塑感相结合;另一方面,作品画面中的空间感被压缩,主题的纯粹性被加强。在题材的表现上,禅意和文人性的佛、梅、荷、山呈现出了詹滢“风动心自在”的宁静而清雅的心像。

策展人简介:

21

▲策展人祁志龙

祁志龙,自由艺术家,1962年生于内蒙古,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本科,生活和工作于北京。

展览讯息:

策展人:祁志龙

参展艺术家:詹滢

开幕时间:2015年06月20日下午3点

展览时间:2015年06月20日-07月23日

展览地点: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D09-1,桥艺术空间

凤凰艺术 邹雨薇 综合报道 责编Ichab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