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刚刚“关门大吉”的桅楼书店(La Hune)

3349084203994768988

7834034098791323611▲刚刚“关门大吉”的桅楼书店(La Hune),人们纷纷拍照留念

1944年开张的桅楼书店(La Hune)于巴黎时间2015年6月14日晚8点告别读者,关门大吉,留下常年相依为邻、游客如流的双叟咖啡馆、花神咖啡馆、lipp、巴黎美术学院,以及被美好的年代回忆包裹着、而今日又被资本力量浓妆艳抹的圣日耳曼大街。

▲以白色为主调的桅楼书店(La Hune),曾经读者络绎不绝

一如它的名字,漂泊早已注定。三年间,桅楼从弗拉马里翁(Flammarion)出版社转手到伽利玛(Gallimard)出版社(世界排名第31位的出版公司),书店不得不从街道的一头迁到另一头(原址被路易威登租下)。爱它的人因它成为追逐页脚泡沫的移民:那些出没在午夜,聊艺术谈诗歌的时光,就是最完美的夜生活。然而现实却令人尴尬:书店的销售额六年前开始以每年下滑35%的态势急剧萎缩,但倚在桅楼上远眺的高卢水手哪里能意识到资本之浪的威力。如今神话幻灭,奇迹不再,只剩下孤单的书店残影、与街口的女人半身像含情对望:那是当年毕加索送给诗人阿波利奈尔的礼物;如今人不在,楼已空,万般不舍终化作无限唏嘘。

“在法国有两样东西不能丢,面包和书,”专门炮制畅销书的小型出版公司XO的老板兼出版人贝尔纳•菲克索(Bernard Fixot)曾说过,“在德国,作为最重要的创造者,音乐家的社会地位最高,在意大利是画家,法国最重要的创造者是谁呢?是作家。”法国人对于纸质图书的尊崇历史悠久,他们认为书是有生命的物体,需要通过尊重与爱被赋予了一次又一次的新生命,然而经营书店却像是在进行格斗运动。法国有2500多个书店,当一家居民区附近的书店关门时,另一家新书店仿佛马上就会冒出来。当美国,英国的独立书店面临倒闭崩溃时,法国的图书市场却还状态良好,从2003年到2011年,法国图书销售额增长了6.5%。

▲桅楼书店(La Hune)的橱窗,不定期的橱窗展示是该书店一大特色

在法国,政府出资支持的机构可以向想要开书店的人提供补助金或者无息贷款,众所周知,桅楼书店(La Hune)曾经也是由政府出资支持的书店。虽然如今书店关门倒闭的现象屡见不鲜,但当有着近70年历史的桅楼书店(La Hune)消逝在圣日耳曼街区时,人们站在店外的街道上沉痛叹息,悼念着书店的消逝,怀念在书店里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

▲桅楼书店(La Hune)以白色装饰为主,主营人文科学类书籍

▲人们在由政府资助的桅楼书店(La Hune)买书

▲夜晚,桅楼书店(La Hune)的地板。5604989238332348164▲桅楼书店(La Hune)关门大吉后,人们为了纪念它献上的花束


桅楼书店(La Hune)简介:

桅楼书店是位于巴黎拉丁区圣日耳曼大道附近的一家知名的文艺书店,简单却运用得宜的落地窗让这家书店显得明净,它就如书店贴出的照片那样——白底淡雅灰色的字体给人以沉静感,以白色为主调的桅楼书店(La Hune)显得气质出众,常引得过路人驻足观望。作为巴黎最有气质的一家老书店,也是巴黎少数几家开到半夜的书店之一,一进入书店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宁静,书很多却也摆放得错落有致,来这家书店的人一直都不少,每个人都很容易在书店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安静地挑选着书。书店的橱窗几乎每个月都会推出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橱窗,漫画、设计或者装置艺术等;而另一侧的橱窗则会有文化主题推荐等。比如:上个月的La Hune橱窗,会出现1986年4月14日去世的西蒙·波伏娃百年诞辰的文学专题,下个月又会换成对法国政治、经济、思想、教育及文化都产生过极大影响的68年“五月风暴”专题等等。据说桅楼书店(La Hune)也是巴黎藏书量最多的书店,甚至还有法译本的李白、白居易、苏东坡等诗人的书籍。这里是昔日法国文人们的最爱,也深受许多政界人士的青睐,如前总统密特朗、希拉克等人常在工作之余常来此找书,前美国总统克林顿也曾带着女儿在此现身,更不用说来自于附近艺术院校的师生们。

 (凤凰艺术综合报道,图片来自微信朋友圈及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