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盐

凤凰艺术

资讯 >独家

凤凰艺术 作者:Annie2015-06-07 15:29

知名当代抽象艺术家丁乙的大型个展——“何所示”,于6月6日下午5点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伦敦大学的马啸鸿(Shane McCausland)博士策展,龙美术馆首次将一层及二层近 3,000 平米的全部空间同时用于单个艺术家的展览。

  ▲新闻发布会现场,左起:龙美术馆馆长王薇、艺术家丁乙、策展人马啸鸿(Shane McCausland)博士

 

▲开幕式上,龙美术馆馆长王薇女士首先致辞。

 

▲开幕式上,艺术家丁乙发言。

 

▲开幕式上,策展人马啸鸿博士发言。

 

▲ 开幕现场合影,左起:龙美术馆馆长王薇、艺术家丁乙、策展人马啸鸿、 西岸集团代表干瑾

 

不得不说,艺术家丁乙最新个展 《何所示》,因为策展人马啸鸿(Shane McCausland)博士立意大胆的策展理念,独具匠心营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园林式观看体验。整个展览彻底打破创作的时间轴度及主题线索,顺应十个体量不一的展厅空间,巧妙利用内、外部建筑结构、环境的差异性,在龙美术馆上下两层近3000平米的空间内,利用严谨甄选出的近100件绘画及纸本作品,形成十个主题展,分别为:正厅木板上的新作;绿色和黄色的删格,末端被照亮的空间;荧光红、橘色和黄色十字的口袋状空间;方块的进化;沉浸在栅格中,一个长长的幽暗走廊;顶层红色之地;纸本展厅 ;一个阔限的绿色横道;远观画作,自由多变的观看角度以及尺幅技巧等。   如此张弛有度间形成各种有机对话的展示布局,标新立异,除了彻底颠覆大家见以为常的观赏模式外,熟悉的作品在这番措置重组中散发出梦幻般的意境与饱满激昂的感官体验。正如梁天爽先生所言:“正是丁乙作品中这种神秘的视觉语言,和被这些作品所占据的龙美术馆那令人兴奋的展示空间中,使得这次的展览意在探寻观看模式的问题,并探讨丁乙的作品与观者之间的关系。通过“何所示”这个令人难以捉摸的标题,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希望提议我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观看,并邀请观众更多地参与到观看作品的这一视觉行为中,来增进我们对丁乙作品的理解,并引发我们对于丁乙持续不断的对于“十示”追寻的新的回应。   针对此次展览的构想及创意,策展人马啸鸿博士在接受“凤凰艺术”采访时表示:“丁乙绘画中对表面与深度、形式与颜色上的处理令其获得灵感,展览在设计元素上深入探究了展示空间,敏锐挖掘其中的可能性,以此触发观者与作品之间的新回应。展览的布局设计将作品按照主题、色调、画面结构等进行分组呈现:将位于中央“教堂中殿般”的大尺幅新作看作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起点和参照系;相连的展厅、“礼拜堂”和走道的展示设计,分别以其各异的主题,希望漫步其中的观众仿佛正在翻阅一本册页,展开一张卷轴,或散步于园林的美景中”。策展人马啸鸿博士因其深厚的东亚艺术史及博物馆工作经验,成功逾越了东、西方以及古典与当代之霄壤之别,独出手眼,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沉浸式环境以供观看与沉思。无论是对“十示”感到陌生或神秘,还是早已烂熟其作品的新老观者,都可以在这样一个文化园林式的环境中,从中邂逅各自的全新体验。这种体验,复杂、微妙、细腻,不仅来自于视觉,还关乎身体、心理及其它。

  ▲展览现场,策展人马啸鸿(右)和丁乙工作室的吴肖非(左)在导览  

 

“教堂中殿般”的正厅—十幅木板巨作

  展览自然从“教堂中殿般”的正厅拉开序幕,丁乙为美术馆挑高9米的展厅特别创作了10张(两组)模板绘画,尺幅高4.8、宽2.4米。半年时间,艺术家在工作室内将十张木板一字排开,创作期间不断反复排比、调整,以求得作品形式间最佳的对话。新作对于艺术家而言,确实是一次全新而兴奋的实践。突破性的木刻(雕)技法,于椴木板的黑色表层下,事先涂上厚重的彩色颜料为基底(一组蓝绿,另一组红橘),随后在表层直接进行绘画和雕刻(不打底稿),伴随雕刻的有力笔触,涂层之下细微的却又灼热的色彩逐渐显露。制造出画面的丰富肌理。十幅作品面对面平行悬挂于大厅的灰色混凝土墙壁之上,两侧各五张,作品自身深色沉稳的基调、木板材质的坚实质感以及作品的巨幅体量,足以构成强而有力的气场,以抗衡巨大空洞的后工业建筑所散发出的强势与傲慢。而展厅另外两面空白墙体恰似留白效果,加上两组作品间恰到好处的观赏距离,令到整个正厅的氛围刹那间升华,有如进入到教堂般,神圣、充满仪式感的、极富象征性进而催生出莫名的激动,沉浸其中,难以自已。 

 


▲展览现场

 

丁乙在与策展人马啸鸿的对话中谈及这组新作是强调:“这半年里我最主要的工作是让自己真正沉浸在创作中,然后使得这些作品能够表达我对艺术最新的感受和思考。我想在这批作品中塑造某种正在萌发的力量,而不是已经发散出去的。因此,在创作过程中,我和画面之间一直有着紧密的联系,始终保持兴奋感,这是一种在刚开始无法预想到结果的探索,画作本身不断在变化,即使完成后再观看它也会有新思考、结点,又是个新起点。另一方面,作品所呈现的东西也会随着观者的距离变化而变化,所以,固定这种变化的过程十分神秘。”面对越来越多龙美术馆这类大体量的后工业空间,作品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去控制驾驭它,如何与其建立互动、对话,《何所示》展览及丁乙新作无疑做出了几近完美的回应。

  ▲ 十示 89-5    布面丙烯  50 x 60 cm   1989

▲十示 89-7 布面丙烯 100 x 120 cm 1989

▲十示98-7 成品布上丙烯 140 x 160 cm 1998

▲十示2000-2 成品布上丙烯 260 x 140 cm x 3  2000

▲十示2007-7 成品布上丙烯 135 x 200 cm  2007

▲十示2012-13 布面丙烯 140 x 200 cm  2012

▲十示2015-10 椴木板上综合媒介 480 x 240 cm  2015


解读——园林观看模式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中国古人实现内在超越的场所,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的以“隐”、“游”、“乐”为特征的内在超越精神。“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其最高审美诉求。展览“何所示”正是基于此理念,被策展人打造为一张文化园林游览之精准蓝图,在这些或深沉内敛、或浓烈奔放的色彩、线条的引领下,希冀观众在龙美术馆的展厅中获得完全身临其境式的身心体验。采访中马啸鸿反复强调其如何在意观众现场的体验与反应,故而于常规展厅外,在每个弯道、转角、过道及长廊处都做了细微周全的宏观处理。作品无论是单件或成组,皆有序而节制展示于封闭或开放的空间中,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或宽广或狭长、或明或暗,激发作品间个体与群组、作品与环境、画作与观者间的联系。  

策展人对于展陈设计安排做了如下阐释:“这里有明亮而挑高的展示新作及其它大型作品的空间:此时,画作中处于视平线高度的每一个格子都可以被清晰分辨,但由于这些作品很高,因此其上部的细节将很难被我们的裸眼所读取,并将逐渐淡化在周围如方形迷宫般的展示空间中,好比消逝在摩天大楼外的玻璃。环顾四周,荧光色、黑色主题的绘画、以及小尺幅纸本在精心的组合或单独布景之下,与这样的环境发生共鸣,使即便非常熟悉丁乙作品的观众,也能从中邂逅各自其作品或个体的,或分别的,亦或是总体的新的联系“。事实的确如此,迷宫般的上下两层展厅经由过道、转角、楼梯、墙体连接或分割,皆巧妙运用园林微观处理中借景、框景、对景、漏景等等造景手法,游离其中,仿若置身于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之人文景观,湖山奇石、洞壑深邃 。甚至是步移景异,借由每幅作品的色彩、图案,与空间、与建筑外部的自然景观交相呼应,营造出令人无时不惊喜雀跃的观赏体验。作品即可小中见大,窥探出无穷变化,整个布局严谨细致却做到浑然一体,主次分明富于变化,前行或是回眸、仰视或是俯瞰处,策展人运用远借,邻借,仰借,俯借等诸多巧妙,令整个展览犹如园内有园,景外有景,精巧幽深,无以复加。作品虽多,却不显拥塞堆砌,空间虽大,却不觉乏味枯燥,即可驻足观望,也许闲庭信步,任由个体放空所有,投入至沉醉而迷人的冥想世界。   古典之精神——传移模写 策展人马啸鸿博士在解析丁乙现代主义和抽象主义风格的作品时,援引中国古代最为经典之谢赫“六法”以作演绎,想必定会令众人始料不及。然而,整个观展结束之际,似乎正如策展人所言“我们的确在丁乙的作品中找到某种超凡的活力”,即“六法”提到的“气韵生动”里所隐喻的人性光辉。丁乙也在作品中精心演绎了谢赫有关构图和布局的原则。谢赫绘画”六法“中的第六法是“传移模写”,而丁乙的作品正是自我复制和自我传移的代表,而这种过程本身也成为了人类精神独立和自主的象征”。   基于对策展理念中关于“园林观看模式”的回应,以及此次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官体验,在最后谨引用沈复先生的不朽之作《浮生六记》中一段言简意赅的文字,以作为对此次展览以及观看的结语:“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仅在周回曲折四字也”。  

▲展览现场  

 

关于艺术家  

丁乙,1962 年生于上海,现工作、生活于上海。1983 年毕业于上海工艺美术学校,1990 年毕 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近期个展包括“象牙黑”(香格纳,新加坡,2015);“微光”(Karsten Greve 画廊,巴黎,2014);“概括的•抽象的,丁乙作品展”(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2011); “十示 1989-2007,丁乙个展”(博洛尼亚当代美术馆,博洛尼亚,2008);“丁乙,十示”(Ikon 美术馆,伯明翰,2005)。   重要群展包括“CHINA 8”(杜伊斯堡、杜塞尔多夫等地,2015);“戴汉志:5000 个名字”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Witte de With 当代艺术中心,鹿特丹,2014);“向东方, 中国建筑景观”(MAXXI 博物馆,罗马,2011);“上海”(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旧金山, 2010);“’85 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2007);“麻 将:希克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伯尔尼、汉堡、巴塞罗那等地,2005-2009);“生活 在此时,29 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展”(汉堡火车站当代美术馆,柏林,2001)等。丁乙 还曾参加第 45 届威尼斯双年展(1993)、第 1 届亚太三年展(1993)、第 11 届悉尼双年展 (1998)、第 1 届横滨三年展(2001)、第 6 届上海双年展(2006)、第 7 届深圳雕塑双年 展(2012)。  

关于策展人

  马啸鸿(Shane McCausland)是中国艺术史的研究专家及策展人,研究领域包括了从古代到 当代的中国艺术,自 2009 年至今任教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此前,他曾在都柏林切斯特·比 蒂图书馆(Chester Beatty Library)担任副主任,负责东亚艺术的收藏与策展。在剑桥大学 完成汉学本科的学习后,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了东亚艺术史研究的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以赵孟頫为题,由上海出生的学者方闻先生指导。其丰富的策展经历中,包括了与上海博物馆 合作,2010 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在切斯特·比蒂图书馆举行的“描绘中国”大展。他曾出版 过众多专著与文章,最新著作《蒙古世纪:元朝的视觉文化,1271-1368》(伦敦:Reaktion Books,2014)及赵孟頫书画的论著即将推出中文版。  

关于龙美术馆

龙美术馆是由中国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创办的私立美术馆,目前在上海浦东和徐汇滨江 同时拥有两个大规模的场馆——龙美术馆(浦东馆)和龙美术馆(西岸馆),构成独特的“一 城两馆”的艺术生态,是目前国内最具规模和收藏实力的私立美术馆,收藏数量丰富,体系 完备。以推动艺术发展和文化传承为己任,扎根本土的同时,龙美术馆注重古今艺术、东西 方文化的对比展示与研究,以全球性的视野呈现视觉艺术的多元性,全面系统地展现中国艺 术的辉煌成就和当前世界艺术的新鲜活力。

龙美术馆展览主要分为三大体系:馆藏陈列展、馆长邀请展和国内及国际交流合作项目。除 了上半年的“徐震艺术大展”和本次展览之外,2015 下半年,馆长邀请展系列还将相继推 出“刘韡个展”及“王郁洋个展”。

何所示:丁乙个展  

策展人:马啸鸿(Shane McCausland)  

开幕:2015年6月6日,下午5点—8点

展期:2015年6月7日— 2015年7月26日,上午10点—下午6点(星期一休息)

地址:中国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 3398 号,龙美术馆(西岸馆)    

 

(凤凰艺术 上海报道 责编Ichabod)